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教學中創新思維的培養

2016-07-04 21:32索朗白瑪
雜文月刊·教育世界 2016年7期
關鍵詞:政治課教材情境

索朗白瑪

現代教育的根本意義和價值在于培養和訓練學生具有創新的精神,形成創新的能力,在于塑造一個健康向上,適應時代要求的人格。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爆F行初中政治教材切合實際,通俗易懂,學生容易掌握,但學生的思維仍然局限于教材、拘泥于教材,不能從教材走出圈子。特別是在開卷考試時,答案只限在教材上,脫離實際較為嚴重,失分現象也較為普遍。針對上述問題,在初中思想政治課的教學中更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以期達到良好的效果。通過不斷地在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開拓學生的思維,從而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那么政治課的教學再不存在枯燥無味,學生肯定很喜歡上政治課了?,F結合本人幾年來的認識和教學實踐,淺談初中思想政治課關于中學生思維創新的培養。

一、架起知識與材料間的橋梁,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力

在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想象力,那么應多培養學生觀察社會、分析社會現實的能力入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結合現實生活中所關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重大時事等,教會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分析材料或事例,架起知識與材料間的橋梁,從而達到目的。

教師設置問題不能過于簡單,又不能過于偏難,必須兼顧兩頭學生,讓學生全體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二、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類比思維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有目的、有計劃、有層次地精心設計,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熱情,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情境中。在問題情境中,給學生充分的想象時間和空間,促使學生邊看、邊聽、邊思、邊議,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教材上的重點或難點問題,經常設置問題情境兩個或兩個以上材料應用于教學之中,這樣教會學生對相近或相似知識點進行辯析、分類,觸類旁通,類比推理,最終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三、用材料背景作題型,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用已知的概念、觀點或理論,替代材料背景或論題,并根據材料間的有機聯系,合理地實現知識的有效遷移。教會學生從多角度,全方位去觀察分析同一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促進思維靈活性素質的提高。最終會取得一定成效。

四、通過知識橫向和縱向比較,培養學生的整合思維能力

教材中的知識點是分散在各個章節,學生在開卷考試中難于把握收集。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一些相對獨立又有內在聯系的內容,根據知識間的相互聯系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加以重新排列組合,縱橫比較形成新的有意義的知識體系或知識網絡。例如,我將“東南亞金融危機中人民幣不貶值”,“積極參與國際反恐”,“參加國際維和行動”,“積極抗擊非典”,“防治禽流感”等知識組合成專題,以此證明中國政府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

通過上述歸納后組合訓練,不斷地提高學生的縱橫知識面,拓寬了視野,培養了學生的整合思維能力。

幾年來的教學嘗試,讓我收獲良多,也讓我更充分認識到:唯有創新,才有進步;唯有創新,才有發展。期望今后自己能有更多的探導、創新,勇攀教學新高峰。

猜你喜歡
政治課教材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教材精讀
創設情境 以說促寫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課的“四維一體”法初探
護患情境會話
淺談高考政治課改革的幾點思考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