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治療觀察

2016-07-09 01:41章俊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

章俊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以及相應的治療情況,為臨床診治提供理論依據。方法:我院選擇2014年8月~2015年8月間診治的252例年齡超過60歲的高血壓患者,將其列為老年組;同時選擇184例年齡未超過60歲的高血壓患者,將其列為非老年組,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特點。結果:通過比較,兩組患者頭痛、頭暈以及無癥狀患者數量未見明顯差異,而老年組患者氣促、心悸患者數量明顯多于非老年組,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老年組患者晨峰高血壓現象顯著,而且脈壓差明顯增加,多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并發多種基礎疾病,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老年高血壓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保證平穩降壓,合理用藥,這也是老年高血壓治療的關鍵。

【關鍵詞】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治療原則

隨著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以及人們飲食結構的不斷改變,患有高血壓患者的數量越來越多,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數量增加明顯。假如沒有及時控制血壓,隨著病程和年齡的增長,就可能導致腦卒中、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冠心病等并發癥,對老年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1]。因而應對患者的血壓進行積極有效的控制,保持血壓穩定,最大限度的降低老年患者出現心腦血管的幾率以及死亡率。因老年高血壓患者具有一定的臨床特點,治療藥物相對特殊,因而應對其單獨分析,同時制定治療措施。我院選擇2014年8月~2015年8月間診治的252例年齡超過60歲的高血壓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我院選擇2014年8月~2015年8月間診治的252例年齡超過60歲的高血壓患者,其中186例為男性,66例為女性;年齡在61~92歲之間,平均為(75.8±3.6)歲;病程:3~45年之間,平均為(21.2±3.4)年。同時選擇184例年齡未超過60歲的高血壓患者,其中138例為男性,48例為女性;年齡在38~60歲之間,平均為(48.9±4.0)歲;病程:2~21年之間,平均為(83.9±2.8)年。比較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本信息,未見明顯差異,可以進行比較(P>0.05)。

1.2方法 對所選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具體包括患者的臨床表現、藥物治療情況、并發癥,對兩組患者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1.3統計學方法 進行統計學分析時采用SPSS15.0系統軟件,用率表示計數資料,用t檢驗進行組間比較,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通過比較,兩組患者頭痛、頭暈以及無癥狀患者數量未見明顯差異;老年組患者中50例出現氣促、心悸表現,對照組中16例,老年組患者氣促、心悸患者數量明顯多于非老年組,兩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老年組患者中106例出現晨峰高血壓,對照組中36例出現;老年組脈壓平均差為(76±14)mmHg,對照組為(54±12)mmHg;老年組患者晨峰高血壓現象顯著,而且脈壓差明顯增加,多見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并發多種基礎疾病,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高血壓患者一些是由年輕時延續下來的,還有一些是在老年時期患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現象越來越突出,我國老年人口出現高血壓的患者數量越來越多[2]。據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患有高血壓的幾率為49%,也就是說每2位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老年高血壓的特點主要有:(1)收縮壓增高,脈壓增大。老年人隨著年齡德爾增長收縮壓逐漸升高,而舒張壓則逐漸降低。收縮壓是冠心病和腦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大量的臨床研究及流行病學研究指出,收縮壓與左心室肥厚、腦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密切相關。因而ISH是對老年人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威脅的疾病[3]。脈壓主要是對動脈彈性進行反應,老年人脈壓升高是預測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因子。(2)血壓波動大,晨峰高血壓情況多見。隨著年齡的不斷升高,老年患者的身體機能逐漸減退,壓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然而動脈壁僵硬度提升,順應性下降,血壓容易出現較大波動。晨風高血壓現象是說血壓從夜間的低谷水平逐漸升高,在早晨清醒后的短時間內快速升高,這種情況稱為血壓晨浪或者晨峰高血壓。老年人的晨風高血壓得到了廣大學者趕住,晨起后的幾小時是高發心腦血管時間的時間段,其中心臟猝死和心肌梗死發生率相對較高[4]。(3)常見血壓晝夜節律異常,容易引起體位性低血壓及餐后低血壓。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呈晝夜結局變化,約有1/3的患者會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在應用擴血管藥物、利尿劑以及精神類藥物后更容易出現。

老年高血壓的治療策略:(1)做好血壓監測,明確危險分層;老年人血壓大范圍波動,需要密切監測血壓,了解血壓波動情況,以便平穩降壓,尤其要注意晨峰高血壓。(2)明確治療目標;老年高血壓治療的主要目的是對靶器官進行保護,有效的降低死亡及心血管事件出現風險,在患者能夠耐受的情況下,逐漸達到標準[5]。(3)制定個體化方案。老年人高血壓的開始治療應依據一般原則,從小劑量藥物開始,不可快速降壓,用藥過程中藥密切注意患者的反應,特別是體弱的患者。

綜上所述,老年高血壓應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保證平穩降壓,合理用藥,這也是老年高血壓治療的關鍵。

【參考文獻】

[1]許樹青,李紅虹,劉紅利,等.老年高血壓的臨床特點及治療策略[J].臨床急診雜志.2012,24(04):542-543

[2]陳云.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進展[J].河北聯合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6(04):976-977

[3]王文.我國高血壓防治的現狀與對策[J].醫學研究雜志.2012,28(05):152-153

[4]蔣玲.老年高血壓患者非藥物治療的研究現狀[J].中國實用醫藥.2012,14(07):341-342

[5]劉力生.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高血壓雜志.2011,10(08):664-665

猜你喜歡
老年高血壓臨床特點
全身麻醉聯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高血壓老年患者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臨床價值
氨氯地平與松齡血脈康合用治療老年高血壓臨床觀察
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的效果探討
纈沙坦分別聯合氨氯地平和氫氯噻嗪治療老年高血壓的療效對比
不同脈壓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心腦血管事件的影響分析
頑固性高血壓臨床診療分析
64例兒童學??植腊Y患兒的臨床特點及心理護理干預
大量輸血后的纖維蛋白原與血小板的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