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2017-03-29 14:34孟凡法
文理導航 2017年4期
關鍵詞:學本語文課堂

孟凡法

【摘 要】“學本”,就是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融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提倡“學本”旨在以學生為中心,把“學”和“教”有效整合,真正達到“學教合一”的境界。在語文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活動,以此而讓學生更好地獲得語文知識的構建,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語文;學本;課堂

何謂“學本”,即“以學生為本”。在語文教學中,若教師不知道自己所教的學生的起點、所掌握的知識、需要的知識,教學也就成了純粹的“教”,“學”也會變得無結構、零散而單調。這是傳統語文教學中較為常見的問題,老師的眼里沒有學生,手里只有教案,心里只有知識,課堂中的互動不足,學生難以真正獲得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構建,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不高?!耙詫W為本”是相對于“教本”而言的,“學”指向的不僅是學生,也是學習。提倡“學本”旨在以學生為中心,把“學”和“教”有效整合,真正達到“學教合一”的境界。

一、“學本”課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步驟

從從教師教學角度而言,在課堂中,要關注學生的起點,在學習過程中的狀態,切要對學習結果進行評估。從學生的學習角度而言,要先學感知,再和同伴進行交流,并展示學習成果,最后獲得語文能力的提升。從整個課堂活動來看,可分為課堂啟動、課堂學習、課堂指導、課堂反饋。無論哪個角度,都是緊緊圍繞“學”而展開的。

先從“教”的角度說,課堂活動要順利展開,教師在整個教學中起到的是主導作用。具體可分為“啟學”、“導學”、“助學”和評學四個內容?!皢W”即啟動課堂教學活動,幫助學生進入學習狀態;“導學”是引導學生學習。在課堂中,教師要利用多種方式,如問題、如討論活動引導學生展開學習;“助學”更多的是傾向于指導和點撥;“評學”則是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結果進行相應的評價,以此來激勵學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

從“學”的角度而言,學生要“先學”,在自主學習中獲得對知識的感知和初步構建;再“合學”,及和同桌、同伴相互間進行交流和討論;再展示學習成果;從“課堂”而言,包括“課堂啟動”、“課堂學習”、“課堂指導”和“課堂反饋”四個基本環節?!罢n堂啟動”是整個課堂的起始,“課堂學習”更多的是要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課堂指導”則是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進行相應的點撥,“課堂反饋”則是通過師生互動而給予學生指導和評價。以“學”為本,整個課堂中都要始終圍繞“學”而展開。

二、基于“學本”理念的四個教學環節探討

“學本”思想是指導整個教學環節的基本思想,在“學本”思想的引導下,課堂教學要圍繞上述的“課堂啟動”、“課堂學習”、“課堂指導”和“課堂反饋”四個基本環節展開。

首先,在“課堂啟動”環節,該環節要關注學生學習起點。結合高中語文教學而言,該環節中要引導學生預習,即要結合當次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初步了解所要學習的基本內容、重點和難點。在該環節中,知識并非要面面俱到,更多的是要讓學生能通過自主學習而初步獲得對知識的感知。如《拿來主義》的自主學習中能知道什么是“拿來主義”。同時,要注重用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

其次,“課堂學習”和“課堂指導”環節?!罢n堂學習”中學生要在教師的提供的任務、問題的引導下自主學習并和同伴進行交流。如《月是故鄉明》的教學中,在引導學生探究了作者所寫“故月色鄉”后,問“作者還寫到了那么多地方的月亮?”學生讀課文并交流后追問“作者這樣的的目的是什么?”由此而讓學生更好地明白對比的作用。

最后,在“課堂反饋”環節,通過課堂反饋評估學生學習結果,促進學生提升語文能力與語文素養。課堂反饋應基于學習目標、突出語文思維訓練和語文素養提升,做到難度適中、容量適度、訓練精當。

三、基于“學本”思想的高中語文教學實踐

在“學本”思想引導下,語文課堂教學中新生了多種新的教學模式,在此,以《我心歸去》為例作簡要分析。

在本次課堂教學中,預學任務主要有兩個,一是點評批注,由學生任選一個自己認為最有感觸的語句作點評批注;二是學貴有疑,即寫出預習時的疑惑至少兩個。課堂學習中,首先是基于預學,扎根生疑。教師收集整理學生預學疑惑,并由此確定學習內容。學生主要疑惑一是“我心”為何要歸故鄉?二是什么才是真正的故鄉?其次,由疑而品,探疑入情。借助問題一引領學生從言語深處品析賞悟,揣摩體驗作者身處異國他鄉的孤獨、寂寞、空虛的心情。借助問題二突破難點,評點鑒賞7—9段富有哲理性的語言,探討作者筆下故鄉獨特的文化內涵。最后則比較閱讀,釋疑延伸。通過古今中外名家對故鄉的認知的比較,進一步深化對故鄉文化內涵的理解。課堂反饋則請學生用一句話抒寫自己對故鄉的理解:“故鄉是……”從上述課堂環節的安排來看,更多的不是從教師角度來設計教學,而是從學生角度來設計教學。

在以往高中語文教學中,重“師”輕“學”,學生在語文學習活動中的主體性沒有凸顯出來,提倡“學本”,就是要能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真正融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對于高中學生而言,他們的自主性有了較大的提升,在語文教學中要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組織學生展開探究活動,以此而讓學生更好地獲得語文知識的構建,在語文學習中獲得更好地發展。否則,過于強調“師”在課堂中的作用,輕“生”,語文會顯得枯燥。

【參考文獻】

[1]陳雨亭.教師自我的發現與重構[J].全球教育展望,2014(01)

[2]呂達.解讀生本教育的內涵[J].人民教育,2009(Z3)

[3]熊川武,江玲.論學生自主性[J].教育研究,2013(12)

猜你喜歡
學本語文課堂
歡樂的課堂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厚植“學本”理念 對接核心素養
教育尋真
整體·聯系·學本
淺談“學本”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觀B
寫字大課堂
一條魚游進了課堂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