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學本”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觀B

2016-07-06 10:38宋晶紅
新課程·上旬 2016年5期
關鍵詞:學本有效教學課堂

宋晶紅

摘 要:“學本”課堂建設依據“有效教學”理論提出“先學后導—問題評價”教學模式,要求教師角色要實現根本性轉變。反觀當前教師對自身的角色認識,一是教師缺少轉變角色的主動性,二是教師不明確角色轉變的目標。旨在探索教師在“學本”課堂建設過程中應該塑造何種教師角色觀。

關鍵詞:“學本”課堂;教師;有效教學;角色觀

新課程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具備以下四種能力:設計與創新能力、組織與對話能力、學習與研究能力、指導與評價能力,加之“學本”課堂中要求以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發展、學習品質的提高為根本,教學活動要尊重并真正實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改變教師的權威地位,打破教師傳統角色觀,對教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

推進“學本”課堂建設要以“學為中心,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新型教學觀為指導,要想讓教學真正有效,教師自身必須先成為有效教師,教師角色必須發生根本性變化?!坝行Ы處熓鞘裁礃拥娜??有效教師不只是教知識,而是傳播人生的信念。有效教師是受學生喜歡的教師,而且因喜歡而信任。教師能否成為這樣的人,取決于教師是否具備三個品質:熱情、期望、可信任感。有效老師是一個熱情的教師;一個對學生滿懷期望的教師;一個值得信任的教師?!痹谝詫W為中心的有效教學過程中,作為教育者,在脫下“權威性袈裟”后,要以新課程理念重塑教師角色觀,使自己成為教學關系中學生的合作者、指導者、服務者及學生學習的建構者。

一、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

教師和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教師是學生的最佳伙伴?;锇殛P系是建立在雙方平等的基礎上的,為此,教師要愿意并勇于走下講臺,與學生一起參與課堂探究過程。首先,師生要共同發現問題。一方面,教師要在課前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與情感問題,預設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另一方面,學生通過課前預習進行自主學習,找出疑難問題。二者的結合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針對性,提高教學效率。其次,師生要共同解決問題。教師應參與到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合作方式,與學生共同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技巧,在師生互動過程中共同解決問題。再次,師生要共同評價。教師必須明確評價的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建立評價制度時,要確定學生自評的主體地位,建立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最后,師生要共同成長。新課改提出了“終身學習”的理念,這不僅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對教師的要求。為了真正實現“學本”課堂的有效性,教師和學生都應成為名副其實的自主學習者。教師要注重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多渠道提高教學效益,促進自身專業素質的不斷發展;學生要通過教師所創建的“先學后導”“先生后師”等課堂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習品質,實現與教師的共同成長。

二、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指導者

指導者是區別于“指揮者”而設定的,“導”為指導、引導,而非領導?!皩W本”課堂理念下的教學觀在指導的內容上要求教師減少對知識方面的講授與灌輸,要將指導的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方法、合作方法、自我評價方法等能力和情感方面;在指導的時間上,要求在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自主學習后加以引導,或僅在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加以點撥和提升。教師的指導要保證學生擁有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要在學生自身學習能力充分發展的基礎上進行。

三、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服務者

教師應打破權威意識和權力意識,轉而培養自身的服務意識并將之貫穿“學本”課堂始終。一方面,教師要通過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設計為滿足學生發展需要服務。在公開課、優質課大肆盛行的背景下,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都注重課堂效果的“好看”而非“實用”“有效”,這種為教師的“教”而服務的教學設計無法保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自然也影響了教學效果。為此,教師要轉變備課理念,在備課過程中多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環節設計上圍繞學生的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展開,讓教學設計圍繞學生“為什么學”“學什么”“怎樣學”而展開。另一方面,教師要通過改變評價方式、評價內容為促進學生發展服務,發揮多元主體的評價作用,關注學生學習的整個過程而非結果,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與能力發展,保證學生得到全面評價,促進學生均衡發展。

四、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建構者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這不僅要求學生主動自覺地感知外在信息,建構事物的意義,也要求教師在“學本”課堂中承擔起建構者的角色。首先,教師要建構自身豐富的知識體系。只有擁有完整的專業知識,才能保證教師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設計,保證指導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困惑,讓學生順利完成對知識的學習。其次,教師要建構自身的教學理念。教學理念支配著教師的教學行為,只有從理念上進行徹底建構,才能使教師真正改變教學方式,建構適應新課程理念的“先學后教,先生后師”教學觀。再次,教師應建構新型課程資源。在新課程教學理念下,原有的局限于課本的課程資源顯然不能滿足“學本”課堂的需要。為此,教師必須從多個角度重新建構課程資源,從網絡資源、社會資源以及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等各個方面提取有效的素材,提高課程資源的開放性、整合性、創新性、情感性,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和情感等領域全面發展。

“學本”課堂是實踐中的創新,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其價值。作為基礎教育者的我們,必須認真審視自己的角色,通過改變自身的角色觀使學生真正成為“學本”課堂中的主角,使課堂教學真正有效,真正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服務。

編輯 張珍珍

猜你喜歡
學本有效教學課堂
甜蜜的烘焙課堂
美在課堂花開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淺談高中英語有效教學策略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