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地震數據綜合解釋技術

2016-06-29 17:12胡楊賈志坤
科技視界 2016年16期

胡楊 賈志坤

【摘 要】隨著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興起,微地震技術已經成為非常規油氣開發一項不可或缺的關鍵技術。本文主要利用地震數據、測井數據進行解釋,開展地層的脆性、壓裂的隔擋層效果、壓裂能量釋放區域分析及儲層的改造效果分析和解釋,從而達到監測壓裂改造效果和水平井軌跡及壓裂設計優化的目標。

【關鍵詞】非常規油氣;微地震;綜合解釋

近些年,微地震技術對于監測儲層改造效果具有獨特優勢的情況已經顯而易見,同時對于非常規開發井井距的決策和壓裂設計也具有較好地決策支撐作用。本文主要利用地震數據、測井數據、微地震數據來分析地層的脆性、壓裂隔擋層、能量釋放區以及壓裂改造效果。微地震數據在壓裂參數設計、隔擋層分析、裂縫生長分析,改造體積分析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因此微地震數據的解釋成為了一個重要方面。

1 能量釋放分析

在壓裂過程中,盡量使壓裂所產生的能量盡量釋放到目的層段內,這樣可以使更多的能量用于改造目的層段的儲層,產生更多的裂縫,形成裂縫網,達到加強改造效果,提高產量的目的。與此同時,應該盡量避免壓裂的能量向上或者向下用于破壞地層,同時也要盡量避免井位部署在較大的斷層附近,可以避免能量沿斷層釋放。因此在井位部署時候考慮目的層段向上和向下方向有較好的隔擋層,適合井位的部署(圖1)。大部分的微地震數據點集中在藍色區域,藍色區域為低阻抗和低楊氏模量區域,綠色區域為高阻抗和高楊氏模量區域,紫色柱狀圖顯示的是能量按照深度的分布,數據點和能量分布說明高阻抗區高楊氏模量域作為隔擋層將大部分能量局限釋放于目的層段內,可以最大程度利用壓裂所產生的能量,同時也要注意在部署水平井位的時候,垂向的方向上不要距離隔擋層的位置過近,避免壓裂能量損失。

2 幾何參數分析

通過對微地震數據的分級數據分析,按照過濾參數將將每級中不連續的微地震事件過濾掉,對每級的裂縫向井兩側的發育的長度和目的層段向上和向下的裂縫生長高度進行統計,可以分析不同壓裂所對應的地層的非均質性(圖2)。

在得到裂縫的統計參數之后,可以看到水平裂縫的總平均長度為450ft,在部署水平井位的時候,在這個目的層段的水平井位的間距不能小于450ft,否則壓裂產生的裂縫很可能會連通兩口水平井,造成井間干擾,從圖2a)中可以看到水平井東西兩側的裂縫發育長度有顯著不同,這主要是由于檢波器在水平井的東側,觀測距離更近,可以接收到更多的有效微地震事件,從而造成兩側裂縫長度的統計結果有差異,不能當作是地層的非均質性來對待。從裂縫向上生長裂縫參數來看,高度為171ft,在部署水平井的時候要考慮盡量遠離目的層段的頂部,避免壓裂壓穿上覆的隔擋層,造成壓裂能量散失,盡量將能量局限在目的層段內。

3 裂縫發育密度及改造體積分析

根據單井的FMI測井曲線按照分級的方式對裂縫開展測井解釋,并統計出單級的裂縫數量,同時統計分級的微地震事件數并計算水平井上分級的壓裂改造體積,通過這三方面的數據對比,水平井1-14級分級統計數據,1-4級沒有FMI數據,所以沒有進行統計。從對比關系中可以得到三個參數基本存在一個正相關的關系。在接收到的微地震事件數量也較多的區域,裂縫發育強度較大,同時從計算結果來看,單級的水力壓裂改造效果也相對較好。這表明在微地震事件多的區域,地層的脆性較好,更易于被壓裂產生較多的裂縫,從而達到較好的改造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庶林.試論微震監測技術在地下工程中的應用[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5(1):1-21.

[2]趙金花,李波,陸漢鵬,等.單一地震事件與多個地震事件的定位方法及應用[J].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2007,28(4):75-83.

[3]沈琛,梁北援,李宗田.微破裂向量掃描技術原理[J].石油學報,2009,30(5):744-749.

[責任編輯:楊玉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