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播節目播音與主持的差異性研究

2016-07-07 08:26呂忠軍
采寫編 2016年2期
關鍵詞:廣播節目差異化比較分析

呂忠軍

摘要:在地方廣播媒體中,播音員客串主持人的現象比較普遍。由此許多人認為,播音與主持其實沒有根本的區別,只是說法不同而已。受這種理念的支配,平時不同類型的廣播節目臨時缺人播音或主持,就會隨便拉一個人來頂崗,導致節目的質量不能得到保證。本文以一個廣播節目主持人的視角,從三個層面闡述了播音和主持兩者存在著多方面差異的觀點。

關鍵詞:廣播節目;播音與主持;差異化;比較分析

在如今的廣播媒體中,許多人把播音與主持混為一談,認為播音就是主持,主持就是播音。筆者認為,雖然兩者有許多共同點,但實際工作中卻存在著許多差異性。只有充分認識到播音員和主持人兩種角色的不同點,才能使他們在相應的崗位上找準自己的定位,從而更好地傳播信息、服務聽眾。為此,筆者決定從節目類型定位的區別、語言敘述形態的不同、與聽眾朋友互動程度三個層面對播音和主持工作的差異性作一番研究。

一、節目類型定位的區別

廣播節目按照類型的不同通??梢苑譃樗拇箢悾阂皇且詡鞑ハ?、宣傳政策、反映民生、引導輿論為主的新聞類節目;二是以傳播思想觀念、倫理道德、科學知識為主的社教類節目;三是以突出實用性為主的服務類節目;四是反映文化藝術、提供娛樂、具有審美功能的綜藝類節目。

廣播節目由于定位的區別,對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要求也就有所不同,一般是“有稿播音錦上添花,無稿播音出口成章”。無稿播音,即基本沒有文字稿作為依據的播音,或叫“提綱加資料”的播音。這既區別于書面語,又區別于通常所說的“播音”(有稿播音),而是播音員主持人通過廣播電視電子傳播媒介,于話筒前即興完成的口語活動。信息生產力的高度發展,使媒體從業人員的分工越來越細,播音員和主持人當然也包括其中。在許多廣播媒體中,播音員和主持人有著明顯的崗位區別,在不同類型的廣播節目中,播音員和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也是有差異的,實際操作中是各有所側重。

在廣播節目中,播音員的主要工作是為新聞類節目播音,而主持人則分布在社教類、服務類、綜藝類節目之中。前者屬于單向傳播,后者與聽眾的互動性更強。節目類型不同,播音或主持的側重點也就不同。在時政新聞節目中,播音員是黨和政府的代言人,自由發揮的余地不多;而在一些服務類節目或者綜藝節目中,主持人則會以第一人稱出現在節目中,更有利于張揚個性,更容易展示自身的魅力。

廣播節目中的播音員和主持人都是通過語言傳播信息的人,但他們所服務的節目類型不同,傳播信息的手段也會不一樣。在遇到一些政令、政策的發布和重大時政新聞的播報時,說新聞就不適宜了,只能是播新聞了。因為這些內容嚴肅、莊重,有時甚至是需要一板一眼地表述。而主持人使用更多的是口語,與書面語言相比,口語的敘述結構散而疏,不但語法不夠規范,邏輯性也不是很強,但它比書面語言更加靈活,隨意表述的自由度更大,更便于和聽眾進行交流與溝通。

除了節目和欄目的要求不同之外,播音員或主持人自身的業務水平、職業素養、從業經歷、音質音色,語言習慣等都不僅一致,這都會影響其形成不同的播報風格。因此,針對不同類型的廣播節目,要播音或者主持到位,分別承擔兩種不同角色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必須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做到臨場不慌、應變自如。播音員和主持人要提高綜合素養,就應該平時多讀書學習。中央電視臺播音員海霞認為:“要做到知識的雜家,必須養成勤讀書、讀好書的習慣。不讀書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不讀書的播音員主持人也是沒有前途的。讀書不僅能讓我們完善知識結構、拓寬知識領域、改進思維方式、提高判斷能力,更是一個與大師聊天、與智者溝通的過程,有助于全面提升我們的綜合素養?!边M入互聯網時代后,面對信源結構的變化和廣播節目競爭的日益激烈,無論是播音員還是主持人,都必須提高對信息的加工能力,努力提高所傳播信息的附加值。

二、語言敘述形態的不同

“無論播讀什么樣的稿件,播音員的語言都必須準確、鮮明、生動、規范,聲音也要求純正明亮,字正腔圓。而對于一個節目主持人來說,語言雖然很重要,但畢竟不是最重要的,對一個有深刻內涵的主持人,語言就降為只是其中的一個要求,主持人可以使用接近生活的、自然的、質樸的語調,就像談心聊天一樣,循循善誘?!盵3]播音與主持在對文稿處理時的語言敘述形態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則大多為宣讀式和播報式,語言表達比較嚴肅,通常是在備稿時間短、播出時間緊等情況下采用的形態,具有語速和節奏快、語句簡練等特征;后者則通常用談話式?!八^談話式,是指主持創作主體根據一定語境和一定對象,將書面語體口語或直接采用口語語體,拉近與傳播對象生理、心理距離的語言表達樣式?!?/p>

播音員多用第三人稱敘述,主持人則多用第一人稱交流。后者更多地會即興發揮和隨機應變?!安ヒ羰且豁棸盐淖址栕兂捎新曊Z言進行傳播的活動,主持也不例外,是一種把思維轉化為內部語言,再轉化成外部語言進行傳播,在傳播過程中,播音主持藝術完成了一項由靜態到動態、由無聲到有聲的形態轉變?!比绻P者在主持柯橋區臺的廣播服務類節目《106汽車教研室》時,采用的就是談話式,在傳遞信息的同時與聽眾溝通思想,以建立與聽眾的平等關系?!罢Z言表達是播音主持人重要手段,越是個性鮮明的語言表達方式,就越能表現出主持人獨有的魅力和感染力?!?/p>

由于播音員和主持人在傳播時的對象有所差異,因此語言敘述形態也會有所不同。主持人與播音員相比,在語言敘述形態方面的人情味更濃,與聽眾的交流感更強,主體與客體的地位更加平等?!霸诎l聲方面,主持人發聲時上下頜開度較小,吐字力度不大,共鳴區主要在口腔,吐字歸音可略去字頭、字尾,而把響度集中在字腹,因而吐字速率較快,語調柔和親切,但色彩不夠豐富,而播音員發聲時則上下頜開度較大,吐字力度較強,胸腔、口腔同時共鳴,吐字歸音嚴格到位?!彪S著“走轉改”的不斷引向深入,現在廣播新聞類節目也越來起追求與聽眾的貼近性,播音員的語態也在軟化,不再是居高臨下的說教。語言口語化特色更加鮮明,詼諧幽默說新聞形式大行其道,播音員在播報新聞時會顯得更加清新、自然、輕松、活潑、生動和隨意?!爸鞒秩苏Z言的交流是多向的、立體的,如同一個線頭向外輻射出許多條線,每條線有粗有細,有平行有交叉,主持人就是要抓住這個線頭,將縱橫交錯的線條按節目的需要排列組合,推動節目的進行,增強節目的傳播效果?!?/p>

三、與聽眾朋友互動程度

“廣播的優勢在于快速、便捷,廣播節目主持人想要在激烈的傳媒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突出廣播的特性,充分利用廣播節目主持人與聽眾之間的互動優勢?!痹趶V播新聞類節目中,通常是播音員向許多聽眾的點對面傳播;而在廣播服務類節目中,有些時候是主持人在進行“一對一”的朋友式交流。主持人在節目播報過程中能與聽眾進行廣泛的交流和互動,同時還能根據聽眾朋友的要求掌控話題的走向。

播音員一般不涉足節目的構思和謀劃,也不參與采訪實踐和文稿的寫作,更談不上駕馭整檔節目。因此,播音員實際上屬于以傳者為中心的單向傳播。而主持人則集采編播于一身,與聽眾之間更多地是體現出了一種朋友式的平等關系,雙向互動、溝通交流貫穿于整個節目的傳播過程。在和聽眾進行互動時,主持人會抓住聽眾普遍感興趣的內容和反應強烈的熱點問題進行重點關注或集中處理,有時也會請記者配合做跟進報道,以增強互動的效果。

廣播節目的播音員和主持人,雖然不像電視節目的播音員和主持人那樣,受眾能見到其模樣,但聽眾能通過其聲音產生聯想,在自己的腦子里勾勒出其形象。主持人由于與聽眾朋友的互動程度大,因此容易通過無形的聲音在觀眾中轉化為有形的形象。因此,廣播節目的主持人要十分重視自身聲音形象的塑造,增強親和力及與觀眾的情感溝通,縮短與聽眾之間的距離,把自己當成聽眾的良師益友。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廣播節目的傳統渠道也在相應拓展。作為主持人要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利用微博和微信等平臺與受眾(用戶)進行廣泛互動,以不斷擴大廣播節目的影響力和主持人的知名度?!霸谝苿踊ヂ摼W高速發展的‘微時代,各種廣播和音頻應用產品不斷涌現,在諸多的廣播節目服務平臺中,聽眾可以更有目的性地過濾無效信息、選擇自己喜歡的點播節目?!痹谶@樣全新的傳播格局中,傳統廣播節目的主持人更需要增強與聽眾的互動,及時根據聽眾的需要調整和改進播報形態,不斷提升廣播節目的傳播效果。

當然,在播報或主持廣播節目時,把播音與主持兩種不同形態的語言敘述形態結合起來的做法是存在的。例如說新聞,就是采用談話式,實際上是對宣讀式和播報式的發展。這個時候,播音員(主持人)會把規定稿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播音與主持存在著共性,但兩者又有不同的個性。在廣播節目的播音與主持中,傳播對象均為聽眾,兩種角色都應該追求聽眾的認同,在傳遞信息、提供服務的同時給聽眾以愉悅和美感。在全媒體語境下,廣播節目的播音員和主持人也要朝采、編、錄、播、控的全能廣播人轉型,以適應傳統廣播媒體與新媒體深度融合的需要。

參考文獻:

1.孫國棟.播音主持實用訓練教程[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4):69.

2.海霞. 播音員主持人如何提升綜合素養[EB/OL].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13-06/27/c_125457496_2.htm.

3.孫路娜.廣播人與廣告人[EB/O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a7cd2e30101cgih.html.

4.金重建.播音主持藝術導論[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6(3):157.

5.姜慧慧.如何提高主持人口語語言的藝術性及欣賞性[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4(11).

6.彭波,符彤.全媒體背景下主持人素養與節目定位[J].今傳媒,2016(4).

7.張君昌.“大眾號角“的時代鍛造——解讀"金話筒獎"評價標準[J].現代傳播,2010(7).

8.高飛.淺議節目主持人的語言表達藝術[J].今傳媒,2010(7).

9.董曉紅.廣播主持人與聽眾的互動優勢[J].記者搖籃,2012(10).

10.林新苗.互聯網“微時代”下廣播主持的改進策略[J].視聽,2015(3).

(作者單位:紹興市柯橋區廣播電視總臺)

猜你喜歡
廣播節目差異化比較分析
融媒體時代中的廣播節目主持入
廣播節目播音主持人語言表現力及基本素養研究
媒介融合時代廣播節目編輯的創新思路分析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中外電視廣告差異化表達方式
經管類本科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