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初探

2016-07-11 13:51長沙縣江背鎮中心小學課題組
求知導刊 2016年14期
關鍵詞:家校合力低年級農村

長沙縣江背鎮中心小學課題組

摘 要:在小學低年級這一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將會使學生受益無窮。但農村小學教育存在師資薄弱、家庭教育“學?;钡韧怀鰡栴}。本文從點面結合、活動夯實、家校合力等角度,對培養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進行探討與研究,以期引起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關注,也對廣大農村一線低年級教師工作實際提供有效借鑒。

關鍵詞:農村;低年級;良好學習習慣培養;點面結合;家校合力;活動夯實。

中圖分類號:G629.2

文獻標識碼:A

作為長期工作在農村教育一線的老師,筆者發現,小學低年級學生身上有很多不良的學習習慣,而這一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能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為此本文確定圍繞農村低年級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展開研究。

一、點面結合,循序漸進

“點”即個別典型對象,“面”即具有某種或某幾種共同特性的部分學生、全體學生,“點面結合”即針對個別典型案例進行研究與分析,尋找提煉出培養他們良好學習習慣的方法,再將研究提煉的方法在與個案具有共同特性的部分學生乃至全體學生中進行推廣運用,以期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面向全體,提出要求

低年級小學生處于學校生活的過渡適應期,需要我們將良好的學習習慣明確化。

明確良好學習習慣,教師應向全體學生提出要養成良好的課堂聽講習慣、良好的表達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良好的預習和復習習慣。要求學生做到課上聽講認真,不走神,能夠對老師講授的知識有所反應,思維不處于停滯狀態;引導學生敢于表達,完整地表達,樂于表達,然后逐步從口頭語言表達過渡到書面語言表達;學生能夠有良好的作業意識,回到家中能夠主動完成作業,保證作業質量;學生能夠養成每天回家復習、提前預習的習慣,并能夠爭取得到家長的指導。

2.重視個案,跟蹤觀察,及時記錄開展研究

孔子曰:“有教無類?!庇衷唬骸耙虿氖┙??!爆F代教學理論中也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觀點。我們在研究實踐中也特別重視這一點,針對不同背景、不同個性的學生,建立個案。根據調查,我們對單親家庭學生、隔代教育學生、留守學生、好動學生、表現好個性強的學生、殘疾學生等不同典型特點的學生展開了研究、探討,跟蹤記錄學生的成長變化,并針對典型個案總結提煉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方法。

如一(1)班吳某某,典型的好動學生,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等不良習慣,管不住自己,甚至影響了他人的學習。通過觀察與分析,我們決定用多種方法來培養該生的學習習慣:課堂上,教師適時創設合適情境,讓學生在學中玩,在樂中學,這樣大大激發了吳某某的學習興趣;同時在班上多表揚一些課前準備充分、坐姿端正、上課認真聽講的學生,給吳某某樹立可模仿可學習的榜樣;再及時地發現他的閃光點,給予他鼓勵與贊揚。漸漸的,吳某某上課越來越專注了,也不再做小動作影響別人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就在興趣的調動、榜樣的示范、真誠的肯定中逐漸養成了。

3.關注點,兼顧面,實現有序漸進

在建立個案,選取各個不同類型不同特點的學生展開研究之后,我們也發現,其實農村低年級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自我約束力不強、課堂專注時間不夠長,容易分散注意力的特點;學習上遇到困難時也會第一時間去尋求老師、家長的幫助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這是農村低年級小學生年齡階段的特點,也是家庭環境、教學環境、社會環境對他們造成的影響。如個案調查中的隔代教育學生就與家庭環境、社會環境有關,現在農村的年輕人紛紛外出,留守兒童逐年增多,隔代教養問題絕不僅僅只是個案例。所以,我們將通過個案研究提煉的方法向具有類似特點的部分乃至全體學生進行推廣運用,力求能有更多的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家校結合,調節鞏固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蘇霍姆林斯基也認為,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教育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養人的任務。教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無可替代的教育者。學校教育要有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而良好的學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礎上的,這是一種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關系。

教師通過家訪、家校聯系卡、與家長面談、各班建立班級微信群、QQ群等方式,加強與家庭的聯系與溝通,讓家長了解學校對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以及學生在校的表現。同時建立家校聯系制度,加強對家庭教育的指導,爭取讓家庭和學校形成合力,讓孩子在家中也能保持在學校形成的習慣,從而真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長通過作業留言、家校聯系卡、電話、QQ、微信、與教師面談等方式,及時向老師反饋交流;家長還通過征訂多種家教書籍,提高自身素養,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與學習習慣摸索更多科學的教育方法,讓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僅僅只是學校老師的責任,更要落實到家庭生活中去。

三、活動體驗,持續夯實

1.加強日常教學活動的組織

根據低年級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編創如“123,快坐好”這樣簡單有趣的課堂組織語言,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聽講習慣的培養;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既要嚴格要求孩子養成良好學習行為習慣,又要有針對性地創設活潑、有趣的情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2.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用處

如組織開展“學生假期作業展評” “課堂作業展評” 活動,讓學生在書寫、作業上養成好習慣;進行“故事大王” “小小演講家”等活動,讓學生樂于參與樂于表達,培養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開展“良好習慣伴我成長”“培養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等主題班隊活動,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

3.定期開展教師研討活動

通過研討會、個案集、論文集等多種形式,將我們在個案研究、班級學生學習習慣中的所得進行交流,將遇到的問題與困惑提出來展開討論,以尋求有效解決方法,以提高教師素養、扎實做好低年級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工作,同時還能在教師輪崗后,為新一輪低年級教師提供有效借鑒,使教育工作得以持續高效地開展。

4.開展“學生良好習慣養成優秀家長評選活動”,提高家長對子女良好行為習慣養成培養的積極性

2015年12月,“首屆學生良好習慣養成優秀家長頒獎活動”召開后,家長踴躍參與,社會反響極大、好評不斷。

“路漫漫其修遠兮”, 實踐表明,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309/200412/4672.html,2001-06-08.

[2]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EB/OL].http://www.edu ch/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309/200412/4672.html,2004-03-23.

猜你喜歡
家校合力低年級農村
探究職校育人模式,助推學生健康發展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淺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的說話能力
一年級同音字教學例談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淺談低年級隨文練筆的有效訓練
好習慣成就大未來
《新農村》鄉村文藝家聯盟
新農村 新一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