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機制研究

2016-06-16 00:05趙丹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6年6期

趙丹

摘 要:自全球經濟危機爆發以來,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就成為了業內的主要探討話題之一。本文在闡釋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的基礎上,分析了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效應的傳到機制,結合當前經濟的實際發展情況,分析了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效應的應對策略,希望對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公允值會計;順周期效應;動態撥備

公允價值會計之所以被冠以具有順周期性,是金融危機的加速器,甚至曾一度被銀行等金融機構要求中止使用,正是由于人們認為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會使其估值嚴重偏離其實際經濟價值,從而導致投資者的恐慌;采用公允價值對資產抵押證券(ABS)、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等衍生金融產品進行計量,會導致金融機構進入“價格下跌—拋售—賬面確認損失—價格進一步下跌”的“順周期”效應中;按公允價值計算資產價格很可能扭曲估值:在泡沫市場中出現估價高于基礎價值從而誘發信貸過度擴張,一旦泡沫破滅,市場資產估價又可能低于基礎價值從而加劇流動性緊縮;在金融危機這種非正常市場運行條件下,金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并不總是公允的,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會計準則淪為以市場價值為基礎的趨勢簿記,而不是價值簿記,因此極有可能帶來金融擴張或收縮的惡性循環。

一、順周期效應的產生原因及影響

在經濟發展新時期,為了緩解公允值會計順周期 效應,需要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及其應對策略進行研究。順周期效應是指一些主要金融變量與實體經濟之間出現的同方向運動。這一效應在金融界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金融監管政策和財務報告的關聯性?!皼Q策有用性”作為財務報告的基本目標已得到公認,公允價值會計也在此基礎上得以產生和發展。這種方法使財務報表中單個資產的價值信息比歷史成本法下更接近該資產的市場價值,但這種方法也引起了財務報告中公允價值與收入費用體系的沖突。二是公允價值會計估值的隨意性及信息披露的不健全。前文所講的三個計量層級中,只有層級1的交易價格可以得到確切價格,層級2和層級3的可交易價格卻更多地依賴分析人員的主觀判斷或市場假設建立的估值模型,這不可避免地會導致會計信息難以真實反映金融資產的情況。三是投資群體存在“羊群效應”。在金融市場中,中小投資者往往難以獲得全面有效的公司信息,容易受其他投資者的影響,往往會出現“不考慮自身需求、一味模仿他人決策”的非理性行為,結果是個人的理性造成了集體的非理性。就順周期效應的影響而言,一是變量間的共同作用效應會出現在任何一個經濟周期里,因而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因勢利導、擇時防范;二是這種機制會加大經濟周期的波動,加劇金融的不穩定性。換句話說,經濟向好時,金融機構確認了大量的投資收益,計提了較少的貸款減值準備,這導致公允價值計量的資產價格飆升,投資者樂觀情緒高漲,跟風性買進,泡沫逐漸放大、進而破裂;而經濟衰退時,產品的市場價格大跌,市場對產品定價功能缺失,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下降,迫使其加大了對資產的拋售力度,投資者悲觀情緒蔓延,市場陷入無序和混亂。

二、公允價值會計順周期效應的應對策略

(一)市場價格動態化計量

公允價值提出的初衷是以真實準確的反映出企業的資產或者負債情況為目的,進而更好的幫助投資者進行理財投資。但是如果市場經濟情況過于繁榮或者出現蕭條,就會影響到交易市場的穩定性,因而以活躍市場而公開報價的公允價值資產或者一些負債的實際價格的變化會較為頻繁,公允價值的波動幅度較大,這樣就會造成投資者的心理出恐慌,使投資風險增大,此時的公允價值則不會再公允,使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增強。此時則需要增加公允價值的公允性,不能單純的應用日計量方法對價格進行計量,而是應該用動態haunt的方式對市場價格進行計量。在持續動態化價格計量中,需要在每個月的月末進行一次計量,此時以月末和月末的價格即要把期價的平均值作為計量的依據。在實際處理的過程中,需要對資產或負債的實際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經過一系列的處理以后,最終要將處理后的價格與賬面價值之間的差值計入到投資收益中。

(二)變更“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的會計處理

在對一些具有交易性的金融資產或者負債等的公允價值變動的處理過程中,可以對可供出售的金融處理模式進行借鑒,將原來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更改為“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并把資產或者負債的公允價值變動記錄到其中。在接下來的處理中,需要對與之相對應的資本公積中的金額進行重新計算,同時將其轉化成公允價值變動損益或投資收益,最終列入到利潤表中。采用這種方法,由于“資本公積”是一種所有者權益的項目,因而不會對企業的利潤造成過大影響,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這種形勢下,并不能對企業的具體盈虧情況進行正確反映,因而還需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三)實行動態撥備會計處理方法

在市場經濟較為繁榮的時期,各個銀行的貸款與利潤會大幅增加,在銀行的日常運行中,往往會根據歷史的經營狀況對銀行未來貸款及其他相關的經濟走勢做出推斷,為了更好的應對金融風險,可以建立起動態撥備機制,對未來可能出現的損失提供一定的緩沖條件。比如在經濟較為蕭條的情況下,銀行就可以從前期已經積累的動態撥備基金中提取適量的儲備,對不良貸款進行覆蓋,防止其對經濟運行造成更為嚴重的破壞,降低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進而可以實現平滑經濟周期的目的。

三、結束語

在經濟學發展變化領域下,經濟在變動和數量變化期間,要進行合理的描述和發展一般會運用順應周期效應或反方向的效果來表述。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為公允價值的運用創造了良好環境。當前,我們需要進一步對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進行研究,并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改進,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世忠.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及其應對策略[J].會計研究,2015,11(15):21-22.

[2]許鴻興.公允價值會計的順周期效應研究[D].集美大學,2014, 04(15):19-2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