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基礎分級教學方案的實施

2016-06-14 23:54楊琳王斌斌李明杰江榮旺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12期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級教學教學實施

楊琳+王斌斌+李明杰+江榮旺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逐步完善,各專業技術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日益密切,計算機基礎教學需要動態的、多維的教學結構。計算機基礎教學采用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模式顯然是不合適的。針對三亞學院學生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課程普遍性和多樣性同在等現狀,提出計算機基礎分級教學,圍繞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進行分級教學。2015級學生進行分級教學,從學生的測試成績可以看出分級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但這個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我們思考。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級教學;教學實施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2-0096-0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the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betwee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ly,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needs dynamic and multi-dimensional teaching structure. It is obviously inappropriate to adopt the unified teaching content and mode in the basic teaching of computer.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anya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 level is uneven, the course is universal and the diversity is in the same situ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mputer basic teaching, and the basic course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Grade 2015 students to grade teaching, students from the test results can be seen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eaching has received a good teaching effect, to improve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ability of the students, but in the proces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orth thinking about

Key words: Computer based teaching; graded teaching; teaching practice

1 概述

計算機基礎教學從上世紀70年代末進入大學教學體系中,已經有四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從對計算機專業學生開設,發展到對各專業普及開設。教學模式由以前的計算機公共基礎教學發展到計算機應用基礎的工具應用教學。計算機這個工具已經廣泛出現在各個行業,學生早已對這個工具不陌生,但要掌握各專業需要的基本計算機應用能力,是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三亞學院面向全國30個省市招生,每年的招生人數在5000人以上。面對來自不同區域、不同專業、計算機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怎樣搞好這個共同基礎課程的教學是一個一直值得探討的問題。全校幾乎所有的專業都開設計算機基礎課程,課程的普遍性和多樣性同在,用同一個框架套用所有的教學要求顯然是不合適的。因此,建立一種柔性的課程體系實現分類分層次教學是勢在必行的。因此,學校在2015級學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實行教學改革,重點突出學生分層、因材施教、分級教學。

2 分級教學的實施

2015級5300名學生于軍訓期間分批組織計算機能力測試,測試題目為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模擬軟件。共有4678人參加了能力測試,根據能力測試成績和學生實際操作水平將2015級學生分為三級教學,三個層次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模式。

免修生:測試成績在70分以上的101名學生,免修免考該課程。為這101名學生開設相關興趣班指導后續學習,課程結束上交學習心得體會或學習作業。

A班:測試成績在60-69分之間的261人分為3個班級授課,在原有教學內容上增加Office高級應用內容,以推動式案例教學模式為主導。

普通班:測試成績在60分以下的4316人,按照正常教學模式和內容進行教學。

3 分級教學的考核

經過一學期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共4577人參加了期末考試,A班和普通班都采用同一套測試軟件,期末考試的軟件仍為一級模擬軟件。

免修生:學期末共上交學習心得或作業88份,101人總評成績都以85分計入。

A班:261名學生考試合格率為92.3%,優秀人數為24人,占總人數的9.2%,良好人數為107人,占總人數的41.0%??傮w成績呈正態分布,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測試成績分布具體圖1所示。

普通班:4286名學生考試合格率為69.1%,優秀人數為120人,占總人數2.8%,良好人數達到759人,占總人數的17.7%。測試成績分布具體圖2所示。

4 分級教學的評價和改進

計算機基礎教學面對不同專業和學科,不同的專業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的要求有共同之處,也存在著許多的差異。采用分級教學的目的就是針對不同能力和等級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方案,以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但是不論教學模式如何改革,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所有的學生真正掌握計算機的基本應用,達到大綱的要求。

分級教學有效的解決了學生計算機水平能力不均衡,采用統一教學內容和模式的問題,較合理的將學生分層,因材施教。不管是A班還是普通班的學生成績來看,基本達到了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成績呈正態分布。大多數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計算機操作能力,具有計算機等級考試一級水平。

不難看出分級教學的關鍵問題就是分級的標準是否客觀合理。2015級分級教學的主要依據就是學生入學進行的計算機能力測試,測試軟件由近100套題目組成,有難有易,隨機組題成卷,基本涵蓋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大綱的知識。這種隨機性對學生的計算機水平也只能是個參考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發現免修的學生在后期的自主學習存在監督不到位的情況。特別是按照測試成績分出的A班學生,在分級教學前是全部及格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后有15名學生成績不及格。

A班學生是從所有學生中選出學習能力較強,計算機水平較好的學生。但從實際上課和考試來看,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名副其實。在教學中,我們增加了Office高級應用的內容,在課堂上進行了高級應用的測試,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掌握的不好。普通班的教學還是存在相當一部分的不及格現象,計算機能力是每名大學生必備的能力,對于這一部分學生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采用一定的措施來保障他們的學習。

推行計算機基礎教學課程的教學改革,設置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計算機基礎教學模式,實施分級分層教學,全面提高大學生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培養符合社會各專業需求的各類人才。

參考文獻:

[1] 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改革課題研究組.中國高等院校計算機基礎教育課程體系2014[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

[2] 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發展戰略研究報告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歡
計算機基礎教學分級教學教學實施
計算機等級考試與高校計算機基礎教學
校本特色課程的教學實施與評價
小組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實施
基于ESP視角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
淺談完善鋼琴分級教學評價體系的重要性
構建大學英語個性化教學改革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