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機械專業普車實訓信息化教學探索案例

2016-06-21 15:47張杰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關鍵詞:中職信息化

張杰

【摘要】進入信息化的時代以來,課堂教學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實訓教學還是一直延續著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現場演示教學,學生一旁觀看,然后動手練習。本文以三角螺紋車削為案例,運用多種信息化的教學手段,闡述如何將信息化融入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關鍵詞】信息化 普車實訓 中職 螺紋車削

【中圖分類號】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180-02

一、教學思路分析

過去的機械實訓課程和信息化教學仿佛是兩條平行的鐵路,兩者之間沒有交集。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不斷推陳出新,越來越多的教學方式在實訓課堂中得到應用。本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中職技能高考項目——《普通車工》的一項重要教學內容,外三角螺紋加工是繼階梯軸、孔類零件、圓錐零件加工之后的又一重要的基礎加工技能。學習好螺紋加工能為今后加工復雜配合件打下基礎,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

二、信息化教學特點

1.網絡助學平臺

課前學生進入網絡助學平臺下載預習任務,通過網絡查找知識,收集資料,完成練習,大量地節省了教師在課堂上的理論教學時間,同時能夠及時地了解學生在自學時遇到的困難,在課堂教學時可以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微信公眾平臺與微課教學

學生加入微信公眾平臺,在平臺上教師可以發布螺紋車削的相關微課視頻,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微課學習,同時在微信平臺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解答學生的困惑。

3.智慧終端記錄評價

學生在加工工件時,每完成一項內容,監督員提交完成。在教師端上會顯示學生的加工進度,另外學生可以通過系統舉手提問,方便教師動態跟進,幫助解決操作問題。

三、教學過程闡述

1.課前自學

課前,學生登入學校網站,進入本課的網絡助學平臺,下載預習任務,查找資料,并上傳預習任務,經過教師的瀏覽和整理,以備課堂教學所用。并且讓學生加入我校普車實訓微信公眾平臺,在微信公眾平臺上圖文并茂地發布上課有關內容,學生即使周末回家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2.創設情境

選用各小組提交的跟螺紋相關的物品引入本課,并介紹螺紋的不同類型。從而引出本節課的教學內容—三角螺紋的車削。以生活中的物品為課題項目,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3.任務實施

課前下發學習任務書。

任務一:編寫加工工藝流程。

讓學生觀看螺紋車削的微課視頻,跟著視頻編寫工藝流程。完成后挑選幾位同學將步驟寫在黑板上,全班討論是否正確,最后由教師評出最正確的操作步驟。

任務二:認識直進法車削螺紋。

根據學生課前的學習反饋,教師整理出學生困惑的幾個問題:(1)車削螺紋時進刀量如何選擇?(2)車削螺紋時如何進行退刀操作?

問題(1)解決:依靠仿真軟件來進行教學,教師配合動畫講解直進法車削螺紋的整個完整步驟。

問題(2)解決:設置了2個練習。

練習1,紙上模擬:兩手同時畫圖,左手畫豎線、模擬車床正轉到反轉的操作動作;右手畫圓,模擬中滑板退刀動作。在紙上動作練習熟練之后再進行第二項練習。

練習2,在車床上練習退刀動作:左手控制操作桿、右手控制中滑板,雙手同時協做。學生反復練習,直至掌握退刀動作要領。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重難點。

在完成前2個任務之后,學生已經基本了解了螺紋車削的各個步驟,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掌握車削技能,示范環節必不可少。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將學生分為2部分。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進行微課討論學習;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則由教師進行現場演示,提煉重難點,讓學生確切地掌握車削步驟。

任務三:螺紋車削練習。

待演示完成后,進入第三個任務。根據課前分組,一名學生操作機床、另一名學生監督,并且在每一個工位上配備一個學生終端,由監督員記錄完成情況。教師可以在教師終端上了解每臺機床上學生的操作進展和舉手情況,迅速幫助解決實際操作中的問題,糾正不規范的操作。

4.總結評價

學生在完成上述任務后,教師根據系統的評價,及時了解每一位同學在每一個環節中學習的情況,這樣就克服了傳統教學中評價的滯后性和難以保存性問題。

5.拓展延伸

為了使學生將本節課內容能夠在實際生產中學以致用,在接下來的實訓練習中,利用我校在校企合作方面的優勢,引入企業產品作為實訓項目,接軌企業生產。

課后在教學網絡平臺上老師發布下次課的課前學習任務,為接下來的課程學習做好鋪墊。

四、總結

本次課最大的特點是充分運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貫穿始終,網絡平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微信平臺拓展學生學習空間;微課視頻輔助學生學習鞏固;智慧終端及時反饋學生學習情況。在教學內容上:由理論變得現實,在學習方式上,由被動變得主動,并且利用我校微信公眾平臺課前、課后發布課堂相關知識內容,使在教學時空上,由封閉變得開放。有效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成績,為學生以后的實習、就業、創業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婁海濱.普通車床加工技術.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常淑芳.淺談中等職也學校普車實訓存在的不足與應用措施.2009

猜你喜歡
中職信息化
“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中職高考與教學研究
果真是“誤了百萬中職生”嗎?
信息化
構建中職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用“第三只眼”看待中職學生
關于中職與高職銜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