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湖南職業農民培養的困境及機制研究

2016-07-11 21:47陽玉香周镕基
現代經濟信息 2016年12期
關鍵詞:職業農民培養機制新型城鎮化

陽玉香 周镕基

摘要: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培養職業農民是我國農業現代化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戰略選擇。湖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在職業農民的培養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培養過程中還存在政府投入不足,農村勞動力觀念落后,文化層次低,老齡化等困境,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技術服務機制、信息服務機制、教育培養機制、土地規模經營機制、財政支持機制、金融服務機制和產業推進機制,以促進職業農民培養的順利進行。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職業農民;培養機制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12-0000-02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隨著其加速推進,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出現了農戶“兼業化”、村莊“空心化”、人口“老齡化”和“婦女化”等趨勢,進而帶來了“未來誰來種地”的難題,職業農民作為新型城鎮化、現代農業發展的建設者,其培養就能很好的回答這一難題。中央“一號文件”在2012 年首次提出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問題后,2014 年又再次強調要“扶持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教育培訓力度。因此,新型城鎮化背景下大力培養職業農民能夠進行農業經營方式的改變,從而更好的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農業現代化更好的發展,給湖南省的城鄉統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職業農民指的是有文化技術、有管理和經營能力的農民。它與傳統農民相比較呈現鮮明的特點,一是身份和居住地是一種開放的狀態,能夠自主進行流動和轉換。不局限于出生在農村,居住在農村,生長在農村,在農村進行農業生產。二是拓展生產的方式和渠道,可以選擇農業服務、加工、市場營銷以及運輸存儲等方式,生產經營的手段具有明顯的市場化特征。不局限于單一的生產方式--種植養殖業。三是生產規模的集約型,不但能夠做到自給自足,還能夠幫助農民更好的就業,進行新型產業的形成,推動整體發展,不局限于“獨家獨戶”的單一種養模式。四是在知識素養上更具先進性,農民的科技素養和文化層次都比較高,能夠及時的發現市場的信息,并且專業生產技能比較高,能夠掌握信息化技術和先進的農業裝備,創新能力比較出色,不再僅僅是模仿其他人或者是根據經驗做事。

一、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湖南職業農民培養的現狀

2015年湖南全省人口達6783萬人,其中城鎮化人口為3451.9萬人,城鎮化率為50.89%,農村人口3331萬人,農業擁有耕地資源378.93萬公頃。近年來,湖南農業充分發揮傳統優勢和產業基礎優勢,著力培育優勢產業,大力扶持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農業產業的質量和效益顯著提升。2015年湖南省農業實現增加值2130.4億元,比上年增長4.0%;林業增加值234.6億元,增長8.1%;牧業增加值727.8億元,下降0.2%;漁業增加值238.8億元,增長7.0%。全省糧食播種面積494.5萬公頃,全省糧食總產量3002.9萬噸,比上年增長0.1%。

2014年湖南省政府已經出臺了《關于加快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意見》,選擇了基礎較好的常德市及醴陵、寧鄉、平江等12個縣(市區),進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市整縣推進的試點。目前已確定培育對象23600 人,認定發證 1469 人,已培訓培育對象 14180 人;落實扶持貸款 8800 萬元;帶動了湖南省農業產業的快速發展,產生了一大批致富典型,培育對象的種植規模和效益得到穩步增加。有些縣城有300多個新型職業農民從事養豬產業,縣城的平均養殖規模達到了200頭以上,他們大多根據現代養殖技術來進行的規范化發展,促進了湖南省養殖業向生態環保健康方向發展;有些縣城還有100多名新型職業農民領辦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很好的促進了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發展;有些縣城還涌現出水稻種植大戶2160多戶,蔬菜專業戶530多戶,生豬養殖大戶1256家,黑山羊養殖戶310多戶,引領了湖南省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健康發展。2015年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全省將全面展開,2017年達到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萬人;2020年新型職業農民達到30萬人。根據自愿申報原則,將農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骨干人員打造成職業農民領軍群體,將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轉化為職業農民核心群體。將大中專畢業生、回鄉創業青年扶持成職業農民新生群體,由農業部頒發高、中、初級新型職業農民認證書,逐步構建了上下貫通、橫向銜接、層次分明、支持有力的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訓體系。

二、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湖南職業農民的培養困境

1.農村勞動力觀念落后

受傳統觀念“跳出農門,端上鐵飯碗”的影響,農村農民認為從事農業生產是一件低利率的事,因為有時候付出不一定會得到回報,而第二第三產業由于技術原因往往會比農業生產得到的回報多。目前只有4.4%的農戶的孩子學習農業或者是進行農業生產,現在大概有15.6%的農民愿意讓孩子做和農業有關的事情,做一個職業農民,剩下的絕大多數農戶都不愿意孩子從事農業生產,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從事第二、第三產業。在城鎮化大背景下,湖南屬于中部內地,農民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價值觀失衡、封閉保守、理想信念淡化等問題,他們也不愿意吸收農業大學生到自己的產業中來從業。只有26.7%的農戶愿意吸收,11.1%的農戶就長遠而言,其實愿意的,64.4%的農戶需要再進行考慮,大約有2.2%的用戶始終不愿意。

2.農村勞動力文化水平低

近幾年來,政府對農村勞動力文化比較重視和支持,雖然通過多種途徑來參加教育和培訓,自身的文化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提升,但總體文化水平仍然不是很高,根據抽樣調查顯示,3073萬湖南農村勞動力中,11.1%的人文化水平是大專;6.7%的人文化水平是中專;26.7%的人文化程度是高中;55.6%的人文化程度是初中。通過分析文化水平可以發現,我國農民和其他發達國家的農民還存在較大差距。這也導致了湖南省的農村勞動力無論是生產生活方式還是思維行為方式都比較的落后,同時他們也會在農業生產中投入過多的農藥和化肥,使得農業競爭力不強、單位產出較低。

3.農村勞動力老齡化

年輕人更愿意接受一些新鮮的事物,想出去闖闖,即大多數年輕人喜歡創新和創業,而且他們的接受能力和求知欲都比較好,愿意嘗試非農技術培育,并且傾向于非農各行業的發展,而且隨著年齡越來越大,外出務工勞動力的機會就會比青壯年更少,所以年齡大的勞動力反而更容易對農業生產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對農業技術比較感興趣。據統計,湖南省務農勞動力年齡的比例中,2.2%的人年齡在16-30歲之間和60歲以上,13.3%的人年齡在31到40歲之間,44.4%的人年齡在41歲到50歲之間,37.8%的人年齡在50歲到60歲之間。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在農村務農的勞動力呈現出嚴重的老齡化趨勢,青壯年所占的比例非常小。若是想要做好城鎮化,緩解當前農村老齡化嚴重的問題,那么便需要培養更多素質出色的職業農民,發揮其帶頭作用,讓更多的人愿意從事農業生產,從而解決當前越來越嚴重的農民老齡化現狀。

4.政府投入不足

近年來,各級政府相繼出臺各種政策用于支持和鼓勵職業農民培育,但從整體來看,政府培養經費投入仍不足,農民需要政府在項目資金或貸款上扶持。為了提高農民參與職業培訓的積極性,確保職業農民培育效率,培訓方式的多樣化、培訓內容的專業化、技能化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此外,新型職業農民創業所需費用也在逐年增加,現在經費來源單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企業和市場機制運營相對較少,從而導致培育資金時有短缺。

三、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湖南職業農民的培養機制

1.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政府部門要綜合運用各種激勵措施,對農業人才進行激勵,尤其是對農村經濟發展有突出貢獻的人才。激勵措施比如為承包農村資源和農業項目的提供信息服務、減免稅收、和享有優先權,優先提供農業貸款以及優先獲得農業信貸、農業發展項目、農業機械設備等。

2.建立技術服務機制。政府部門需要加大技術推廣力度,在技術服務上,農民需要有責任心、創新觀念等。把具有農業專業知識的人才請到培訓現場講解實用技術,采取現場指導,并結合課堂教學,一對一教學和評估。評估后,對于該技術未能掌握的學生,教師必須重新引導,直到教會。同時,技術服務指導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直接關系到報酬??己瞬贿_標的,應當取消發放酬金。

3.建立信息服務機制。以政府為主導,依托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等機構的信息技術,充分發揮行業協會、龍頭企業、農村信息經紀人服務的作用,為新專業農民提供多渠道提供信息服務。農業部協助建立新的專業農民短信平臺和QQ群,建立技術咨詢熱線和技術人員,形成新的專業農民信息網絡,提供整個生產過程的全程信息服務,使新型職業農民及時掌握市場動態、政策支持和新技術措施,主動調整生產結構、生產規模和經營模式,使新型職業農民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龍頭”。

4.建立教育培養機制。以提高農民職業綜合素質和從業人員的農業生產能力為重點,堅持學術教育與職業培訓相結合,加強專業農民和后備農民的培養,確保農業生產后續有“接班人”,新型職業農民在高等農業專業學位教育,系統培訓,在職培訓和新技能的不斷教育和培訓,定期選拔優秀專業農民進入大學的培訓學習。

5.建立土地規模經營機制。土地承包經營權是農民集體土地使用的主要形式。它是農民最大的財產權利。因此,我們首先要建立土地承包關系的法律地位,長期保持不變,并按照法律和自愿和有償的原則,增加土地,新的專業農民的轉讓工作,建立土地規模經營網站,及時發布相關信息,業主和農民之間建立溝通橋梁,引導農民分散土地,實現適度規模經營,為農民創造一個舒適的環境。

6.建立財政支持機制。職業農民培養是一項地方政府的公用事業,應加大對新型職業農民的投資。地方各級政府要在各級財政預算,建立新型職業農民專項培訓和產業發展項目,建立新的專業農民教育補貼機制,支持新型職業農民擴大農業生產規模,建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同時,增加財政支持的監督。

7.建立金融服務機制。金融部門在進行金融服務機制建立的時候,需要全面的考慮到農民和農業發展的實際需要,確保制定的服務產品符合人們的需要。相關部門還應該重視金融產品的創新,推出更多的金融產品。與此同時,還應該簡化貸款的手續,切實解決新型職業農民擴大生產經營融資困難的問題。

8.建立產業推進機制。重視農業機械化水平和農業規?;耐七M,切實提高農業組織化和產業化的水平,進行新組織模式的建立,提高現代農業的效率,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職業農民的隊伍中來。

參考文獻:

[1]李東波,李良軍,萬志剛等.石門縣新型職業農民培訓需求調研與啟示[J].湖南農業科學,2013(24):49-51.

[2]吳易雄.城鎮化進程中新型職業農民培養的困境與突破[J].職業技術教育,2014(8):70-72.

[3]沈紅梅,霍有光,張國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基于農業現代化視閾[J].現代經濟探討,2014(1):65-69.

[4]朱雯.湖南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問題及對策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12):40-41.

[5]陳蓓蕾,童舉希.地方政府促進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思路與對策[J].貴州社會科學,2013(6):249-251.

[6]王守聰,趙邦宏,曹琳琳.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安康實踐與思考[N].農民日報,2013-10-23,08版.

作者簡介:陽玉香(1979-),女,漢族,湖南衡陽人,碩士,衡陽師范學院經管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職業農民。

基金項目編號:湖南省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職業農民培養意愿及機制研究(XJK015CJG001);城鎮化進程中新型職業農民培養與家庭農場發展(XJK014AZY001)。

猜你喜歡
職業農民培養機制新型城鎮化
基于學生滿意度的廣西旅游管理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機制創新研究
校企協同應用型軟件人才培養機制
農村基層團建工作如何變革
論農廣校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