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2016-06-23 22:48陸玲
啟迪與智慧·教育版 2016年6期
關鍵詞:合唱教學小學音樂有效性

陸玲

【摘 要】 合唱教學的實踐性和技術性都比較強,因此在近年來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如何開展小學合唱教學,提升合唱教學的效率,就需要教室來進行思考,通過合唱的方式來拉進學生和音樂之間的距離,從而更好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

【關鍵詞】 小學音樂;合唱教學;有效性;策略

合唱是一種集體演唱的聲樂的音樂門類,在小學音樂的教學過程中引入合唱教學,就能夠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之前的感情,也有利于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但是由于合唱教學是一種多聲部教學的過程,對學生的注意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課程注意力,這對于小學生來說都比較困難,因此教學效果一直都不盡如人意,教師就需要積極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態,重視合唱教學的過程,提升學生的合唱興趣,從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合唱教學中,這樣就能夠提升合唱的教學水平。

一、注重合唱技巧的引導

合唱是一種注重集體配合的藝術,需要各個不同聲部之間的配合,各個聲部之間需要做到協調、統一,這樣才能夠將整個音樂的魅力展示出來。而為了提升學生的合唱水平,教師就需要注重將一些合唱技巧引入進來,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到合唱過程中。比如教師指導學生在合唱的時候要注重呼吸的調節,學會控制自己的氣息,增強不同聲部之間的轉換能力,學生的合唱能力也會逐漸提升。比如教師帶領學生對“小白船”這首音樂進行合唱的時候,重點是讓學生對這首歌的二聲部進行演唱,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分成兩組,然后讓兩組學生分別來進行合唱,然后讓另一組的學生找到這組在演唱過程中存在的音準問題。一部分學生演唱音階,另一部分學生然后接著那部分學生來進行音階演唱,在輪流演唱過程中,學生就會找到自己在合唱音準方面存在的問題,然后主動來避免走音現象的出現,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的合唱能力就會提升。在該音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分組的教學方式讓學生相互找到彼此在演唱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學生會主動促進自己的演唱能力的提升。

二、注重音樂的欣賞過程

合唱的過程相當于對音樂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在訓練過程中,能夠將學生的情感調動起來。為了增強學生對音樂的體會,在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注重音樂的欣賞過程,學生通過聽辨來增強對音樂內涵的理解,準確對自己的聲部進行把握,也能仔細聆聽其他的聲部,注重音樂技能和情感的表達,這樣在合唱的時候就能夠協調統一。比如在學習“紅蜻蜓”這首歌的二聲部進行合唱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這首音樂的內涵進行欣賞,并且可以指導學生利用深情、和諧的聲音來表現音樂,學生對音樂內涵的理解也會更加準確。學生在對音樂進行欣賞的時候,可以來自主設計在合唱過程中的力度、速度以及延長的形式,這就需要深入到音樂的情景理解過程中。同時,還需要通過聽辨、模唱以及聽記的過程,促進學生的音樂聽覺的提升,學生的音樂記憶力也會增強。教師還需要讓學生對合唱過程中的指揮手勢進行欣賞,學會用視覺來感知指揮的手勢,注重動手的統一,并且將各種感官結合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的提升,讓學生從表演者、欣賞者以及創作者的教學的角度來進行音樂的欣賞,在欣賞中學生之間可以交流自己的意見,共同促進合唱能力的提升。

三、加強樂器的課堂引入

在小學音樂的合唱過程中,常常需要借助樂器,利用樂器來調動課堂的教學氣氛,學生在優美的樂器旋律中就會對演唱的歌曲產生興趣。這就需要教師提升自身的樂器演奏能力,比如電子琴、鋼琴以及小提琴等,學生在樂器的配合下,就更容易對音準和音高進行把握。比如教師讓學生對“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曲進行合唱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電子琴的伴奏來引導學生的演唱過程。學生在沒有樂器伴奏的時候,往往不知道什么時候用高音、什么時候用低音,因此合唱中就沒有將這首歌的歡快、喜悅的氣氛表現出來。而通過電子琴的伴奏以后,學生在演唱中就會跟著教師演奏的節奏來進行演唱,教師在每彈到一個轉折的地方的時候,學生就知道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進行演唱。再比如教師讓學生對二聲部歌曲“送別”這首歌進行合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分聲部來進行演奏,讓學生對不同聲部的音高和音準有一個直觀的把握,然后教師讓學生進行不同聲部之間的合唱的時候,學生就會根據教師伴奏的效果來進行合唱,合唱效果就會大大提升。樂器對合唱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能夠引導學生的合唱過程,讓學生了解每一步應該以怎樣的方式來進行合唱,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到合唱過程中,從而提升合唱的效率。

四、完善歌曲的表現形式

小學音樂中往往蘊含著美好的人物形象、內涵,學生通過對歌曲的藝術形象進行分析,就會體會到歌曲中所表現的美感。而德育也是目前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點,因此教師就需要注重歌曲的選擇,將一些蘊含著積極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歌曲引入到課堂的合唱教學過程中,通過合唱的過程,也能夠增強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之前就需要對合唱的歌曲進行研究,合理選擇歌曲,完善歌曲的表現形式,然后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來增強對美的感受。比如教師為了讓學生增強愛國情感,就可以以“我們把祖國愛在心窩里”作為合唱演唱的歌曲,讓學生在合唱中來體會這首歌中所表現出來的積極向上的愛國情懷,學生在演唱的時候就需要通過豐滿和諧的合唱聲部來進行表現,學生的愛國熱情也會逐漸提升。在以班級為單位的合唱過程中,學生就需要注重個人與集體、集體與集體之間的管理,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注重與其它同學的協調合作,從而促進自身的綜合素養的提升。因此,在合唱的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有意識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滲透,讓學生體會合唱歌曲中所表現出的積極向上的力量,讓學生在提升自身音樂合唱能力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其默契度的提升。

綜上所述,合唱教學對小學生音樂素養提升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因此教師就需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注重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的結合,強化學生的音樂欣賞的過程,在樂器的演奏配合中進行二聲部視唱訓練,對歌曲表現形式進行完善,讓學生逐漸喜歡上的音樂演唱的過程,也就達到了合唱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秋子.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路徑研究.中國校外教育,2014(12).

[2]邵有云.小學音樂合唱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學周刊,2015(12).

[3]徐南京.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探究.北方音樂,2015(22).

猜你喜歡
合唱教學小學音樂有效性
班級家長會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閱讀不能忽視“小心求證”——關于論據的有效性探討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我國股票市場的有效性研究
淺談提高小學音樂課堂合唱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靠近“最近發展區”,增強教學有效性
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策略
開啟學生智慧,構建快樂課堂
如何走出小學音樂教學的困境
素質教育背景下音樂欣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