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物保護的“國際慣例”

2016-06-18 19:53
當代黨員 2016年11期
關鍵詞:國際慣例古跡世界遺產

保護“昨天的文明”,恰恰是現代文明高度發達的標志,這是國際共識。當前我國處于社會轉型期,容易出現重視經濟而忽視文物保護的現象,雖然近幾年文物保護意識有所提高,但現狀仍不容樂觀。了解國外的保護理念,也許能讓我們找到很多可借鑒的地方。

政府多投入,社會廣參與

發達國家的文物保護,往往是從保護城市建筑開始的——從上世紀30年代起直到上世紀末逐步發展完善,形成了一系列保護機制。

文物保護做得比較好的國家,無一例外都有充足的資金作保障。這些保護資金一部分來源于政府,一部分來源于社會的廣泛參與。

比如,美國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采用國家公園制度,保護經費由聯邦政府撥給國家公園管理局,還通過稅費減免和降低門票等措施,鼓勵社會各界對自然和文化遺產進行投資。

在英國,保護資金除了國家和地方政府提供的財政專項撥款和貸款外,還有非政府組織的捐贈和志愿者個人的捐款。

目前,我國對文物的保護投入主要是政府,還沒有形成政府、社會各方參與共同投入的機制。由于投入機制不健全,財政投入不足,使文物保護效果大打折扣。

文物是一項公益性事業,政府是主要責任者,因此,政府要加大資金投入,并吸引社會廣泛參與,鼓勵以個人名義設立基金。

分級保護,完善體系

世界上眾多發達國家都有完善的文物保護體系。以世界上最重視文物保護的國家之一意大利為例,甚至已經形成了完整的保護機構網絡。

在意大利,文物保護分為四個等級,第一級類似于我國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切按原樣保存,保護原物不得改變;第二級指具有特色的建筑,室內外不可改動,但結構可以更新;第三級是地方價值建筑,僅保存外觀,室內可以改動,以利于更好使用;第四級指一般建筑,只要原樣不改可以重建。

在很多國家,文物保護都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不管是自然還是人文景觀。比如在澳大利亞的大堡礁綠島公園,明文規定游人不能帶走任何自然生成物體,包括貝殼,違者將被高額罰款。在新西蘭的卡巴提島,有人上島觀鳥前,必須經過一天的培訓,洗澡消毒,不許自帶食物和背包,島上也沒有明顯的建筑設施。

完善立法和教育理念

在文化遺產保護上,最重要的還是立法。

在歐美國家,不僅是立法保護,法律保護體系和監督體系也同樣完善。

早在1913年,法國就制定了《保護歷史古跡法》;1930年,英國制定了《古建筑法》;1943年,德國立法規定改變歷史建筑周圍500米環境要得到專門的批準。

意大利專門立法對歷史文化名城實施成片保護,房屋拆遷、維護必須依法,不得擅自修繕;俄羅斯立法在世界遺產區域內不準亂拆亂建。

與此同時,很多國家都有專門的機構對文物進行管理和保護。

比如,俄羅斯有遺產委員會,墨西哥有國家人類學和歷史局,意大利有文化遺產部,均是專門保護機構。

在西方國家,文物教育也很普及。西班牙中小學都開設了世界遺產保護課程,并且有不少文化遺產保護和古跡修復學校,培養專門的古跡修復人員。

文化遺產保護,最終還是要依靠全民意識的覺醒。

(本組文章除注明出處外均綜合摘編自《人民日報》《廣州日報》等媒體)

猜你喜歡
國際慣例古跡世界遺產
古跡“開發”之憂
中國的“世界遺產”
跟淘氣章魚巡游世界遺產
敦煌古跡旅游景點與《周易》
京都古跡
關于大慶塔木察格項目投資環境分析與研究
從絲綢之路到世界遺產探析
國際私法視野下的國際慣例
探秘吳哥古跡
有一種忽悠叫國際慣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