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飲食護理及康復訓練

2016-07-09 03:09張改梅
飲食與健康·下旬刊 2016年8期
關鍵詞:飲食護理吞咽障礙腦卒中

張改梅

【摘要】目的 探討腦卒中患者吞咽障礙的飲食護理和康護訓練。方法 包括心理護理、喂食護理、早期吞咽功能的康護訓練,鼓勵患者自己進食。結果 吞咽障礙是腦卒中患者最常見的后遺癥狀,需要在早期積極地進行功能訓練,已達到恢復的最佳目的。結論 有針對性的吞咽訓練可以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減少并發癥。

【關鍵詞】吞咽障礙;腦卒中;飲食護理;康復訓練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80例患者均符合1995年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1],經CT及MRI檢查確診。臨床主訴均有飲水嗆咳、進食困難等吞咽障礙表現。男39例,女41例,年齡29~86歲,平均(61.4±14.3)歲,出血性卒中21例,缺血性卒中59例,后遺癥狀63例。既往排除咽部疾患。

1. 2 方法

1.2.1 心理護理:由于卒中后吞咽障礙者多數同時存在肢體癱瘓和語言功能障礙,表達能力差,易出現煩躁、易怒、情緒抑郁、厭世絕望,甚至拒食。因此,護理人員要記住不同患者的不同特點,通過細致的觀察判斷其不同的飲食要求。同時應根據其性格特點、受教育程度、情緒變化等,有的放矢地進行心理疏導,給予支持和關懷,解除其思想顧慮,使其建立生存勇氣,增強信心,積極主動配合飲食護理。在患者進食的過程中,護理人員要運用巧妙的語言積極暗示患者,增強其安全感。對于病情穩定的患者,提倡集體進食,以減少或消除孤獨感。

1.2.2 喂飼護理

1.2.2.1 飲食環境和狀態:創造安靜、整潔、舒適的進餐環境。溫度適宜,空氣清新,無嘔吐物及排泄物,無便器和治療車等。讓患者在安靜的狀態下進食,并且精力集中,進餐時不要和人談話,以免分散注意力,影響吞咽。對于剛清醒患者,其味覺和吞咽反射都很遲鈍,因此,護理人員要給患者適當刺激,使其在覺醒的狀態下進食。工作人員或家屬在喂飯前應洗凈雙手,喂食勿過快,每次將食物放在舌面上要用湯勺壓一下,促進舌的運動,等待患者吞咽完畢,再喂食下一口。一些口唇不能緊閉,頰肌收縮無力的患者,護理人員應將調拌好的食物直接放在舌根附近,以利于食物的下咽。

1.2.2.2 進食體位:患者進食的體位要舒適,腦卒中患者因咳嗽,吞咽反射低下,若采取平臥位或側臥位宜使腹腔內臟器上移,對胃造成擠壓。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因人而異,予以調整。通常采取的體位是,30°仰臥、頸前傾的姿勢。這種體位可以通過食物的重力作用利于下咽。但是對于咽期障礙嚴重的患者則易采取坐位下進食,具體體位為坐位,頭稍前傾45°,或將頭部轉向偏癱側80°,使患側通道阻塞,健側咽部變大便于食物從健側進入食管,以防誤咽。

1.2.2.3 食物的選擇: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活動量及病情不同選擇合適的膳食,保證攝入足量的熱量和營養素,食物形態應根據吞咽困難的程度及階段,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來選擇。磨爛食物最易吞咽,正常食物最難。糊最不易吸入氣管,稀液最易。所以通常給腦卒中病人進食的程序依次為:磨爛食物加糊,剁碎食物加濃液,最后是正常食物與稀液。吞咽障礙患者的食物應以半流質為主,食物的種類以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應選擇有適當粘性,不易松散,通過食道時容易變形且不易在黏膜上殘留的食物。給合理營養搭配及適當的烹飪和精心制作,使食物色香味俱全,同時注意保留纖維素,每次攝食入口量約5ml,固體食物應切成小塊,餐具選擇薄而小的長柄勺為宜,腦卒中急性期易并發應激性潰瘍,因此應避免過熱、過硬、刺激性強的食物。同時要深入了解患者的社會背景、家庭經濟狀況,盡量將食物制作得適合患者的口味,讓患者有良好的進餐感覺,以滿足其飲食需要,促進患者康復。

1.2.2.4 進食的協助:協助患者將食物放在口腔健側,放入食團后可將匙背輕壓舌部一下,以刺激患者吞咽。囑反復吞咽數次,確認完全咽下后再喂進第2口。在進食過程中,適當給患者喝一點白開水,一般不用吸管,以免液體誤入氣管。喂食時要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勿催促患者,喂食后予溫水漱口或消毒棉球擦拭以清除口腔內食物殘渣,防止口腔感染。

2 康復訓練

2.1 早期吞咽功能訓練 對神志清、無精神障礙的卒中患者,由康復師進行吞咽功能訓練[1],包括口頰部、舌部的主被動運動、口腔感知覺刺激、咽部冷刺激[2]、空吞咽、屏氣一發聲運動等基礎訓練后,開始攝食訓練。訓練一般由專業康復治療師進行, 20 min/次,2次/d。

2.2 鼓勵患者自己進食 對患者過度的保護易使其產生過度依賴、行為退縮和感情脆弱,同時易產生自卑感,妨礙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復。在患者的生命體征穩定、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動,盡量獨立進食,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的提高,防止廢用性肌萎縮,同時可增強患者的自信心,最大限度地提高生存質量。

3 結果

本組患者通過采取以上一系列護理措施,效果滿意,無1例發生并發癥。因此,對意識清楚的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盡早進行飲食護理,改善攝食吞咽功能,及時補充營養和水分,增強抵抗力,預防并發癥,對疾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4 討論

吞咽障礙有一個自然的恢復過程,但速度很慢,程度也不理想,與肢體運動障礙相同,如果不積極地進行功能訓練,就會錯過恢復的最佳時期,影響最終恢復程度及生活質量。腦卒中吞咽障礙患者進行早期康復訓練大多數可以恢復或癥狀減輕。急性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臨床上通常以鼻飼來維持患者的營養,久之,會造成患者營養失調,咽、腭、舌肌費用性萎縮,不利于吞咽功能重建。腦卒中后吞咽障礙可能與患者對呼吸肌和喉部肌肉控制能力下降、不能協調聲門關閉與呼吸機運動有關。對患者進行吹吸管訓練、做舌操、冷刺激口咽部、進食訓練,使口、面部、舌、喉等肌群得到鍛煉,可有效的提高相應肌群運動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有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復。本研究結果顯示,進行有針對性、系統的吞咽訓練可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使患者盡早建立良好的吞咽反射,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高青.急性腦卒中致吞咽障礙的早期康復訓練[J].青海醫藥雜志,2004,34:1516.

[2]王新德.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雜志,1996,29:379.

猜你喜歡
飲食護理吞咽障礙腦卒中
持續負壓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臨床研究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