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陷阱及其應對

2016-07-07 05:25黎海燕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關鍵詞: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

黎海燕

摘 要:消費主義思潮隨著全球化進程蔓延至全世界,意味著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以一種更加隱蔽的方式在全世界蔓延,使我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面臨“去階級性”“去政治化”“價值虛無”等陷阱。因此,消費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應注重反向批判,實現對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積極據斥,另一方面應注重正面發聲,促進人們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主動認同。

關鍵詞: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陷阱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3.010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16)03-0044-04

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生產力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得到迅速發展,給人們帶來了豐盛的產品,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初世界經濟危機的爆發,生產過剩日益嚴重,“潛在的無限生產能力”與“被限制的消費”之間的矛盾上升為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消費由此演變為資本主義再生產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為了解決生產過剩的危機,保證社會的良性發展和資本的不斷積累,就必須極大的喚起人們的消費欲望、大力促進消費的發展,因此,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把刺激消費作為重要國策,一個以消費為中心的社會逐漸形成。消費社會的基本景觀之一便是“商品的龐大堆積”和“被物包圍的世界”。[1]消費社會的來臨使得消費主義思潮隨著全球化進程蔓延至全世界,從而給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及其認同帶來一系列新的問題與困境,基于此,本文在揭示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基礎上,剖析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及其認同方面出現的新問題并試圖提出應對策略。

一、消費社會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布控

1.消費主義的意識形態屬性

在資本原始積累時期,新教倫理所推崇的節儉、禁欲等價值觀念成為當時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精神動力。此時人們的消費行為更多關注商品的使用價值,“商品是否對自己有用”是人們購買或評價一件商品的主要標準。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福特式生產管理方式的推行,資本主義生產由不足走向過剩,且生產過剩的危機愈演愈烈,消費已成為實現資本邏輯的關鍵環節。因此,為了保證資本再生產的循環和剩余價值的實現,資本必須通過培養人們特定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使其產生新的需要,資本找到的這種新的文化形式便是消費主義。資本的邏輯通過消費主義深入到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消費主義取代新教倫理成為資本邏輯運行新階段的意識形態。在馬爾庫塞看來,這種“虛假需要”是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社會控制裝置,即資本主義社會通過“虛假需要”不斷喚起人們的需要,并深信這是他們真正的需要,最終導致人完全隸屬于“商品拜物教的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再生產由此得以不斷實現。因此,從消費主義中獲利最大的便是資本邏輯,消費主義徹頭徹尾的被賦予了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2.異化符號消費的意識形態深化

消費社會中,資產階級通過宣揚“消費體現民主和自由”“消費就是幸?!鄙踔痢跋M就是愛國”等消費理論,將人們的注意力吸引到對物質占有、時尚追求、娛樂享受等領域,導致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淪為娛樂的附庸,最終人類“成為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2],從而資產階級的統治于無形之中得到維護和鞏固。鮑德里亞認為,在資本主義消費社會中,消費控制著人們的生活,其控制通過一種更為隱蔽的“符號操縱”得以實現,這也是當代資本主義社會消費控制的秘密所在。消費社會中的商品不僅具有馬克思所言的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還具有符號價值,消費與人的真實需要沒有直接關系,而是與商品的符號象征意義緊密聯系,人們從來不消費物品本身(使用價值),而是把物當做能夠凸顯個體獨特性的符號,現代社會的消費由對物的消費異化為對符號的消費,并且表現為一種極端的異化符號消費。消費主義運用物質符號系統來表征人類所追求的價值,使人們認為其物質財富的占有量、所消費商品檔次的高低等因素,是人類自我價值實現的根本標志。于是,精明的商家便有了可趁之機,他們利用符號消費與身份認同、社會地位等之前的關系,利用大眾傳媒,不斷制造大量虛假的需要,挑起人們無限的購買欲望,從而為資本邏輯的運行提供有力保障。

二、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陷阱

1.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去階級性”陷阱

隨著消費社會的到來,體現資本之價值標準和利益訴求的消費主義充當了資產階級意識形態急先鋒的角色,一旦大眾認可了消費主義,就意味著他們認可了資本的邏輯及資本對自己的統治。因此,“資本主義文化的擴散,實質就是消費主義文化的張揚”[3]。消費主義的全球泛濫迫使世界上所有民族都按照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推行資本主義的文明。表面上看,資本主義社會已經消除了一切階級、身份、種族等方面的差異,工人和老板、打字員跟她雇主的女兒、黑人和白人等可以消除諸種差異,享受同樣的電視節目、同樣的服裝、同樣品牌的高級轎車等,但這并不意味著階級的消失,事實上,消費主義是一種“去意識形態”后的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去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秘密武器,其實質就是利用消費主義消融一切,消除一切對立和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是教育者和受教育共同使用的一套言語符號系統,它受一定社會主導意識形態支配并遵循特定的語言規范與規律,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用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來“交往、宣傳、灌輸、說服,以及描述、解釋、評價、建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主體間思想觀念、價值取向和行為表征”[4]。 毫無疑問,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根本屬性在于其階級性,即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總是受統治階級意識形態支配,這是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與其他話語體系相區別的根本特征。隨著消費主義思潮的全球蔓延,當大眾都認同、甚至癡迷追求消費主義所允諾的“美好生活”時,對物品的比較慢慢轉化為對制度的比較,消費主義正悄無聲息抽離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中的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成分,從而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面臨“去階級性”的陷阱。

2.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去政治化”陷阱

德國社會學家桑巴特早在上世紀初就認識到了消費的政治功能并明確指出,“在烤牛肉和蘋果派上面 ,一切社會主義的烏托邦都煙消云散了”[5],資產階級通過向工人階級提供豐富的物質報酬并使其停留于物質滿足層面,導致工人階級從資本主義掘墓人演變為普通消費者,工人階級的激進主義傾向逐漸消亡。作為資本主義經濟體制產物的消費主義,通過整個資本主義體系對現實社會政治產生影響的過程,以一種更加隱蔽的方式發揮重要的政治功能。消費主義通過控制民眾的消費需要和精神追求,將大眾的注意力轉移到消費領域并通過所謂的消費自由予以彌補,制造形式上的“消費平等”企圖掩蓋資本主義制度背后深刻的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等諸多不平等現象,從而消除資本在政治領域的反對派。

在馬克思恩格斯看來,統治階級為了維護其統治,無一例外的運用思想政治教育鞏固自己的政權,使思想政治教育深深打上了政治烙印,統治階級的階級屬性決定了階級社會中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呈現出鮮明的政治屬性,政治話語在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群中占據重要位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應堅持以正確的政治方向為指引。然而,隨著消費社會的來臨,消費主義在在大眾傳媒機器的掩護下,教唆無產階級認同他們所謂的一套文化理念和生活方式,長此以往,無產階級有可能退化為普普通通的消費者,而不再是資產階級的掘墓人。消費主義的長驅直入勢必抽離思想政治教育話語中的政治性成分,使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面臨“去政治化”的陷阱。

3.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價值虛無”陷阱

在消費社會中,“一切為了消費”“消費一切可以消費的東西”[6]成為人們的消費指南,幸福不再是對某種終極真理或理想信念的追求,而是消費過程和消費體驗所帶來的快感。由于人們無法在精神層面的信仰中體驗幸福,便把人生價值的實現等同于對物的追求,因此,從邏輯順序上來說,消費主義是價值虛無化的一種表現,其流行和不斷蔓延將進一步導致人們價值世界和意義世界的虛無化。在消費社會中,商品“作為符號成為欲望的對象”[7],商品的符號價值和消費者無限需要的欲望共同發揮魔力,在“集體無意識”中將消費大眾在馴化為“消費動物”[8]。隨著消費大眾對“物”以及由“物”衍生出來的各種符號的緊緊追隨和無限占有,消費主義幾乎徹底遮蔽了人的自我批判與反思能力,大眾沉迷于商品拜物教的狂歡之中,消費的真正目的和自然本性被忽視,消費的精神層面意蘊被連根抽離,最終導致生命本真的價值與意義被全然漠視。

在我國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體系下,從直接的言語表達來看,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雖然沒有直接表達某種價值訴求,只是表達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但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對人們思想品德的要求中實際上內含著一種價值承諾,即只有個體思想品德服務一定社會或一定階級所要求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和道德規范,個體才能生存于社會生活之中,才能實現生命存在的價值與意義,才能實現個體生存的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因此,無論我們如何解讀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都不能否定其中內含的價值承諾,尤其是其在生命安頓層面的根本價值訴求。消費主義意識形態像精神鴉片一樣,打著“我消費故我在”的口號,使人們認為人生的意義在于無止境的消費,鼓勵人們在消費中尋找人生意義,淪為“消費動物”的人們最終完全無法領會人類內在精神超越的價值。

三、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陷阱的積極應對

1.注重反向批判,實現對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積極據斥

消費主義除了運用傳統的報紙、雜志、書籍等傳播媒介之外,更將廣告、電視、網絡等現代傳播媒介納入麾下,對消費大眾形成無所不在、無孔不入的全方位的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滲透,混淆視聽,給消費社會的思想政治教育布置了一系列話語陷阱,對此,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警惕?!皶r代特點是最根本的語境,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脫離不了時代的烙印”[9],面對消費社會的時代背景,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應積極發揮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體系的理論魅力,對消費主義意識形態進行嚴肅批判,引導人們認清其虛假性特征,并根據意識形態運作機制反向解構其影響,使人們做到“拒不認同”。

第一,培養主體精神,主動批判消費話語。生產消費話語是消費主義意識形態運作的首要環節,即賦予消費品或商品特定的符碼意義,貼上“流行”“時尚”“身份”等標簽,并通過廣告、品牌等大眾傳媒的極度渲染,最終悄無聲息的內化為人們的消費欲望、消費觀念及深層次的價值觀念等。面對消費社會的時代背景,為了抵制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侵蝕,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應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們的頭腦,主動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生產與消費的相互關系、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等理論,引導人們正確認識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為資本主義利益服務的本質,揭示消費主義對人的蒙蔽和異化;其次,還應培養人們的主體精神和主體意識,注重從根本上解構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通過引導人們理性認識、反思并破解消費主義對所謂“幸?!薄皶r尚”“身份”等符號的編碼,使人們認清消費主義意識形態運作的伎倆,不斷對消費主義意識形態進行批判與反思。第二,拒斥符號消費控制,提升選擇能力。借助于現代電子傳媒,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話語運用多種多樣立體生動的形式反復對人們進行勸說與誘導,對人們形成強大的話語攻勢。在此情景下,大眾如果缺乏積極的主體精神和較強的選擇能力,極易形成一種被迫的心理認同。因此,消費社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促使大眾時刻保持高度警覺,著力提升人們的警惕性,引導人們洞悉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話語傳播的策略與手段,通過積極發揮自身主體精神與選擇判斷能力,自覺做到不被消費主義外衣所迷惑,能夠透過消費主義外衣認清資本主義意識形態實質,破解消費話語無形的控制與滲透,主動做到“拒不認同”。

2.注重正面發聲,促進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主動認同

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內外因辯證關系原理,內因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面對消費主義思潮給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帶來的一系列認同陷阱,消費社會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應加強自身建設。首先,應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多樣社會思潮,保證思想政治教育的話語主導地位,這是抵制消費主義意識形態、促進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認同、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統領地位的根本之策。具體而言,應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第一,從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的角度,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研究,尤其是要加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結構與實踐要求等方面的研究,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理論支撐。在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基礎上,不斷汲取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優秀文明成果,推進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在實踐中的創新發展,始終保持對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批判力和對重大現實問題的說服力;第二,在具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與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人類歷史發展觀等融會貫通,在原有教育內容中凸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第三,在公眾的實際日常生活中,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理論批判的武器,主動分析、回應現實中的各種復雜現象和問題,從價值觀層面分析解答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引領諸如消費主義等多樣社會思潮,引導人們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促進其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主動認同。

其次,應加強消費觀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促進對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的主動認同。隨著消費社會的來臨,面對西方消費主義的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應及時充實教育內容,加強社會主義適度消費觀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內容體系,用科學的話語理論引導人們的消費觀念,自覺抵制消費主義的侵蝕,不斷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所謂社會主義的適度消費觀,既不是禁欲式的抑制性消費,也不奢侈型的過度性消費,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生產力水平與消費能力同步發展的消費,這種社會主義適度消費觀念堅持目的性與規律性兩大原則。一方面,社會主義適度消費觀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注重在滿足人的吃穿住用行等基本生理需求的基礎上提升人的需求層次,倡導情感性、創造性、精神性等非物質消費需求,推進文化消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另一方面,社會主義適度消費觀遵循自然發展規律、經濟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使消費水平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保持一致,拒絕過度消費,倡導綠色消費,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消費觀。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充實社會主義適度消費觀這部分內容,幫助人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唯有如此才能自覺抵制各種異化消費觀念,抵制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滲透,不斷鞏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

參考文獻

[1] 讓·鮑德里亞.消費社會[M].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1.

[2] 波茲曼.娛樂至死[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6.

[3] 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M].馮建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6.

[4]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理論探要[D].上海:上海大學,2009.

[5] W·桑巴特.為什么美國沒有社會主義[M].賴海榕,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190.

[6] 弗洛姆.健全的社會[M].歐陽謙,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8:330.

[7] 堤清二.消費社會批判[M].朱紹文,等譯.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70.

[8] 胡文木.總體性改革背景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構建[J].浙江社會科學,2014(7):20-25.

[9] 楊建義.增強實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邏輯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4):78-80.

[責任編輯:張學玲]

猜你喜歡
消費社會思想政治教育
美國消費社會是怎樣“煉成”的
電視劇《歡樂頌》與“新窮人”的思考
試論對武漢地區大學生瑜伽消費情況的研究
“詩意地棲居”與“看上去很美”
探析鮑德里亞思想的研究脈絡
優化國有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徑研究
高職學院大學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對策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