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激勵機制 優化班級管理

2016-06-21 17:07蔡坤旺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6年11期
關鍵詞:優化對策激勵機制班級管理

蔡坤旺

【摘要】激勵機制在班級管理中的應用,是激發學生自主約束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的有效手段。作為班主任,應該綜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以及生理等特點,創建適合本班學生的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好勝心理,從而進入到一個“你爭我趕”的自我約束狀態。

【關鍵詞】激勵機制 班級管理 優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1-0209-01

引言

傳統的班級管理過于模式化,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意志體現較為明顯,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本身的發展。而激勵機制下的班級管理,更加關注學生與班主任的交流,更加提倡學生自我管理與自我約束,這是一個動態化的學生自主管理的行為。合理運用激勵機制,能夠有效促進班級管理優化,為學生營造一個更加積極和諧的學習環境。

一、全面了解學生,奠定激勵基礎

班主任必須要明確一點,那就是班級管理的主體是學生,管理要從學生的特點出發,這與教學活動是相同的,必須要做到“因材施教”、“以生為本”。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做好調研工作,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興趣、愛好等。從心理角度分析,初中生進入了人生中第一個叛逆期,他們開始漸漸有了自我意識,渴望被認同、被肯定,相較于“命令性”的管理,適當的刺激和鼓勵更加容易激發學生好勝心。班主任如果忽視了這一點,很容易導致學生出現逆反心理。班主任與家長溝通要及時,掌握學生整體學習狀態,關注學生的感受和思想變化。班主任可以借助qq、微信等新媒體手段,私下和學生交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這些方式首先是學生比較喜歡、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其次,這種不直接面對面的方式,更加容易使學生打開心扉,說出自己一些內心深處的想法,避免很多尷尬的情況出現。通過了解,奠定班級激勵管理的基礎,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和管理的方向。

二、強化管理意識,創建激勵環境

在此基礎之上,班主任就需要依據調研結果,確定合理的激勵目標,讓學生知道自己以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首先,激勵要關注學生個體差異。制定激勵目標的時候,班主任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每個學生的個體特點。比如一些學生學習成績一般,但自我規范的能力卻很突出,班主任就應該為這些學生制定一些短期學習目標,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看看他們的學習成果,并根據學習的成果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激勵管理。

第二,激勵要關注整體與個體的關系。班主任還應該注重學生的習慣激勵,激勵方式要多元化,包括語言激勵、物質激勵、精神激勵等等。班主任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與整體的關系,合理、科學制定班級整體奮斗目標,通過集體目標激勵個體學生,讓原本處于“后面”的學生,逐漸向班級整體目標靠攏。

第三,建立良好的激勵環境。良好的激勵環境包括健康的班風班紀、和諧的師生關系、合理的班級干部選用等等,班主任要綜合這些要素,一同輔助激勵機制的開展,為班級管理奠定穩定的基礎。

三、發揮榜樣作用,推行增加動力

初中生善于模仿,具有強烈的表達欲望,總是希望自己能夠被關注。如果班主任能夠針對學生的這一特點,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以其作為激勵的手段,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要發揮班主任的榜樣示范作用。班主任本身要做到言傳身教,正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就是這個道理。因此,班主任本身必須要嚴于律己,比如上課從不遲到,下課從不拖課,承諾學生的活動要如期開展等,這些行為教育要比口頭教育有效得多。

其次,要發揮學生的榜樣示范作用。班級中的幾十個學生,每個學生必然擁有自己的閃光點,擁有別人所沒有的優勢和長處,比如有的學生自己特別愛干凈,他還會幫助老師打掃衛生,幫助學生擦黑板;有的學生學習特別勤奮,雖然成績并不是最優異的,但是他們卻是最努力的,努力比聰明更重要;還有的學生,從不遲到,從不早退等。這些優點如果不被教師挖掘出來,學生本身可能也意識不到的,他們很可能因為自己成績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感到灰心。如果教師能夠將這些閃光點充分挖掘出來,并適當給予表揚和激勵,學生們都會向其看齊,形成你追我趕爭上游的班級氛圍,綜合素質也會得到提高。

四、分層激勵表揚,增加激勵活力

學生個體之間存在客觀差異,這也就決定了班主任在班級管理要針對學生的差異采用分層激勵方式進行。當然,這里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如果評價的標準不一樣,是否又會讓學生之間存在不平衡的心理狀態呢?為解決好這一矛盾,在激勵機制實施的過程中,班主任要根據學生的實際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次,并向學生說明分層的目的。通過分層后實施激勵評價,班主任將學生分為上、中、下三層,對三個層次的學生以不同的激勵目標進行引導、評價。當下層學生達到該層的目標后,將其調到中層,而如果中層學生沒有達到該層目標,同樣會要被調到下層。在滾動調整的過程中,要向學生說明其中的緣由,并引導學生找出不足,以便學生能改進。

五、全面評價鼓勵,完善激勵機制

激勵機制中評價鼓勵也是不可忽視的環節。在評價過程中,學習成績是重要的評價要素,但是絕不是唯一的要素,班主任要從學生整體考量,綜合更方面要素進行評價。在班級管理的評價體系中,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是主要的參數。同時,學生在學校的行為表現習慣,如衛生習慣、運動習慣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因素。班主任要據此而制定出詳細的評價指標,通過量化方式來對學生實施評價。這樣才能體現公平、公正、客觀的原則,也才能讓學生信服。

結束語

總而言之,班級管理中引入激勵機制,無疑對傳統班級管理的優化和完善,教師應該積極轉變管理思維,合理運用激勵管理手段,從學生主體出發,推進班級管理工作的完善,促進學生自我約束與管理能力的進步,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李琪.以身作則為人師承載責任育學生[J].高考(綜合版)2015年11期

[2]王曉燕.論中職外地男生班級管理的有效實施[J].現代職業教育2015年26期

[3]張歡.論技校班級管理狀況及班主任班級管理理念[J].中華少年2016年09期

猜你喜歡
優化對策激勵機制班級管理
濕地恢復激勵機制的國際立法及啟示
激勵機制助推節能減排
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優化研究
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優化問題簡析
山西票號的激勵機制及其現代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