?

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6-06-13 12:07彭銳濤
科技視界 2016年13期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專業建設

彭銳濤

【摘 要】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國家對于裝備制造業專業的人才需求激增,本文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基本理念,從教學、考試、評價、管理、素質教育和創新實踐等角度出發,構建面向學習全過程的機械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具有較強的知識基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

【關鍵詞】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專業建設

機械工程學科在國民經濟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它對其他技術領域起著支撐性作用,成為國民經濟各行業的基礎?!吨袊圃?025》是中國政府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綱領提出通過“三步走”實現制造強國的戰略目標。隨著全球經濟競爭不斷加劇,社會發展對機械專業創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大,高校作為培養和造就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搖籃,其環境與氛圍對創新人才的塑造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為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深化教育改革,構建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

1 課堂學習全過程跟蹤培養

1.1 課堂教學記錄

課程成績的評定以課程考試成績為主,適當參考平時成績,但平時成績權重一般不得超過課程成績的30%。平時成績主要是任課教師依據學生學習過程的表現,例如實驗報告、課堂考勤、學習主動性和作業完成情況等進行評價,以提高學生在平時學習中對專業知識的專注與興趣。平時成績是用于評價非技術性指標的重要參考,這些非技術性指標點包括:職業規范、個人與團隊、溝通和終身學習等,每門課程都以班級為單位制定該課程的非技術性指標評分分析報告。

1.2 理論課考試

課程結束后采用筆試、口試、機試等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估。命題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命題,試題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中對該門課程知識和能力的要求。命題教師應擬出試題數量和難度相當的A、B兩套試卷,課程考試命題不能與往屆考試試題雷同,A、B卷重復內容所占分值不得超過總分值的30%,并提交相應的參考答案和評分標準??荚嚭?,任課教師填寫課程考試試卷評價表和考試情況統計表,提交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參加教學計劃中規定課程的第1次考試不及格的學生,通過復習和輔導后可按時參加下一學期期初集中組織的該課程重考。必修課重考不及格的學生應當重修該門課程,直到合格為止,才能獲取該課程的學分,以確保畢業生所學的每門課都能達到對知識與能力的要求。

1.3 實驗課教學評價

實驗課考核的內容包括實驗理論、實驗操作、數據處理以及撰寫實驗報告能力等方面。學生需在實驗課前預習實驗內容,實驗結束后學生按指導教師規定的要求,認真撰寫實驗報告,教師認真批改實驗報告,并給出實驗成績,每次實驗成績作為一次平時成績,最后的平均成績按一定的比例計入該課程的平時成績,以此計入最終的期評成績;對于不合要求的實驗報告經實驗老師指出錯誤后應退回學生重新撰寫,實驗成績不及格者不能參加相應理論課程的考試。

1.4 生產實習教學評價

生產實習教學是大學生培養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實踐環節。生產實習考核嚴格按照實習大綱的要求,帶隊老師和企業指導老師共同檢查學生在業務上的提高程度和在實際中得到鍛煉的程度,主要根據學生的保密本日記、實習作業和實習報告,以及學生在實習時的政治思想表現、遵守紀律情況和勞動態度等進行綜合考查,考查以口試、筆試和報告等形式進行,并在學生實習鑒定表中寫出評語。

1.5 畢業設計評價

畢業設計是學生在校期間一次較為系統的綜合訓練,包括畢業設計資格審查、文獻綜述、開題答辯、外文文獻翻譯、過程跟蹤指導、中期檢查、論文審核與評閱、答辯、成績評定。畢業設計進行過程中,指導老師定期檢查學生的工作進度及工作質量,及時指導答疑。學生每2周填寫指導記錄,并由學生和導師雙方簽字。參加畢業設計的學生須提交書面報告、現場答辯等形式參加開題和中期答辯,加強過程評價。學生畢業設計的評價體系包括:選題是否結合實際,符合專業培養目標要求;立論是否正確,理論分析是否透徹,解決問題方案是否恰當,結構是否合理,有無獨創性;設計、計算是否科學,圖、表是否規范;資料查閱是否廣泛,其他附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1.6 成績管理

凡學生所選專業培養計劃規定的課程和教學環節均必須進行考核??己瞬扇】荚囆问?,可以選擇閉卷、開卷、筆試、口試、機試、論文、大作業或上述組合等多種方式。課程成績按百分制或五級等分制(優、良、中、及格、不及格)評定。學生所修課程的期評成績由考試成績和平時成績兩部分組成,其中考試成績為卷面成績,在成績測評中起主要作用;平時成績主要包括實驗成績、作業成績和考勤成績等,其所占比例由任課老師根據課程特點在20%-30%之間浮動。百分制以60分及以上視為合格,五級等分制以及格及以上視為合格??己顺煽兒细癫拍塬@得學分,否則將進行重考或重修。課程重考成績和重修成績中一律不計平時成績,且課程重考成績為60分及以上的計60分,重修課程的考試成績按實際分數登記。

1.7 預警、降級和退學

學生畢業時應系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技術理論基礎知識。學生主要通過課堂教學、實驗教學、實習教學和畢業設計四個環節達到在校學習階段各種能力的培養,并完成學分要求。學生某學年內未取得30個學分,學院給予學生書面警示。學生某學年內(包括重修取得的學分)未取得15個學分者編入下一年級試讀,試讀期一學年。在試讀期內取得的學分(包括重修取得的學分)達到或超過20個學分者,自動解除試讀,可在試讀班級繼續學習;達不到此要求的作退學處理。

2 課外學習全過程跟蹤培養

2.1 素質教育活動方面

根據專業培養方案,學生至少需要修讀文化素質教育課程6個學分方可畢業,所選課程需涵蓋“公民教育模塊”、“人文社科模塊”、“科學技術模塊”、“藝術審美模塊”和“湖湘文化模塊”等五個模塊中的三個以上(含三個)模塊,其中藝術審美類課程至少要修讀2 個學分,以此引導學生學習文化和藝術類知識,選修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評價合格后獲得相應學分。

2.2 創新性實踐活動方面

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主要依托第一課堂完成,要求各位專業課程老師在授課時結合個人科研講授相關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教授一些基本的創新方法;輔以創新性實踐活動,創新性實踐活動主要包括承擔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參加各類學科競賽。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由大學生個人或團隊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自主進行實驗方法設計和自主開展研究工作。參加項目的學生在項目結束前,完成中期檢查、參加結題答辯、提交驗收報告。參加學科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制定了加強學科競賽組織管理的方案。

3 結束語

隨著“中國制造2025”的提出,我國裝備制造業正面臨著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從“勞動密集型”向“知識密集型”升級的重要關口,國家對于裝備制造業專業的人才需求激增,我們按照“以學生為中心”的工程教育基本理念,從學習全過程的角度出發,構建機械專業的面向學習全過程的人才培養模式,培養創新性實踐型人才,為實現制造強國夢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琚小明.構建全過程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J].計算機教育,2013(6):1-4.

[2]易自力.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的難題與破解[J].中國高等教育,2010(21):12-14.

[責任編輯:楊玉潔]

猜你喜歡
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持續改進專業建設
面向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網絡m程專業培養方案探索
信息類專業硬件基礎實踐的項目沉浸式教學模式
以就業為導向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專業建設探索
高職院校新開設無人機專業的探討
基于工程教育認證要求的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培養目標修訂
精益管理在國際物流服務企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