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青少年性教育現狀分析及應對策略

2016-07-13 00:05李鵬飛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5期
關鍵詞:性心理性別角色

【摘 要】近年來,青少年性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由于我國性教育起步晚及歷史傳統的牽制,導致我國青少年性教育不夠完善。本文通過對國內相關文獻的梳理,分析了青少年性心理的特點,性教育的實質與意義,我國青少年性教育現狀、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青少年性教育;性心理;性別角色;性別刻板印象

一、青少年性心理特點

性心理是指人與性有關的心理狀態和心理過程,是性意識、性情感、性欲望、性夢等的總和,性心理是性的核心。世界衛生組織對性心理健康下的定義是:通過豐富和完善人格、人際交往和愛情方式,達到性行為在肉體、感情、理智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協調。性心理健康是人類健康不容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

青春期是兒童向成人過渡的階段,是人生的“十字路口”。青春期青少年的第二性征出現,與此同時,性生理的成熟使青少年開始了性意識的覺醒,引起心理上的巨大變化,尤其是性心理方面。青少年的性心理與兒童時期有別又不同于成人,他們對性的意識開始自覺,對異性產生興趣和愛慕。但由于心理不夠成熟,情緒變化劇烈,對“性”又充滿好奇,加之社會中不良現象的誘導,常使一部分青少年滋生不健康的性心理,若不加引導,很可能造成家長和老師都不愿意看到的后果,如影響學業,造成人格缺陷和身體傷害,甚至走向犯罪道路??梢?,合理、系統、全面的性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發展是必不可少的。

二、性教育的實質與意義

1.性教育的實質

性,不僅是生物學意義的性,也包括心理學和社會學意義的性,性不僅指的是與性有關的生理、心理、行為,也包括性別、性別角色、性別范式等。因此,性教育必然應該是一種全面的教育,它不僅應包括性的解剖、生理、心理、疾病預防、文化、道德、法律等知識教育,也應包括對性與愛的認識、性別角色、親密關系、家庭、兩性關系、兩性交往等觀念與技能的教育,還應包括認識自己、決定能力、責任、義務、權利等知情選擇的教育。

我國對性教育的定義是這樣的:性教育是性科學知識的教育,即向青少年提供性的科學解釋和有關這方面的知識,而且還應包括對友誼、愛情、婚姻和兩性關系的正確理解以及接受這方面道德行為標準的教育。

2.性教育的意義

青少年性心理發展是否健康不僅表現在是否具有科學合理的性觀念,還表現在是否能以健康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性需求??茖W全面的性教育對青少年的發展有重要意義:

(1)消除青少年性愚昧。隨著性生理的成熟,青少年有了性沖動,很多青少年選擇通過手淫來滿足自己的性需求,但社會上長期以來對手淫有害的過分宣傳導致青少年在手淫過后經常產生自責、羞愧、內疚等負罪心理,認為這種行為是不應該的、令人羞恥的,長此以往便有可能造成生理和心理疾病。大多數人不知道,手淫其實是青春期青少年的一種性成熟的生理表現,適度手淫可以解除性焦慮,過度手淫才是有害的。青少年關于性的困惑還有很多,若能從性教育中獲得這些知識,對他們的生理健康和心理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打開社會新聞版面,青少年遭性侵害、少女廁所產子等新聞在令人痛惜的同時也讓人感慨性無知對青少年的侵害經常是無法挽回的,這就更加凸顯了性教育對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意義。

(2)促進青少年人格健康發展。性與人格發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一個人在青春期沒能形成健康的性心理,那么他在以后的人生中往往存在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例如,若一個人在青春期里經常沉浸在手淫所帶來的自罪情緒中,那他在成年后往往也會受這種情緒的困擾。全面、系統的性教育能夠幫助青少年完成性別角色認同,正確認識自己,使其以自然和自信的態度投入到人際交往中,構建健康人格。

(3)促進青少年健康價值觀的形成。青春期是人的基本價值觀開始形成的關鍵時期,此時的青少年對他人和自己的態度會對其價值觀的確立產生重要影響。青少年的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性道德教育和責任教育,全面系統的性教育應該讓青少年學會肯定自己的價值,自愛自重,學會自我控制和承擔責任,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對自己、他人負責。

三、我國青少年性教育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大眾各方面的觀念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性觀念、性行為已不同以往,談“性”色變的時代似乎早已過去。但在性教育方面,家長、學校、社會卻一直存在種種顧慮,遮遮掩掩。目前,我國的性教育觀念存在以下誤區:①性教育無用論,包括無師自通論、簡單無用論、封閉保險論、“淫穢教唆”論、救急論、弱需求論等;②“價值中立論”,即認為性觀念和性行為應由學生自主選擇,無需進行引導;③教條主義論;④把性道德教育等同為德育觀。

作為青少年性教育的主導,我國的家長和學校都存在種種不足,另外,我國社會環境也有不利于健康性教育實施的因素存在。

(1)家長性教育觀念陳舊。家長本應是孩子的首位性教育導師,但在我國,家長在孩子面前面對性這個話題時往往諱莫如深。孩子小時候,當孩子問到諸如“我從哪里來”之類問題時,家長往往找各種理由搪塞了事。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很多家長的性教育往往演變成了“禁欲教育”,認為與孩子談性羞于啟齒,怕一些和性有關的話題會激發孩子的性好奇,甚至對孩子在學校正常的異性交往都橫加阻攔,殊不知這種行為不但消滅不了孩子對性的好奇,反而會適得其反。

(2)學校性教育師資力量匱乏。在我國,青少年性教育師資力量匱乏、教育者對“性”諱莫如深,阻礙了學校性教育全面實施。很多學校沒有開設專門的性教育課,所謂性教育課往往由生物老師代勞,內容主要是解剖和生理衛生方面的知識,對性心理方面的知識很少涉及。近些年,很多學校都聘請了心理健康老師,但這些老師也往往是身兼數職,無法在性教育方面給予學生更全面的指導。另外,很多中學對異性交往是明令禁止的,這很可能造成青少年對學校和教師的叛逆情緒加劇,對性的好奇有增無減。

(3)網絡環境的混亂易使青少年接觸到不健康的性信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各種關于性的影視作品、書籍等在網絡世界泛濫,在家長和學校的圍追堵截下,青少年無法從正常途徑獲取性知識,不得不求助于網絡以滿足自己的性好奇,但網絡上的關于性的影視作品往往歪曲性的本質,很可能使青少年沉浸在色情作品中無法自拔,反而對青少年的發展更加不利。

(4)缺少杜絕性別刻板印象方面的性別教育。社會中,我們習慣于將一些固定印象施加在男性和女性身上,男性應該是善邏輯思維的、具有攻擊性的、果敢的、獨立的、謀求刺激的,女性應該是嬌弱的、情緒化的、心靈手巧的、親切的、考慮周全的、順從的、具有依賴性的、謀求穩定的?;谶@種固有印象,我們經常聽到“他真不像個男生”或“她是個假小子”這樣的評價,有的青少年甚至給別人起諸如“娘娘腔”“男人婆”之類的外號,認為某種性別的人應該這樣或者不應該那樣,這就是性別刻板印象。

這種性別刻板印象使青少年的行為尤其是與性和性別有關的行為受到嚴格約束。一個男孩如果喜歡跳皮筋或看韓劇會被其他同學認為“不像個男生”或“娘娘腔”,一個女孩如果喜歡留超短發或踢足球會被叫做“假小子”。在成人社會中,一名男性交往過很多任女朋友會被認為是能力強的“花花公子”,而一個女性如果交往過很多任男朋友往往會被認為是“水性楊花”,一名男性在婚前與許多性伴侶發生過關系似乎比一名女性更容易被世俗接受??梢?,在性的方面,性別刻板印象的存在使女性較之男性受到了更多的制約。很多情況下,這些性別刻板印象被解釋為內化的性別角色,但它們不過是社會化和文化習得的產物。1935年,美國人類學家米德對新幾內亞島上的三個原始部落做過研究,發現了他們迥異的男女性別角色:阿拉佩什部落的男性和女性均具有所謂的“女性化”特征,如溫和、順從、關系親密等,而攻擊性、獨立等“男性化”特征則很少見;杜古馬部落男女則“男性化”特征明顯,都爭強好勝;特哈布利的男女性角色與我們所慣常的正好相反:男性負責家務和手工活,女性則是一家之主??梢?,男女性別角色的差異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的影響造成的。

在男女社會分工日漸弱化的今天,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性別刻板印象依然深刻的影響著人們對待自己和他人的態度,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但在我國,杜絕性別刻板印象方面的性別教育還是一個很大的缺口,甚至有很多教育者將自己固有的刻板印象帶入講堂和學校生活。

四、青少年性教育對策

(1)對于孩子的性教育,家長最明智的做法不是“堵”而是“疏”,學習科學的性知識和性觀念,滿足青少年對性的好奇,幫助解決他們的性困惑,引導他們用科學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比如,對于孩子對異性的好感,告訴他們這是青春期青少年的正常心理,引導他們用欣賞的眼光看待異性,而不是采取一味扼殺的態度。

(2)對于學校性教育,有以下幾方面亟需改善:①建設專業的性教育師資隊伍。性教育內容豐富,涉及生理學、心理學、道德倫理學、社會學等諸多方面,未經專業訓練的教師是很難勝任的。因此,有必要專門培養一批既有專業知識又有教學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學校性教育專業師資隊伍;②學校性教育是一個長期、系統的工程。學校性教育應該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從幼兒園到大學,每個階段都有特殊的性教育任務,都不能缺失;③編寫學校性教育專業教材。應借鑒美國、日本、瑞士等國家在學校性教育方面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編寫一套全面、系統的性教育教材,使教師和家長有的放矢,使青少年能從正常途徑了解必需的性知識。

(3)從社會角度,應凈化網絡環境,電影等文藝作品盡快實現分級,使缺少鑒別力和自制力的青少年遠離危害身心健康的色情作品,從正常途徑接受系統的、健康的性知識。

(4)隨著性別社會分工的同質化,性別刻板印象越發顯得不合理。只要是健康、優秀的品質不論出現在男性還是在女性身上都應被鼓勵。女孩獨立自主值得學習,男孩心思細膩、考慮周到亦應該鼓勵。性教育工作者有義務把避免性別刻板印象納入青少年性教育體系中,讓青少年不斷調整性別認同和性別觀,形成有利于男女平等的性別環境,營造出男女和諧的性別文化氛圍,從而促進每一個個體的健康與幸福。

參考文獻:

[1]英國國際發展研究所政策簡報[N].2006(29).轉引自:章立明.青少年性教育中的健康教育與性別教育[J].中國性科學,2010(4).

[2]徐震雷.青少年性教育是什么?[J].中國性科學,2011(2).

[3]國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組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4]關青.論我國性教育的價值取向[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5).

[5]章立明.青少年性教育中的健康教育與性別教育[J].中國性科學,2010(4).

[6](美)米德著,宋踐等譯.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04.

[7]楊宗仁.淺談青少年的性心理和性教育[J].甘肅高師學報,2002(4).

作者簡介:

李鵬飛,女,生于1989年,四川師范大學教師教育與心理學院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猜你喜歡
性心理性別角色
健康中國背景下老年人性生理、性行為和性心理研究的現狀
心理護理對腫瘤介入治療患者生存質量及負性心理狀態的影響
英國擬禁廣告中做家務都是女性
復雜理論視角下性別角色與外語成績的關系
廣州市部分高校大一學生性心理和性行為的現況調查
淺談青少年性心理網絡色情問題凌浩
影響幼兒性別角色認知發展水平的因素
當前幼兒社會性發展新現象
初中生性敏感問題及對策研究
自我概念長時記憶表征的性別特征:自我參照實驗范式的檢驗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