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創新的藝術生命力

2016-07-11 08:13金白穎
電影評介 2016年9期
關鍵詞:嚴鳳英天仙配黃梅戲

金白穎

《天仙配》是被拍成電影的第一部黃梅戲,該電影在1955年上映后受到了觀眾熱切的好評,并引發了電影界的一片呼聲,因此傳統黃梅戲也被逐漸的進行傳播,并成為人們喜愛的傳統戲曲形式。[1]電影《天仙配》的成功改編,將電影和黃梅戲兩種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也是戲曲電影創作成功的典范。[2]本文通過對該電影藝術的賞析,探討電影的創新的生命力。

一、 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創新

傳統黃梅戲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多方面的發展,并成為我國五大劇種之一,并在2006年被我國批準為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名單。黃梅戲的發展經歷了輝煌的歷史進程,其中電影《天仙配》是黃梅戲發展的一個重要的進程,也是電影藝術不斷努力創新的結果,電影《天仙配》傳承了老一輩的黃梅戲表演家辛勤的藝術結晶和藝術精神?!短煜膳洹肥侵膭∽骷谊懞榉歉木幎傻?,又被稱為《七仙女下凡》,主要故事是根據老藝人胡玉庭的口述完成的。[3]1954年該電影在華東區參加了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并獲得了非常高的評價。著名演員嚴鳳英、王少舫等人獲得了優秀演員獎。1955年上海電影制片廠對該劇目進行改編,由嚴鳳英、王少舫等人擔綱,并在中國掀起了一場黃梅戲的風潮,對當時黃梅戲愛好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4]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巨大成功也開啟了中國電影創作的新天地,引發了黃梅戲在香港歷時十年的經久不衰。電影《天仙配》在電影的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我國著名的戲曲劇目,更重要的是它是在傳統戲曲的基礎上進行電影的創新和發展,為電影發展的藝術形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表演藝術的創新

電影《天仙配》中扮演七仙女和董永的人物依然是黃梅戲戲曲中的兩個重要的人物。嚴鳳英作為50年代著名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是50年代黃梅戲藝術成就的最佳代表人物,代表著黃梅戲發展的最高水平,因此,嚴鳳英在黃梅戲的發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紀四五十年代黃梅戲還屬粗糙的發展階段,發展比較緩慢,在社會中的發展不被人們所關注。經過嚴鳳英的大膽創新和改革,在繼承傳統黃梅戲藝術形式的基礎上有了不少增進。嚴鳳英經過長時間的努力和拜師學藝,汲取百家之長融匯到黃梅戲曲中,創造了獨特的黃梅戲表演方式。在嚴鳳英的演唱中能夠對傳統戲曲中的音準字調把握得十分到位,能夠在表演中運用各種藝術形式,如顫音、倚音等形式把唱腔表演的十分生動活潑,在人物情感的把握上十分到位精準,能夠抓住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刻的表達人物的內心情感。[5]嚴鳳英的表演形式和高超的表演技巧在電影《天仙配》中十分到位,將人物刻畫得栩栩如生,使黃梅戲藝術在電影界得到很好地發展,讓那一時期的黃梅戲充滿著生機與活力,并在電影的發展中融入了新鮮的血液。

(二)藝術傳播方式的創新

電影集繪畫、音樂和舞蹈等藝術形式為一體,被稱為第七藝術,也是繼戲劇之后最有活力和生命力的藝術形式之一,也是近代文明的重要標志,在人們的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電影經歷了將近100多年的發展,借助電影的藝術形式表達人物的情感和生活等,給人們提供了無窮的審美體驗。電影在我國的發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電影《天仙配》的巨大成功代表著電影與戲劇兩種完全不同的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為我國藝術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發展基礎,并借助電影的藝術形式對我國的傳統戲曲進行了廣泛的傳播,為中國電影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深遠的發展思路。

戲曲與電影兩種藝術形式的融合,將兩種不同風格的藝術進行了有效地創新和發展,其主要原因是電影《天仙配》的故事敘事方式與傳統電影的敘事方式不同。傳統的戲曲在故事情節上和情節的敘述上往往依靠旁白,唱詞等藝術形式,而電影對故事情節的敘述往往通過不同的表達方式。[6]例如在電影《天仙配》中的仙女四贊中,電影打破了傳統戲曲的藝術形式和表達方式,傳統的戲曲是通過唱詞來表現人間的美景和美好的故事情節,將人間的勞動和耕作通過唱詞表現出來,而電影通過獨特的鏡頭和畫面的相互結合將人間的美景和人間的勞動直觀的呈現給觀眾,將抽象的文字和唱戲變成了至關可視化的美景,蘊含著豐富的電影畫面,給觀眾以美好的心靈感受和審美體驗,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受到很大的視覺影響,從而加深觀眾的印象。電影與傳統的戲曲藝術形式具有很大的區別,電影有自身的特技和特效的優勢,可以將戲曲中通過唱詞表現出來的畫面通過特技或者特效直接表現出來,提高了電影的可觀賞性。電影《天仙配》作為一個神話題材的故事,電影中可以利用獨特的特技和特效將天上的騰云駕霧和神話般的境界表現出來,給觀眾給神奇的感覺,這樣打破了傳統戲曲中局限于舞臺的藝術形式,將神奇的色彩直觀地表現出來,讓觀眾通過對電影畫面的欣賞直接進行審美,提高了故事的直觀性和審美性。電影可以通過直觀的畫面將戲曲中人物的生活變得生活化。傳統的戲曲劇目需要通過舞臺上的道具來向觀眾展現生活化的場面,且道具簡單,舞臺比較有限,而電影可以通過各種藝術形式將戲曲中表現生活場景的畫面演示出來。電影《天仙配》中利用假布景和真實場景,演員的妝容更加生活化,演員通過對人物、心理、情感和動作等的把握直接表現出來,電影的表現形式與傳統的戲曲表現形式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大膽創新的地方。電影中將戲曲的身段表述沿襲下來,體現了戲曲的特點,又通過人物動作、神情等表現人物的情感和心理,人物與故事表現更加生活化,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更容易產生心理上的共鳴,給觀眾以更好的審美體驗。

(三)音樂上的創新

黃梅戲電影作為電影和戲曲相結合產物,更是將電影的藝術形式和戲曲的藝術形式進行完美結合。電影《天仙配》的音樂由白林額王文志共同完成,在影片中將戲曲中的鼓板直接省去,以免觀眾停留在傳統戲曲的情節中。在電影中將戲曲舞臺中的念白進行了保留,并在此基礎了對電影音樂中的唱腔進行了創新。[7]電影中黃梅戲的唱法在原來的藝術形式上進行了有效的創新,在劇中將兄弟劇中的音樂成分引入,采用高腔劇目中的聯通曲調,并且在影片中以高腔為主。電影《天仙配》在原有黃梅戲的基礎上在各個片段中的音樂唱腔進行了創新,突破了傳統黃梅戲的音樂唱腔。例如在董郎昏迷在荒郊時運用哭板和平詞,保留了傳統黃梅戲的音樂風格,又在此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早期的黃梅戲主要是在田間地頭或者采茶的間隙進行說唱,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是以打擊樂為主,并伴有小鑼等敲擊性的樂器。在電影《天仙配》中將傳統舞臺劇的形式進行了創新,并根據不同的劇情和情節的需要加入了新的音樂形式。在作曲上引用了現代音樂作曲的手法,利用管弦樂器,將男女的對唱使用了重唱和合唱等形式。也采用了二重唱的方式進行大膽的創新。將劇中的情景展現的更加的神仙化和生動化,將人物表現的十分立體和生動。影片中的音樂保留了傳統黃梅戲劇目中的個別節奏和音調,并在電影中根據劇情發展的需要和人物的情感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充分的體現電影故事化的色彩,融入現代音樂作曲的手法,充分發揮現代音樂的獨特魅力。

二、 表演和電影畫面的創新

黃梅戲作為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沒有被程式化模式所束縛,表演的模式不固定,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框架的緣故,在融合吸收其他劇種和藝術形式上具有很高的融合性和可塑性,因此對黃梅戲進行電影的改編和創新,使黃梅戲少了呆板和生硬,更能將電影中的寫實性表現出來。影片在原有的藝術形式上運用電影的鏡頭和特技將人物的表演發揮的非常完美,打破了傳統戲曲中舞臺的束縛,與傳統的戲曲舞臺相比,電影的舞臺空間和人物的活動范圍更加擴大,從而讓觀眾在觀影的過程中更加直觀形象地了解故事的情節和來龍去脈,增強了觀眾的視覺體驗和感受,人物形象也更加豐滿和真實。電影中利用鏡頭和畫面讓劇中的演員有了更有效的發揮空間,給觀眾更加直觀的審美體驗。在影片中演員的動作保留了傳統黃梅戲的指法藝術和身段基礎,并在表情和情感方面進行了大膽的創新,將故事人物的情感和思想表現的更加細膩和真實。嚴鳳英在對七仙女的刻畫上表現得十分生動和活潑,讓觀眾通過人物的演繹更加直觀的懂得董永和七仙女凄美的愛情故事,此外電影利用了鏡頭特寫的優勢將劇中人物的神情和動作更加的細化,給觀眾巨大的視覺沖擊力。

三、 劇本的改編和整理

黃梅戲《天仙配》的改編是電影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在1952年黃梅戲經過改編和整理,并在不同的藝術下的共同努力下完成?!短煜膳洹吩诟木幹熬哂惺畮追N不同的版本,并且故事情節和內容大致上十分的相似。電影《天仙配》的劇本改編成功之處要數對董永個性和特征的塑造,改編后的董永與七仙女的愛情以悲劇而結束,將七仙女和董永的愛情故事更加的詩意化和生活化。傳統的劇本解決以七仙女和董永的美好愛情而結束,改編后將悲劇性和詩意性更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并融合民族性和地域性,因此電影《天仙配》一經上映,便得到外界的普遍好評,而劇本的成功改編也是其巨大生命力的一個重要的體現。

黃梅戲作為我國傳統的藝術形式,在文化多元化的情形之下,需要追求藝術形式的多元化。在這樣多元化的藝術背景下,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應用而生,將電影和戲曲兩種藝術形式完美的融合,給電影的發展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增強了電影的藝術生命力,為以后電影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成功的借鑒。

參考文獻:

[1]夏燕.電影藝術鑒賞中主流價值觀對大學生人格的構建作用[J].電影評介,2012(21):75-77.

[2]楊曉茹,范玉明.基于傳播媒介的電影藝術變革——從銀幕電影到網絡電影[J].電影評介,2012(23):3-5.

[3]程立雪.數字時代背景下的電影運動鏡頭[J].電影評介,2014(9):77-79.

[4]周劍.戲劇片《天仙配》對黃梅戲的傳承與創新[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7(4):53-55.

[5]洪中為.創造美好奉獻經典——記著名音樂家時白林[J].黃梅戲藝術,2014(1):4-15.

[6]葉若思,祝建軍.戲曲電影中唱腔設計著作權的保護——評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案[J].電子知識產權,2010(3):79-83.

[7]汪茗燕.戲曲電影的相關思考——談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對黃梅戲音樂傳統的繼承與發展[J].大眾文藝,2011(24):157-158.

猜你喜歡
嚴鳳英天仙配黃梅戲
銅陵有色工人的好姐妹
——嚴鳳英
天仙配
黃梅戲《中國夢》
黃梅戲藝術(2021年1期)2021-03-29
青年嚴鳳英
黃梅戲一代宗師嚴鳳英先生藝術成就座談會內容紀要
嚴鳳英舞臺藝術整理研究及當代意義
大型黃梅戲《寸草心》
《天仙配》與董永故里東臺
2016年安慶“十一”黃梅戲展演周優秀黃梅戲劇目展演一覽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