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算機基礎課程差異化教學研究

2016-11-14 01:09董句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6年24期
關鍵詞:差異化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

董句

摘要:針對當前大學生計算機教育中存在的多方面差異,如學習基礎、學習興趣、專業培養訴求等,結合我校辦學特色,提出差異化教學理念,并探索具體實施方案,通過對學年度計算機基礎課程期末考核的總結分析,初步驗證該研究所取得的成效。

關鍵詞:計算機基礎;差異化;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24-0111-02

早在2000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基[2000]35號),綱要中對各學段的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均做出了指導性要求。此綱要的發布對信息化技術在中小學的普及,提出了重要的借鑒意義。有條件的中小學紛紛開設了相應的信息技術課程,同時隨著網絡及電子信息技術的發展,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向普通家庭進一步普及,使得學生在大學入學前,已經對計算機有了比較直觀和感性的認識。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已經不再是“零起點”,如何使學生在原有的零散認識上總結提高值得思考。另一方面,對于來自不同省份及地區的學生,由于經濟水平及教學水平的差異,學生的計算機入學基礎參差不齊。如何以此差異為前提,設計恰當的培養方案并加以實施同樣需要探討[1]。

1 差異化研究背景

我校辦學性質屬于獨立民辦高校,涉及理工、經管、藝術設計等專業學科。為了更加有效的開展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以2014年秋全校新入學本科學生為例,依據學生招考專業進行分類,各專業類別按比例隨機抽取300名學生進行一系列調查,具體人員信息如下表1。

1.1學生入學基礎的差異

針對入學學生對計算機了解程度的差異,設置了關于Microsoft系列辦公軟件的認知度調查。主要分為文字處理、電子表格、演示文稿制作三大版塊。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到,經常使用文字處理和演示文稿的學生分別占到17%和13%,而經常使用電子表格的學生比例僅占2%,電子表格運用將是大部分學生學習中的薄弱環節。另一方面,從未使用三類軟件的學生所占比例均超過50%,學生入學前對辦公軟件的熟悉程度不容樂觀。具體調查結果的統計數據如下表2。

1.2 學生學習興趣的差異

針對學生學習計算機課程的興趣,設置了該項調查。主要分為三類:無興趣或不了解、興趣一般、興趣濃厚。從結果來看,興趣濃厚的學生僅占20%,興趣一般的比例最大,占到44%,如何提高各專業學生對于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興趣,也是本差異化研究需要面對的難題。具體調查結果的統計數據如下表3。

1.3 專業培養訴求的差異

按參與調查學生所在專業進行分類,調查不同專業在人才培養目標上,對學生計算機能力的需求。本調查主要選取了各學科大類中的一些代表性專業,結合本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了解計算機技術與各專業的相關性及專業課程的特殊需求。

2 差異化教學具體實施方法

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本校計算機教學任務依然比較艱巨。第一,學生雖然有一定的基礎,但關注網絡體驗的部分較多,反而對實用的辦公軟件了解較少。第二,對課程興趣濃厚的占比過低,一部分學生是因為對課程內容不夠了解,還有一部分學生則認為此課程的實用性不強,另外一部分學生對課程的難度預估過低或者過高,導致學習興趣減弱。第三,各專業對計算機課程的設置均有需求,并且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對作為公共基礎課程的大學計算機基礎的教學安排合理性提出了高要求。針對以上問題,結合在日常教學中積累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以下實施方案,分別圍繞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進一步展開。

2.1設計課程體系

計算機基礎課程有實踐性強、可延伸、易擴展的特點,因此在設計課程體系時,需要把握學生及專業特點。對于理工科學生,除了日常辦公軟件需要掌握,還需要鍛煉其邏輯思維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增加編程語言類的學習。對于經管類學生,經常和數據打交道,如何管理好和使用好各項數據,需要借助專業的數據庫軟件來實現。另外針對所有在校學生,可以通過增加一些延伸課程作為通時選修課,來滿足一部分同學對于計算機類課程的學習熱情。下表5中列舉了該課程體系的具體設計方案[2]。

2.2編排教學內容

計算機基礎課程共48學時,其中理論課24學時,實踐課24學時,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除了傳統的計算機基礎板塊,根據學生專業的不同增加差異化板塊。對于理工專業的學生,增加軟件技術基礎、程序設計基礎的內容,讓學生領略到編程的魅力。對于人文經管專業的學生,簡要介紹ACCESS數據庫的入門知識,為文理基礎課“數據庫技術與應用”的教學打下基礎。對于偏向藝術類的學生,適當增加演示文稿制作實踐課時,通過作品創作的過程發掘學生的設計創意,并向全體同學展示優秀的設計作品,在制作文稿過程中,實踐并鞏固相關知識點。此內容差異化編排方法受到了廣大學生的好評,并得到其他授課老師們的一致認可。

2.3改進教學方法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教學需要緊緊圍繞實踐展開。在理論課堂,首先介紹課堂的重難點,然后針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詳盡講解,并隨堂在教學電腦上,完成各項功能的演示,讓學生分步的理解每項需要掌握的技能,每節課的教案設計中,安排必要的互動環節,讓學生自己上臺動手實踐,同時檢查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接收程度,對于學生尚未完全接收的知識點,需要在實踐課堂進行重點的提升和鞏固。在實踐課堂教學中,則將知識點連串起來,設計成一個個小項目,在解決項目任務的同時將理論課堂的知識點更加連貫的運用起來。通過兩個課堂間的相互強化訓練,讓學生從零碎的認知到整體把握,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考核結果分析

在年度計算機基礎課程考核后,對考核結果進行了統計[3],基礎相對較為扎實的理工類學生的期末成績優秀率超過60%,基礎較薄弱的藝術類學生的優秀率也達到35%。從平均成績上看,各專業學生的分數均超過70分,此結果可從一定程度體現學生對本課程的接收和認知程度,整個教學過程中所實施的差異化教學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結果分析關鍵信息如表6。

4總結

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差異化研究,旨在實現對學生因材施教的理念,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從課程體系的設計,教學內容的編排,教學方法的改進等幾個方面提出了實施方案,當然在具體的實施階段,存在教學方法未完全執行到位,且學生對學習主觀情緒波動,專業培養目標更新等諸多影響因素,因此后續依然需要不斷的改革和完善該研究,為本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提供參考建議。

參考文獻:

[1] 向偉.大學計算機基礎分層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0,20(2):119-120.

[2] 王鵬英,莊紅,黃曉平.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分層分類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2(5):49-53.

[3] 劉利枚,石彪,羅新密.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的分層教學[J].計算機教育,2011(3):34-37.

猜你喜歡
差異化計算機基礎教學研究
高中數學教學研究
“兩創”背景下推行中小企業社保差異化征繳方式研究
大型企業集團差異化管控模式探索與研究
縣域農村配電網規劃建設現狀典型性分析
文科專業計算機基礎教學改革實踐
基于QQ群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與應用
交替傳譯中聽記平衡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有效教學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