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2016-06-17 16:43劉訓敏
企業導報 2016年12期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劉訓敏

摘 要:“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是一種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在審計專業實施,要探索符合專業特點的具體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人才培養模式;審計專業

2015年下半年,教育部公布了100多家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正式啟動試點工作。各院校各相關專業也在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但是,探索之前,必須首先了解現代學徒制的內涵。 “學徒制”三個字并不新鮮,“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傳統師徒制的寫照。歷史上,師徒制保障了傳統工藝技藝的薪火相傳,是手工業時代的一種職業教育模式。20世紀50年代,被視為學徒制在中國消亡的分水嶺。隨著工業文明的發展,大機器生產使職業院校代替師徒制,職業院校在我國也蓬勃發展。然而,替代學徒制的學校教育則也存在弊端,知識技能僅靠學校教育難以滿足。于是現代師徒制誕生,在吸納傳統模式優點基礎上,以全新的形式煥發出新的生機。德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產業工人培養模式,在這些國家工業騰飛的道路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部也在2014年發布文件《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指導“現代學徒制”試點。

所謂現代學徒制,是把傳統師徒制和現代職業教育結合起來的一種新型技能人才培養方式。其特點主要有四:一是職業院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二是教師和師傅雙導師教學,三是學生和學徒雙重身份,四是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本文以審計專業為例,簡單探索“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

一、職業院校與企業雙主體育人

各院校在開展校企合作方面已經過了十幾年的探索,“訂單班”、頂崗實習等方式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艾F代學徒制”下,企業在招生招工和人才培養方面也擁有了話語權。但是對于審計專業來說,必須結合實際。審計、會計等專業和培養制造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專業不同,單一企業對學生(學徒)的需求數量不是大批量的,很難實現“入校即入廠”。因此必須在校企合作和雙主體育人的其他方面進行探討,擴大企業的自主權。

二、調整教學模式,探索企業深度參與方式

現代學徒制有學校和企業兩個主體,老師、師傅兩個導師,學生如何在學校和企業之間實現學習的轉換和銜接,是一個十分關鍵的問題。為此,各專業都應該結合專業特點在教學模式和學習進度等方面都進行探索,審計專業可以借鑒其他專業的經驗進行選擇。下表是一些院校采用的教學模式:

審計專業有其自身的特點,注冊會計師審計是由一個又一個項目構成的,一個項目的完成時間并不是很長,而且事務所工作也有忙季和淡季,因此,學習進度和教學模式可以借鑒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的“3+3”模式。但在具體執行中,學生在企業的頂崗實習,應分別選擇忙季和淡季,忙季更好地鍛煉學生技能,淡季更有利于學習技能。

三、校企互動,遴選優秀師資

“現代學徒制”的成功實施,關鍵是師資的保障。各院校普遍的做法是:一是將企業業務骨干列入學校企業師傅教學資源庫,制定相應考核制度,強化企業師傅、教師、學徒之間的交流溝通;二是從學校內部遴選專業嫻熟的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提高教師素質和業務能力。審計專業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法,同時也應該有自己的特色,可以選擇以前年度本校的優秀畢業生進入“師資資源庫”。

四、多方探索實踐模式

(1)優化課程體系,科學設置課程,推進“雙證融通”。會計審計行業和職業有被社會普遍接受的職業資格標準,所以企業和學校的合作能在科學設置課程,推進“雙證融通”方面有很好的效果。(2)通過社團活動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促進學生多元發展。各院校都有種類豐富的學生社團,極大的豐富了學生業余生活;同時也可聘請企業的指導教師對社團活動、技能培養進行指導,為學生介紹企業文化、行業發展現狀和趨勢、企業新技術、激發學生興趣和熱愛,體驗工作過程,獲得工作經驗,提升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教職成

[2014]9號,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猜你喜歡
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基于現代學徒制的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實訓基地建設
現代學徒制在創新型高職會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應用
獨立學院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