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會展口譯中的“譯”和“不譯”

2016-06-30 13:45楊永春孫利芹
戲劇之家 2016年12期
關鍵詞:譯員口譯展覽會

楊永春+孫利芹

【摘 要】口譯歷史可以追溯到人類社會的早期,《國語·周》對譯員作了這樣的解注:“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職也”[1]。在遠古時期,人們已經有了物物交換,慢慢地形成了市場,發展到現在比較有影響力的會展也是商品市場活動場所之一。我們知道會展中語言的交流非常重要,譯員在買賣雙方間起著一個橋梁的作用,好的譯員能夠讓買賣雙方很好地了解對方所要表達的意思。筆者在參加了國際紡織品專業處理(洗衣)亞洲展覽會、上海珠寶首飾展覽會、中國國際地面材料及鋪裝技術展覽會、中國國際瓦楞展覽會、上海國際食品展、中國國際橡塑展、汽配展等國際展覽會后,就自己在會展翻譯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就“譯”和“不譯”兩個方面進行歸類,對會展翻譯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會展;口譯;會展翻譯;會展翻譯的“譯”和“不譯”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6-0291-02一、會展 (一)會展的概念和作用會展是指會議、展覽(Exhibition,Trade Show,Exposition,Trade Fair 或Trade Events等)、大型活動等集體性的商業或非商業活動的簡稱。狹義的會展僅指展覽會和會議,廣義的會展是會議、展覽會、節事活動和各類產業/行業相關展覽的統稱。會議、展覽會、博覽會、交易會、展銷會、展示會等都是會展活動的基本形式,本文所提到的會展主要是指展覽會。會展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包括聯系和交易功能、整合營銷功能、調節供需功能、技術擴散功能、產業聯動功能、促進經濟一體化等。由會展所形成的會展經濟是以會議和展覽為中心的一種新型經濟,是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很強的綜合經濟。(二)會展活動進行的模式會展的參與者主要有主辦方、承辦方、展商和專業觀眾,以及其他服務人員,比如搭建方、物料運送、翻譯人員、外貿物流等。屬于其他服務人員的譯員主要目的就是連接展商和專業觀眾之間的交流合作,一般展商也是觀眾,因為展商和展商之間也會有合作關系,那么對于一個國際性的會展來講,語言相通才能促進交流合作,這也是為什么每次會展都會需要很多的兼職口譯人員。二、口譯的分類和特征和會展翻譯(一)翻譯可以分為口譯和筆譯。由于自身所處的外界條件的不同,口譯和筆譯的翻譯要求略有不同。統歸來講,我們常見的翻譯標準有嚴復提出的:“信,達,雅?!濒斞赶壬模骸坝沧g,即直譯,死譯?!卞X鐘書先生的:“化境,意境?!蹦敲丛诖嘶A上口譯又有哪些翻譯標準呢?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準確而又快速地由一種語言形式轉換成另一種語言形式,進而達到完整并即時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二)會展翻譯。會展翻譯屬于口譯翻譯中交替傳譯的一種,交替口譯是指議員同時以兩種語言為操不同語言的交際雙方進行輪回交替式口譯。我們知道一項口譯活動是由譯能、譯技和譯為三部分組成的,譯能指口譯能力,譯技指口譯技巧,譯為指口譯行為。譯技是指議員所掌握的口譯技巧體系,其含有語言知識運用的話語技巧,以及心智能力展現的認知技巧。會展翻譯的過程中,除了會涉及到專業術語,更多的是談論到產品制作、產品價格、產品周期以及物品運輸等問題,所以譯記在會展翻譯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谧g技巧包括耳聽會意技巧、筆頭速記技巧、語言表達技巧、主題借用技巧、論點預測技巧、信息歸納技巧、生詞解意技巧、寓意揣摩技巧、話語轉承技巧、語碼重組技巧、場景利用技巧、障礙排除技巧等,那么會展翻譯中的“譯”和“不譯”又該如何把握呢?三、會展翻譯中的“譯”(一)貨幣單位。在會展翻譯中,商品價格后面一定要加上單位。這部分屬于客戶或商家沒講出來的,但譯員必須翻譯出來的內容,就像筆譯中我們所講的非文字表面意思一樣。在展會中的商品價格單位一般是根據客戶方所使用的貨幣來決定的。(二)產品材料。在會展翻譯中,很多商家會關心產品的材料問題,因為是專業術語,有的時候譯員并不是很懂,這時候有的譯員會選擇漏譯來進行處理,其實這是不可以的。會展翻譯不是考試,是可以使用手機查字典的,所以即使你使用的單詞不對,但是作為專業人士的他們也是可以明白的。漏譯會給人一種不可相信的感覺,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商品的銷量。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議員也是一名銷售人員。(三)產品制作和性能。比如在模具展中,有一個客戶要做的是在模具上面進行電鍍,使用了一個coated。因為不了解模具的制作過程,所以無法理解客戶說的“make the mold coated”是什么意思,而不能正確的翻譯。這里所講的“coated”就是電鍍的意思。產品的性能也要盡量翻譯出來,比如周期、使用效率,這些看似很小的問題,在翻譯的過程中,如果是因為沒注意聽,或者不會翻譯而漏譯,會讓客戶對產品的信任度有所降低的。所以在會展翻譯前,做足功課是很有必要的。四、會展翻譯中的“不譯”會展翻譯中,并不是所有的東西都需要翻譯的,因為翻譯的過程并不是“鸚鵡學舌”的過程,有的時候是需要譯員自己進行解讀釋義,才能進行翻譯的。(一)禮貌用語。一般會展都是國際性的大展會。無論是商家還是客戶都是來自大公司的人員,雖然不能用同一種語言很好地進行溝通交流,但是某些簡單的禮貌用語是不用翻譯的,比如“how are you?”、“Hello”“thank you”等等,這些最基本的禮貌用語,因為這些商家或客戶并不是對這些一點不會,如果還要翻譯這些東西會顯得很傻。(二)借用代詞。會展翻譯其實更傾向于口語化的翻譯,因為翻譯人員有的時候也會是銷售人員。因為有的時候如果客戶是外國人,而譯員的老板剛好是中國人,不會英語,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外國客戶一般會直接把自己的意向告訴譯員而不是對著譯員老板講的。比如客戶問你:“Can I kook at that sample?” 譯員會直接回答:“which one?”然后把樣品拿過來遞給客戶,并告訴老板客戶想看樣品。在這里,并不是所有的話都要一句一句翻譯的,翻譯過程中譯員自身的反應能力和譯能一樣重要。(三)主語。主語不翻譯看起來會很奇怪,其實在會展翻譯中很多時候主語也是不需要翻譯出來的,因為雙方在交流的過程中都會知道對方說的主語是什么,一般都會用“that”“this”“these”或“those”來代替主語。比如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食品展中,一些客戶會說“展會之后,發郵件聯系?!闭箷蜎]翻譯成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食品展,可直接翻譯成“this fair 或者“this expro”,當然也可以翻譯成“this exhibition”。(四)商業“機密”。這里的“機密”加了雙引號,其實并不是真正的商業“機密”,而是你的展商或老板給你說的不能讓對方知道的一些事情。比如價格、每臺機器的盈利額等,是不能讓客戶知道的。展會是一個交流的場合,更多的時間大家都是在交流,話題會涉及很多方面,所以有時候即使自己知道的東西,也不要直接告訴客戶。五、結束語會展翻譯雖然屬于交替傳譯,但在實際生活中跟課本中所見到的翻譯理論是不一樣的。在會展翻譯中,有一定的譯能是必須的,但是有一定的譯技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樣才能更好更快地在錯綜復雜的知識面中,更好地翻譯出客戶之間的意圖。參考文獻:[1]梅德明.中級口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8.[2]黃建風.會展英語現場口譯[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3]許鈞穆.中國翻譯研究(1949—2009)[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9.作者簡介:孫利芹(1989-),女,漢族,河南許昌人,研究生學歷,單位:上海理工大學,研究方向:翻譯。

猜你喜歡
譯員口譯展覽會
會議口譯中譯員的譯前準備研究——一項基于上海譯員的問卷調查
中外口譯研究對比分析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2017第二十一屆中國烘焙展覽會
EAP視聽說對英語口譯關聯遷移的增效性——以交替傳譯為例
論機器翻譯時代人工譯員與機器譯員的共軛相生
譯員與翻譯企業的勞資關系及其和諧發展
論心理認知與口譯記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