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印跡

2016-06-28 05:48周立軍
寧夏畫報 2016年5期
關鍵詞:賀蘭山西夏寧夏

周立軍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而文物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寧夏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在文物與考古方面有著極大的空間。寧夏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其自始至終都處于東西文化交流的中間樞紐地帶,它東南接周秦漢唐中原文化,北通蒙古草原文化,西接漢唐“絲路文化”,形成以中原中心文化與區域邊塞文化、漢族文化與其他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為特色的區域文化。寧夏文物則是這種特色文化的集中反映。

固原的田弘墓和史氏家族墓葬群出土的波斯金銀幣,顯示出固原在古絲綢之路鼎盛時期的重要位置。固原市原州區出土的持刀武士壁畫,壁畫人物和俑士面部呈胡人特征,反映了這一時期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2006年 9月 18日,在鹽池縣境內修建鹽中高速公路時發現 3件黃金澆鑄的珍貴文物,經文物專家初步鑒定為隋末文物,可能與隋末農民起義軍有關。從文物上書寫的文字推斷,文物距今有 1393年的歷史。根據文物上的文字、圖案以及制造工藝推斷,這是隋末農民起義軍使用的物品,極有可能是起義軍行軍時不慎丟失的。文物上所刻的“白烏”為當時陜西中部向海明起義軍自封的年號,其所刻銘文包含的信息非常豐富,對當時發生在陜西、寧夏一帶的農民起義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窨子梁唐墓

窨子梁位于吳忠市鹽池縣縣城以北約 10公里處的蘇步井鄉,內蒙古毛烏素沙漠邊緣上。墓葬依山為穴,是長條形平底墓道石室墓。墓室方形,穹隆頂。 6座墓中,有單室、雙室和多室墓之分,流行壁龕,龕內葬尸或放置隨葬品,各墓多無葬具(僅一墓有木棺)。這批墓葬早年被盜,墓中遺存不多,主要有木俑、陶罐、石鼎、瓷器、玻璃珠、錢幣和墓志等 30余件。其中一座墓中出土的一對石門扇,正面雕刻有跳胡旋舞的人物,雕刻精細,線條流暢,人物表情生動,舞姿優美,寫實性極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珍貴藝術品。

隋唐時期,中國再度統一。這一時期寧夏作為軍事重鎮朔方、原州的轄地,不時受到西北各民族的襲擾,但仍然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經濟、文化盛況,既有和中央地區相一致的一面,又有邊遠地區文化交流頻繁、內涵較為復雜的一面。近年來,在固原、同心、鹽池、吳忠、青銅峽、銀川等地先后發現的大量唐墓,多為這一時期各民族墓葬。青銅峽市玉泉營曾發現 10余座唐代小型磚室墓,由墓道、長方形或方形單墓室組成。隨葬品有陶罐、碗、燈、瓶等,也出土數量不少的陶俑,其中胡俑占很大比例,充分表現出與中原不同的地方特色。從出土的 “開元通寶”銅錢及陶俑的組合和人物形態分析,這批墓葬應為唐朝中期,即太宗之后。這些墓葬的發掘整理,為我們深入研究唐朝與寧夏境內少數民族的關系史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胡旋舞墓門扇

1985年 6月,寧夏博物館考古部門,對鹽池蘇步井鄉窨子梁古墓進行考古發掘,無意之中發現了兩扇石墓門。石門扇單扇呈長方形,長 89厘米,寬 43厘米,厚 5厘米。門扇正面鑿磨光滑,左右門扇各剔淺浮雕——胡旋舞男伎,舞者高鼻深目,發束帶,上身著圓領緊身窄袖衫,下身著貼腿緊裙,腳穿長筒皮靴,踩在一小圓毯上,雙人對舞,舞姿略有不同,兩舞者動作雖非對稱,但均為空間急速旋轉的連續舞蹈動作造型。線刻經黑色涂染,舞姿生動傳神,四周雕有卷云紋,造成流動騰越的藝術效果。

經專家深入研究,墓門上的線刻胡舞圖像,從石門扇上雕刻的舞者形象、舞姿與文獻記載的康居國的樂舞 “胡旋舞”相吻合,而類似的胡旋舞圖案石門扇,在國內還是首次發現。胡旋舞起源于西域,唐代傳入中原,史書上雖有記載,但具體的舞蹈動作形象,在現存的唐代書畫、石雕和壁畫上極為罕見。這對石門扇上的雕刻作品不僅刻工精細,線條流暢,而且人物形象、表情生動、體態優美、寫實性極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唐代藝術珍品,被國家文物局組織的專家鑒定組確定為國寶。

西夏都城——興慶府

距今 900多年前,我國西北出現了一個以黨項族為主體、以寧夏地域為中心的割據政權,國號大夏,與當時北宋、遼國呈三足鼎立之勢,雄霸塞外。大夏開國皇帝李元昊以今日銀川,昔名興慶府為都,建立了“東立黃河,西界玉門,南接蕭關,北控大漠”的封建政權,而興慶府“西北有賀蘭之固,黃河繞其東南,西平為其屏障,行事利便”,李元昊大興土木,擴建宮殿,不惜財力建麗園精舍,砌高塔凌云, “逶迤數里,亭榭臺池,并極其勝”。興慶府由一個邊塞小城,一躍而成為地跨今寧、陜、甘、青、蒙遼闊地域的西夏王朝之政治軍事中心。

興慶府, “相傳以人為形”,據說城廓為軀干,頭枕黃河西岸的高臺寺,雙足直抵賀蘭山。 “人形”建筑仿照人體平面進行設計,整個城市的縱軸線和橫軸線上,城門、道路、河渠、宮殿、坊里及各類構筑左右對稱,前后有別,上下迥異,布局合理。興慶府內宮殿巍峨,古塔凌天,石柱雕龍,琉璃鴟吻,富麗堂皇,宏偉壯觀。城中綠樹森森,繁花似錦,銀湖金波,荷池鐵牛,水亭鳴鐘。城中高臺寺、承天寺塔,塔體巍峨,碧輝映云。

據史料記載,西夏王朝曾在賀蘭山中及其東麓建造離宮別院。近年來,通過考察,發現賀蘭山中有多處西夏王朝的離宮別院,它們星散分布,遙相聯絡。由南而北,依次有小滾鐘口、黃旗口、鎮木關溝、拜寺口、賀蘭口等,許多建筑遺址,南北延伸達數十里。遺址中多有大量西夏風格的建筑殘件,以西夏瓷器、西夏流行的貨幣最多,甚至可見石砌成的土筑墻基。明代地方志記載 “元昊故宮,在賀蘭山中,遺址尚存”“避暑宮,賀蘭山拜寺口南山之巔的偽夏元昊建此避暑”。史載,夏大慶二年(公元 1037年)秋七月,元昊“盟諸藩于賀蘭山”??梢娢飨牡馁R蘭山離宮別院已成為西夏境內最重要的皇家林苑,是西夏統治集團游獵宴樂的重要場所。賀蘭山皇家林苑的發現,填補了西夏歷史地理研究上的一個空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1974年,寧夏博物館的考古學家對西夏陵園的 6號陵地面遺跡進行了清理。在清理到東碑亭遺址時,發現了一件造型奇特的石雕文物。這件文物由白沙石雕鑿而成,整體近似一個正方體,長 65厘米,寬 67.7厘米,高 57厘米,正面看是一個圓雕男性大力士。大力士面部渾圓,顴骨高高突起。兩道眉毛,又粗又重,微微向上翹起。鼻梁又寬又短,略有殘損。令人驚嘆的是大力士雙眼圓睜而外突,仿佛正在竭力將背上的石碑背起,耳邊似乎能聽到大力士發出的低吼。兩顆外露的獠牙,使大力士顯得十分勇猛,真有那種 “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雄風。大力士的下顎頂在胸前,除胸前的肚兜外幾乎赤身裸體,展示著他雄健的體魄。大力士的肩部與頭部平齊,胳膊肘向后彎曲,雙手扶在膝蓋上,兩腿跪倒,整體上看是以十分夸張的雕刻手法再現了大力士生動而逼真的神態。

1996年國家文物局的專家們一致將這件石雕藝術品鑒定為國寶級文物,并正式定名為“志文支座”。

西夏陵

西夏定都興慶府,一個重要的因素是依靠賀蘭山。在西夏人心目中,賀蘭山是一座 “神山”“圣山”。西夏君主生前以賀蘭山為皇家林苑,在山中離宮游獵宴樂,會盟議事,死后則以賀蘭山麓為歸宿安息之地。

西夏陵區北起泉齊溝,南迄(今)銀巴公路,南北長約 10公里,東西寬約 4公里,共有 9座帝陵, 140多座陪葬墓,總面積近 6萬平方米。西夏陵園,依山面水,為地勢高闊的崗阜之地。陵園西有高峻挺拔的賀蘭山,東有奔流不息的黃河水,山河之間,近有都城興慶府相濟,陵園居高臨下,俯視整個銀川平原。西夏陵的建筑格局與宋陵比較相似,每座陵園外圍四角筑有角臺;角置角樓,南墻正中設門闕,由出土高達 1.5米的綠色琉璃鴟吻等文物,可以遐想原來門樓的宏偉華麗,莊嚴貴氣;這一座座夢幻般的中國 “金字塔”,是絲綢之路上獨有的珍貴文化遺跡。從出土的大量鎦金銅牛、石馬、金銀器飾、瓷器、竹雕、綾羅等珍貴文物體現出西夏文化鮮明的民族特點,也反映了與中原文化的密切聯系以及當時高超的手工藝技術水準。由西夏都城、西夏避暑行宮和西夏陵構成的西夏王國的完整體系,為我們研究曾“成于斯敗于斯”的西夏王國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實物考證和文化探究價值。

西夏鎦金銅牛

1972年,在經過長期準備之后,考古工作者開始對西夏王陵進行正式發掘。在這座屢經盜掘的西夏王陵里,考古工作者從盜墓者尸骨堆中發現了一只“牛角”,從而帶出了一只曠世獨有的 “鎦金銅?!?。它身長 1.2米,重 188公斤,全身散發著柔和的金光,四腿呈內屈跪伏狀;牛首高抬,兩角彎出優美的弧度,頸部寬厚有力,皮膚皺痕明顯;尤其是雙眼炯炯有光,卻又呈現溫馴之態。經考證,這只銅牛是王陵的陪葬之物,后被定為國家級文物。

專家指出,當今中學歷史教科書里談到古代“鎦金”技術時,就是以此牛作為配圖和解說對象的。它也是寧夏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為外出展覽,寧夏博物館為它投了 2億元的保險。

成吉思汗行轅——開城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崛起于漠北,東征西戰,統一了北方草原,為圖霸業,金戈鐵馬,六征西夏,狼煙烽火,戰旗獵獵,碧血黃沙。

固原開城地處六盤山下,位于今固原原州區和隆德縣之間,是黃河與涇渭河間的分水嶺和隴東陸路要道,其軍事地理形勢極為重要。據《元史》有關記載,在開城職官設置、官職機構殘碑考證以及大量出土文物和諸多歷史文獻證明,位于六盤山清水河源的元代開城的規模和等級很高的行宮故殿遺址,就是成吉思汗率軍滅夏攻金伐宋之始的臨時駐蹕行宮營帳。從20世紀80年代在開城出土的元代文物白瓷筒瓦當、黃釉龍紋瓦當、龍紋瓷梅瓶、綠琉璃四足香爐、琉璃龍紋三足鼎銘文磚、金飾件、長頸銀瓶等來看,無不證實著開城遺址級別應在王府之上?!对贰酚涊d1227年成吉思汗避暑于六盤山。而《元史·太祖紀》載“夏四月帝次隆德,五月遣使金國,閏月避暑六盤山,至六月金使來此求和,夏主降”。能夠在此召見金使與接受西夏降附,此地應是規模極高的行宮營帳。而開城遺址行宮的規模之高正與成吉思汗的身份相配?!对贰げ旌箓鳌酚涊d,后又“還次六盤”,由此可見,成吉思汗是在1227年六月到清水縣后,身患疾病,又回到了六盤山行宮,而成吉思汗在發病到病逝的8天時間里,是在開城的六盤山行宮制定下的“滅夏、攻金、伐宋”戰略決策的。而一代天驕,壯志未酬,竟隕落在六盤山下,他在病中遺言“死后秘不發喪”??梢姟疤祢湣敝亟?,可見“大汗”稱霸天下的高瞻遠矚之謀略。

經過歷史探研揭秘,開城西王府的修建,不僅僅限于王侯將相來此避暑。由于開城所處的戰略地位,對元朝來說,既是對西夏進行有效控制的戰略要地,又是在政治上與中亞諸蒙古汗國聯系的交通要道,是占據西北、征服世界的樞紐,對入主中原、統一中國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羅山明王陵

明朝初年,太祖朱元璋為鞏固朱姓統治,傳襲萬代,采取了分封諸子為王的政策,被分封的諸王,可以在自己的領地建立王府,設置宮屬,擁兵持重。慶靖王朱栴就封寧夏,并在同心韋州古城境內建造王府。奉旨 “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軍務”。死后葬于羅山。

據《大明慶靖王壙志》記載 “王諱栴,太祖高皇帝第十六子也,生于洪武戊午正月九日。二十四年辛未四月十三日,冊封慶王。二十六年癸酉五月之國陜北之韋州,以疾薨,享年六十一。 ”謚“靖”,史稱“慶靖王”。

寧夏考古學界 20世紀 80年代對同心明代王陵進行了科學的發掘,并對同心縣韋州古城西 5公里羅山腳下,北起周新莊,南至陶莊,面積 30多平方公里的 30多座王陵及陪葬墓的分布地域和陵園形制進行勘察。在對朱元璋的十六子慶靖王朱栴墓的發掘中,發現該墓雖遭盜掘,除墓志外未發現其他遺物,但墓室結構體現了明代前親王的陵墓制度,并在王陵區先后出土《大明慶靖王壙志》《慶靖王從妃湯氏墓志銘》等。通過墓志與寧夏明代方志的補正,對該王室世系的了解系統完整,為研究明代初年寧夏地方歷史和慶靖王家族世襲,提供了珍貴資料。

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巖畫是一部鐫刻在山巖上的博大精深的歷史巨著,是一座人類文明發展史的民族藝術畫廊和精神文明寶庫。

寧夏北部的賀蘭山,山脈拔地而起,高插入云,綿亙 250公里。這里樹木蒼翠,水草豐茂,巍然秀美,風景宜人。亙古以來,就是歷代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場和狩獵區,也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賴以生息、活動的地方。駐牧賀蘭山周圍地區的游牧民族,一向對賀蘭山有著特殊的感情,被視為“駿馬”“圣山”。他們相繼在這里生存、繁衍,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存。賀蘭山的古代巖畫,就是其中的重要遺存之一,亦神亦怪亦似人,賀蘭山巖古圖騰,峭壁錘鑿類人首,天地人倫總是朋。據唐代《元和郡縣圖志》載“山有樹木青白,望如駿馬,北人呼驍為賀蘭”。明人有詩贊曰: “賀蘭之山八百里,極目長空高插天,斷峰迤邐煙云闊,古塞微茫紫翠連?!?/p>

早在原始社會,人類就在巖壁上鑿刻或涂畫著他們信仰及種種生活印跡:狩獵、游牧、戰爭、反映生殖崇拜的男女交媾、怪異人頭像、手印、動物蹄跡等等,這種在巖石上或刻或畫的就是巖畫。巖畫是古代先民在漫長的歲月里運用寫實或抽象的藝術手法,在巖石上繪制和鑿刻的圖畫,它記錄了古代人類社會生活和精神崇拜圖騰,最早記錄巖畫的文獻是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的《水經注》。

賀蘭山古代巖畫是古代少數民族用簡陋的工具,在石壁上雕刻的不同時期人類發展生存、生產的真實記錄,是古人的生活藝術再現。千百年來,留于賀蘭山的石壁上,藏珠于幕莽之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美遺風和尚美的精神追求。

沿賀蘭山東麓滾鐘口、拜寺口、賀蘭口、黑石峁、韭菜溝、白芨溝、大小西峰內,形態各異、動靜結合的巖畫比比皆是:奔馬騰蹄,野牛翹首,古人歡顏,圍豬戲獸,山鷹展翅,老虎撲食,黃羊越澗,神態各異;獵人奔馬、男女交媾惟妙惟肖;狗兒奔跑、金蛇狂舞、小鹿昂首、駱駝負重、駿馬馳騁,栩栩如生。巖畫的神秘魅力無不揭示出原始氏族部落的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內涵,它是研究中國人類文化史、宗教史、原始藝術史的文化寶庫。

賀蘭山巖畫最有代表性的一幅為《太陽神》。它雕刻在距離地面 40米處的石壁上,頭部有放射形線條,面部呈圓形,重環雙眼,長有睫毛,炯炯有神。它是古代游牧民族心目中的 “太陽神”,把人類對太陽的崇拜、人類對神明的敬仰淋漓盡致地鐫刻在山巖上。

賀蘭山巖畫分早、中、晚三期。早期是在秦漢以前,反映活動于賀蘭山范圍的匈奴、羌、鮮卑等民族生活方式;中期在三國至隋唐之間,反映鮮卑、突厥、回紇、吐蕃等民情風俗;晚期為西夏至元時期,反映黨項、蒙古、回紇等民族生活場景??讨品椒ㄓ需徔毯湍ブ苾煞N,鑿刻法痕跡清晰、較淺,磨制法是先鑿后磨,線條較粗深。賀蘭山巖畫的題材、內容、表現手法十分廣泛,富有想象力,給人真實、親切和淳樸之感。為我們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歷史、文化、經濟狀況、風土人情提供了極為珍貴的文物資料。

須彌山石窟

“絲綢古道”須彌窟, “桃花洞水”潤東麓,丹霞巖上坐大佛,紫微凌霄一抹紅。

須彌山石窟是我國最早開鑿的石窟群之一,是中國著名石窟之一,是我國文化遺產中的瑰寶。

須彌山石窟坐落在固原市西北 50公里的須彌山東麓,初創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公元477~499年),隋唐時期達到鼎盛,金、明、清繼續修葺或建寺?,F存有北魏至唐開鑿的洞窟 30多座,大小雕像 315尊,佛龕 113座,中心塔柱 16個。主要分布有大佛樓、圓光寺、子孫宮、相國寺、桃花洞等寺院。最能象征須彌山石窟的是開鑿于唐代大佛樓中的一尊彌勒佛坐像,其體形魁偉高大,比例勻稱,神態端莊慈祥,面容豐腴飽滿,整個坐像高達 20.6米,十分壯觀,充分體現了唐代雕塑技藝的成就。它比云岡、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還大,是全國最大的石窟造像之一。

北朝時期是須彌山石窟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開鑿的石窟造像精、數量多、規模大。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服飾設制:禁止民眾穿“夾領小袖”的胡服,一律改穿漢服,并親自給群臣頒賜“冠服”。這一時期佛像造型的衣著特點,正是太和改制后南朝漢式衣冠和“秀骨清相”的藝術風格流傳到北方的反映。和敦煌、龍門石窟一樣,唐代是須彌山石窟最繁榮的時期,無論開鑿石窟的數量還是雕鑿技藝,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反映了這一時期工匠師傅的雄偉氣魄和高超技藝??咧衅兴_頭梳唐代貴族婦女的高云髻,身披長巾,胸掛瓔珞,腕佩環飾,面貌端莊,姿態秀美,造像整體布局合理,結構嚴謹,渾然一體,技法嫻熟,登峰造極。

須彌山石窟的藝術雕塑證明,在隋唐向盛唐過渡時期,至中唐,佛教雕塑已經達到了極盛時期。它既顯示出古代西北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又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見證,從而更進一步證實了固原在絲綢之路上的重要位置。

寧夏古塔

寧夏古塔勢崢嶸,疑似天傾獨立撐;兩望賀蘭領秀,風高檐角金鈴鳴。

寧夏境內古塔,源于佛教,始建于十六國時期,盛于西夏時期,種類繁復,形制各異,豐富多彩。有樓閣式塔、密檐式塔和喇嘛塔,也有方形塔、圓形塔、六角塔、八角塔、十二角塔以及十六角塔,在絢麗多彩的文物古跡中,彰顯著奇妙的魅力?,F區內有各朝代修建的各式塔十多座。

寧夏古長城

寧夏長城,宛如一條呼嘯的巨龍,綿延數千里,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歷史長卷,是中華民族智慧和汗水的結晶,是炎黃子孫、龍的傳人的偉大創舉。

自古以“關中屏障、河隴咽喉”著稱的寧夏長城,遠溯可追至春秋戰國時期。按《古原州志》云“秦滅義渠,筑長城以御邊即此地,在州西北十里有遺址”?!堵〉驴h志》記載“秦長城,在縣西北六十里有址”。據文獻記載寧夏固原長城乃為戰國時期秦昭王所筑。這段戰國秦長城基本是就地取土,夯筑而成。夯土堅硬,至今草木難生。始此,在素有長城博物館之稱的寧夏土地上便有了戰國秦長城、隋長城、宋壕、明長城等;有黃土夯筑、砂石構筑、石塊壘砌等建筑形式,如將各朝代在寧夏修筑的長城相加起來,其長度可以綿延 3000多里。這些龐大而恢宏的古代遺跡,無不顯示塞上的悠久和人類的智慧及歷史文化的燦爛厚重。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旋于崇山峻嶺之上,起伏在高峽深谷之中。春秋戰國, “秦、齊、楚、燕、韓、魏、趙”七國稱雄,各國在國境上修筑城墻,防御外來侵襲。秦始皇統一六國,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將三十萬眾,北逐戎狄,收河南,因地形用制險塞,起臨洮,至遼東,延袤萬余里,于是渡黃河,據陰山,逶蛇而北”。秦始皇在寧夏修筑長城時,為使城墻堅固,風雨難摧,命民工將黃泥砸成碎末,再用篩子篩出細粉,然后混入糯米湯,以便黃土堅韌。

漢武帝驅逐匈奴出河南,筑朔方城,修繕秦時蒙恬所筑長城。漢代中期,數萬名騎兵出隴西,北地 2000里,北控大漠,威懾匈奴。同時又繼續修筑許多長城,使寧夏成為安全的屯墾駐軍可靠后方。

隋文帝五年(公元 585年),“使司農少卿崔仲芳,發丁三萬于朔方、靈武筑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德,綿延七百里,以扼胡寇”。明代據《弘治寧夏新志》記載,寧夏中衛在明弘治年間(公元1488~1505年)管轄長城 210里。

嘉靖年間,明朝對原有邊墻逐年進行修繕,還有增筑。第一段從景莊南長灘至中衛下河沿;第二段從黑林至勝金關;第三段從勝金關至赤木關;第四段從赤木關至紅果兒溝。

古代寧夏鎮的“城防四險”,就是指西長城四大關隘:勝金關、赤木關、大武口和鎮遠關。這四大關隘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故稱“城防四險”。

寧夏北長城位于賀蘭山與黃河之間,由“舊北長城”和“邊防北關門墻”組成,修筑于明弘治以前。

寧夏東長城,明代又稱“二道邊”,全長 400余里。邊防東(建有關樓津亭,高聳入云,上面鐫有“深溝高壘” “朔方天塹” “北門鎖鑰” “防胡大塹”等字樣),可見當年津亭之雄偉壯麗,氣勢輝煌。據記載“登眺其上,而山宕隴坂。委蛇曲折,歷歷在目。偉哉,誠朔方一壯觀矣!”

自古以來,寧夏就是中國北部邊防前沿,素有“關中屏障,河隴咽喉”之稱。明代的寧夏邊防,不僅“西據賀蘭山之雄,東據黃河之險”,再加上一道道長城,形成邊防的屏障,對保障關中政權的穩定,曾起過十分積極的作用。

我國古代不少詩人曾以長城為背景創作出大量感人詩篇,像宋代詩人張舜民寫的《峽口山》: “青銅峽里韋州路,十去從軍九不回,白骨似沙沙似雪,憑君莫上望弓臺?!?/p>

寧夏境內的長城,作為萬里長城的一部分,在歷史上經受過無數的狂風暴雨沖刷以及頻繁的風煙戰火洗禮,幾千年來依然堅強屹立在祖國大西北的土地上。它記載了中華民族抵御外患的戰爭歷史,也印證了古代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及人民創造歷史的壯麗詩篇。

寧夏古渠

“天下黃河富寧夏”。自古以來,寧夏地區就靠引黃河水灌溉而富庶一方,如果說寧夏是座水利博物館,實在是再恰當不過了,縱橫交錯的秦渠、漢渠、唐徠渠、大清渠等織出寧夏“塞上江南”的錦繡。

寧夏引黃河水灌溉的創始,與移民戍邊密切相關。河套平原移民始于秦代,盛于唐代。據《史記》《漢書》記載,寧夏河套平原在春秋戰國還是“羌戎所居”的游牧地區,與秦國為鄰。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北方匈奴仍在邊境為患,秦始皇派大將軍蒙恬率領30萬大軍擊敗匈奴,擄去(收復)河南地、自榆中并河以東,直到陰山的廣大地區內設置了34個縣,沿河筑城為塞。由于大量駐軍守防,解決給養成了燃眉之急,唯有就地墾種,生產糧食。因此,興修水利就成為當時的重要任務。至漢代開寧夏農業灌溉之先河的秦渠,引水青銅峽、吳忠至靈武,全長60公里,這一寧夏平原農業文明的象征,至今流淌著昔日璀璨的輝煌。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時,匈奴不斷入侵漢邊境,擄掠人畜財物。漢武帝派衛青等“擊胡之樓煩,漢羊王于河南,得胡首虜數千,牛羊百余萬”,于是漢遂取河南地,筑朔方,復繕故秦時蒙恬所為塞,因河而為固,立朔方郡,“募民徙者十萬口,從事屯墾”。置田官吏率五六萬人開渠引黃灌溉。漢代著名供水渠道光祿渠,據今考證為漢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光祿勛徐自為所開。

東漢前期,在黃河東岸開鑿的青銅峽、吳忠、靈武境內的漢渠,又稱“漢伯渠”,全長40余公里。所謂“使水流下,孰黃能治激而上之,非巧不能”。寧夏無壩引水的主要渠道,都采用此法引水,群眾稱為“引水”,又名“迎水”。

隋唐時期,由于國家的統一和強盛,寧夏引黃灌溉又得到新的發展。據記載:元和十五年 (公元 820年)李聽任靈鹽節度使時,境內有“興祿渠久廢,聽始復屯田,以省轉餉,即引渠,溉塞下地千頃,后賴其饒”。這就是修浚和擴建而成的唐徠渠,規模浩大,全長 212公里,有支渠 510條,還開了御史渠和尚書渠。據史書記載,唐時寧夏平原的渠道有薄骨律、七級、光祿、御史、尚書、胡、百家等渠。由于大興水利,谷稼殷積,河套雖有重兵駐守,糧草給養甚巨。唐時寧夏平原已被譽為“塞北江南”。

元、明兩代據史記載: “修筑漢唐舊渠引河水溉田,開屯數萬頃,兵食饒足?!钡级鄶翟谛l寧灌區,規模較小。

清代,寧夏的引黃灌溉,無論在工程建設與灌溉管理上都有發展與提高??滴跛氖吣辏ü?1708年),在原賀蘭渠的基礎上擴大延長修成的大清渠,渠長 36公里,引黃灌溉 6.57萬畝,雍正七年 (公元 1729年)五月開成的惠農渠長 100公里,溉田 10.18萬畝,據嘉慶重修的《大清一統志》記載,當時直接有黃河開口引水大小干渠 23條,溉田 210.3萬畝,創空前紀錄。寧夏平原已成為“川輝原潤千村聚,野綠禾青一望同”的秀麗富饒之鄉。

回眸歷史,寧夏平原被一條條古渠織成一幅“塞上清明上河圖”,正以昨日先祖的智慧,閃爍著“塞上明珠”的五彩斑斕。

(部分圖片由自治區博物館、固原市博物館提供)

猜你喜歡
賀蘭山西夏寧夏
賀蘭山沿山地區強對流潛勢預報方法研究
記者應該“圍著誰轉”
印象賀蘭山
寧夏
寧夏西夏風情園
寧夏
《滿江紅》中的“賀蘭山”在哪兒
寧夏
從出土檔案看西夏官吏請假制度*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