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發展歷程、教育理念及其鏡鑒價值

2016-07-14 02:44陳玉玲
職教論壇 2016年13期
關鍵詞:教育理念澳大利亞

□陳玉玲 顧 穎

?

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發展歷程、教育理念及其鏡鑒價值

□陳玉玲顧穎

摘要: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與實施積極促進了澳大利亞現代職業教育制度的建設,成功實現了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及培訓與高等教育之間的溝通和銜接,最終確立了現代職業教育作為一種與普通教育等值的“教育類型”地位。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所蘊含的現代教育理念及其發展歷程,對于我國構建實施國家資格框架具有明確的鏡鑒價值。

關鍵詞:澳大利亞;國家資格;職業教育與培訓;教育理念

為進一步適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綜合國力提升的需要,更好地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對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能操作者的需求,切實改變當前我國職業學校教育和社會職業培訓相割裂的局面,構建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及培訓與高等教育彼此溝通銜接的現代教育制度與教育體系,完善適應廣大從業人員接受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徹底實現一次性學歷教育向終身學習方式的轉變,梳理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與實施歷程,探討其中的現代教育理念,總結其對我國國家資格框架構建和職業教育發展的鏡鑒價值,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一、資格與資格框架的基本內涵

“資格”,我國權威工具書將其界定為:“從事某種活動所應具備的條件、身份等”。[1]國內學者大多將其理解為一種學習成果或學習成果的標志,如將“資格”理解為“主管機關經過評估并確認個人達到既定標準的正式的學習成果”。[2]或將“資格”理解為:“個人具備的經主管機構評估并確認達到既定標準的學習成果的標志”。[3]關于資格,《歐洲資格框架》的界定是:在歐盟范圍內獲得認可的所有資格證書、學校文憑和職業經歷。其中,“資格”為上位概念,“資格證書”、“學校文憑”和“職業經歷”則屬于下位概念。綜合有關“資格”的界定,我們可以對資格做出這樣幾個層面的理解:作為一種個人具備從事某項職業活動所要求的條件或身份的證明性文件,資格通常以書面的職業性證明、證書、教育性文憑和學位加以展現;作為一種學習結果的展示,資格應明確展示資格持有者應知、能做和理解的內容;作為一種評估和確認的結果,資格應依照評估工具和程序展示資格持有者所實際擁有的知識和技能;作為一種參照既定標準的結果,資格所展示的學習者的知識、技能是符合國家相關標準要求的。

“資格框架”,則是指運用學習成果指標對資格進行認定和分類的工具,可包含全部或部分的學習成果和歷程。國家資格框架往往體現出一個國家在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以及教育水平做出宏觀判斷的基礎上,就各級各類人才質量規格所做出的規定性要求,是國家制定勞動力再生產和實現人力資源配置的根本依據。國家構建與實施資格框架的根本目的,在于實現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及培訓與高等教育之間的溝通,在于實現學校教育和社會培訓的溝通,在于實現各層次、各類型教育的縱向銜接,最終為社會進步和個人發展提供一個可以自由流動的終身學習體系。部分國家構建與實施資格框架的實踐經驗和相關理論研究充分證明:“支撐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需要一個制度性的國家資格框架予以支撐,包括把基于認知規律的學歷資格證書與基于技能形成規律的職業資格證書加以融合,一是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等值,二是實現縱向的銜接與橫向的溝通”。[4]

二、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發展歷程

國際社會經濟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核心在于科學技術和人才素質的競爭,并直接體現為教育質量和教育體系的競爭。為提高本國的國際競爭力,部分發達國家在構建實施本國國家資格框架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溝通和銜接,進而為人們實現不同種類和不同教育階段之間的轉換,實現在社會各職業門類之間的順利流動提供教育制度和教育體系的保障??梢哉f,構建實施國家資格框架制度,已成為國際社會教育發展日趨一致的選擇。期間,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以其實施時間早和教育成效顯著而受到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系統梳理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發展歷程,闡釋其背后的教育理念,總結其對我國構建實施國家資格框架的鏡鑒價值,具有理論和實踐的雙重意義。

(一)199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伴隨著澳大利亞知識經濟型社會建設步伐的加快,經濟發展與勞動力市場中的知識與技術含量逐步提高,傳統的礦產冶煉、機器制造和建筑業日益萎縮,經濟服務、電子網絡、技術咨詢和人力資源在國民生產總體系中的占比越來越高,政府、職業院校、社會企業與行業依照新職業主義教育的基本理念,協力推進職業教育與培訓事業的發展,并著手構建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框架。

1985年,一份有關澳大利亞勞動力市場計劃的報告——《科爾比報告》發布,報告提出是否構建一個完整的涵蓋脫產正規培訓和企業工作實習的職業技術培訓體系,直接決定能否為澳大利亞社會經濟發展造就一大批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1992年,新成立的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開始致力于國家宏觀職業教育戰略的制訂和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框架的構建。國家培訓署還積極引導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與培訓,推進中等教育、職業教育及培訓與高等教育的銜接和溝通,并引入相當于中學VET一級和中學VET二級水平的一級和二級資格證書。

在澳大利亞國家培訓署的積極努力下,為適應20世紀90年代初期澳大利亞社會就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實踐發展的需要,適應加強各類資格證書之間銜接的需要,適應對各類非正規教育和非正式學習成果認可的社會需要,澳大利亞政府委員會推進實施了包括“澳大利亞青年合同”和“全澳青年參與要求”在內的教育和培訓項目,并積極構建實施將澳大利亞教育和培訓納入其中的綜合性國家資格框架。1995年1月1日澳大利亞政府發布《國家資格框架》(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并于2000年開始在全國推行,具體內容見表1。

表1 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1995)

就層次維度而言,在10個層級的國家教育與培訓資格框架中,一級資格證書復雜度最低,十級資格證書復雜度最高,其中每一資格證書又具體展示為概述、知識、技能和技能應用?!案攀觥痹谟谡故静煌墑e資格的逐步遞進要求,如1級資格證書的概述為“具有初級工作、社區參與繼續學習的知識和技能”;“知識”是指學習者需要理解的內容,可由廣度、深度和知識類型加以表述,如1級資格證書的“知識”表述為“具有事實性、技術和程序性知識,掌握一些工作和學習具體領域的理論知識”;“技能”是學習者能夠操作的內容,涉及技能類型和復雜程度,如1級資格證書的“技能”表述為“掌握一系列認知、技術和交流的技能,能夠應用專門化信息、工具、材料和方法,提供問題的解決方案”;“知識和技能的應用”則主要是指學習者應用知識和技能的能力和情境,一般可由自主性、責任感和義務等表述,如1級資格證書的“知識和技能的應用”表述為:“在知識和技能的實踐運用中展示自主性和判斷力,且能夠在已知的環境中承擔責任?!?/p>

就涵蓋范圍而言,國家資格框架既涵蓋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兩類教育,同時也涵蓋中等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兩層教育。其中,職業教育與培訓在國家資格框架體系中被置于重要地位,并分別表現為高中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普通高等教育領域中的“資格”教育。

就高中教育領域而言,“資格證書”分為2級:一級證書和二級證書,橫跨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分別等值于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的一級證書和二級證書。

就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而言,“資格證書”分為6級:一級證書、二級證書、三級證書、四級證書、五級的文憑和六級的高級文憑。

就普通高等教育領域而言,“資格證書”包括五級的高等教育文憑(HE Diploma)和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六級的學士學位(Bachelor Degree)、七級的研究生證書(Graduate Certificate)、八級的研究生文憑(Graduate Diploma)、九級的碩士學位(Master Degree)和10級的博士學位(Doctoral Degree)在內的6個級別。這里的“高等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與職業教育領域的“文憑”和“高級文憑”等值。需要指出的是,實施普通高等學?!百Y格”教育的學校一般由前身為理工學院的大學承擔。

澳大利亞的職業教育實踐證明,1995年的國家資格框架在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的構建中發揮了積極的制度保障作用。

首先,199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構建起包括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培訓和中等教育在內的綜合性教育體系。1995年的國家資格框架為職業教育設定了六級證書:證書I、證書II、證書III、證書IV、文憑和高級文憑。其中文憑和高級文憑屬于高等職業教育,證書持有者需具備從事某職業所需的技術分析、設計和問題解決能力;證書I~IV,屬于中等教育層次,強調動手操作能力。

其次,199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以行業制定職業能力標準-培訓包(training package),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開發實施相應課程,組織考核,向合格者頒授相應的資格證書的方式,明確了職業教育與培訓在國家學制體系中的應有地位。

第三,199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確保了職業資格證書與教育學歷證書之間的同等地位,保證了職業教育與培訓相對于普通教育的“同類”價值,而非層級上低于普通教育的“二流”地位,賦予職業教育與培訓適應社會經濟發展對不同層次人才需要的層次性,尤其是將對職業教育的認可(文憑和高級文憑)上升至高等教育的相應層次(文憑、副學士學位、高級文憑),為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在適應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實現自身層次的高移提供了資格制度與教育體系保障。

(二)200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

為切實滿足新世紀澳大利亞經濟結構轉型發展和職業教育與培訓層次高移化的需求,在1995 年6級國家職業教育與培訓資格的基礎上,2005年澳大利亞將國家職業教育資格框架增至8級(見表2)。

表2 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體系(2005)

200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包括14種資格證書類型:除高中教育證書外,還包括一級證書(Certificate I)、二級證書(Certificate II)、三級證書(Certificate III)、四級證書(Certificate IV)、五級的職業教育與培訓文憑(VET Diploma)、副學士學位(Associate Degree)和高等教育文憑(HE Diploma)、六級的職業教育與培訓高級文憑(VET Advanced Diploma)、學士學位(Bachelor Degree)和高等教育高級文憑(HE Advanced Diploma)、七級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生證書(VET Graduate Certificate)和高等教育研究生證書(HE Graduate Certificate)、八級的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生文憑(VETGraduate Diploma)和研究生文憑(Graduate Diploma)、九級的碩士學位(Master Degree)和十級的博士學位(Doctor Degree)。

就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而言,200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價值不僅在于為職業教育與培訓的發展確定了8級資格證書體系,更為重要的是,這一框架體系還基于提升職業教育學習地位與證書層次的目的,將高等職業教育體系劃分為四級:職業教育與培訓文憑(VET Diploma)、職業教育與培訓高級文憑(VET Advanced Diploma)、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生證書(VET Graduate Certificate)和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生文憑(VET Graduate Diploma),其中職業教育研究生證書和職業教育研究生文憑分別等值于普通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生文憑和研究生證書,相關教育與培訓由“技術與繼續教育學院”(TAFE)和部分大學承擔。

2005年的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實施的結果,使得普通中學、職業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學生、在職人員和社會待業人員,能夠依據自身學習情況以及未來就業愿望,選擇適合自己的國家資格證書課程學習,并能夠在不同類型的教育與培訓軌道之間自由流動,在實現澳大利亞高等職業教育多元化和多層次發展的同時,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成為高等教育的一個類型,即高等教育表現為“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與培訓”兩種類型。

(三)2009年以來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完善

2009年以來,為進一步適應21世紀澳大利亞青年就業和申請獲取相應職業資格的需要,不斷滿足政府、個人、企業和行業對具有更強規范性、操作性和連通性的資格證書的需要,澳大利亞資格框架委員會相繼頒布實施《強化澳大利亞資格框架:一項建議》(Strengthening The AQF:A Proposal)、《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政策和學分安排原則》(AQF National Policy and Guidelines on Credit Arrangements)、《強化澳大利亞資格框架:澳大利亞資格架構》(Strengthening The AQF:An Architecture for Australia’s Qualifications)和《澳大利亞資格資格框架的資格保障政策和協議》(AQF Qualification Issuance Policy and Protocols)等系列規定和文件,就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實施目標和基本功能作出進一步說明。

關于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實施目標,相關文件與規定明確指出,構建與實施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目標在于開發核準全國認可的統一資格證書;授權教育和培訓機構向合格者頒發全國認可的資格證書;認可學習者已有的學習成果和經驗,通過教育和培訓,促進學習者的發展和流動等[5]。

關于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基本功能,相關文件與規定重申,國家資格框架應發揮清晰說明申請獲得每一等級證書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以及不同資格證書之間的銜接與溝通關系的功能。

三、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的教育理念與實施的鏡鑒價值

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蘊含著豐富的教育理念,其構建與實施過程對于思考我國的國家資格框架以及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具有明確的鏡鑒價值。

(一)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體系所蘊含的教育理念

1.就高中教育領域的資格證書體系而言,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中高中階段資格證書教育重視兼顧學生的學術型智力傾向和非學術型智力傾向,強調高中教育層次中的不同類型——學術型(普通高中教育)和非學術型(中等職業教育),主張以教育層次中的教育類型觀對應人的不同智力類型,為不同智力類型的個人提供適合其發展的教育和成長空間,并將其分別以普通高中教育證書和職業教育資格證書(歸屬于第二階段高級教育資格證書)確定下來,蘊含并積極踐行“對個人最適合的教育就是最好的教育”和“讓本就不同的個人在接受教育后變得更為不同”的現代教育理念。

2.就職業教育與培訓領域的國家資格證書而言,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資格證書體系涵蓋從“一級證書”至“職業教育研究生文憑”和“職業教育研究生證書”的8級職業教育與培訓證書,職業教育與培訓從高中教育層次延伸至研究生教育層次,在國家資格框架內實現了職業教育從傳統的終結性就業教育向現代終身性學習體系的轉變,為選擇職業教育發展軌道的個體拓展了縱向的提升發展空間,為社會終身職業教育實踐的推進和個人職業學習終身化的發展提供了國家資格與制度保障,蘊含并積極踐行“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現代教育理念。

3.就不同領域資格證書的關系而言,借助于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體系的構建與實施,澳大利亞職業教育與培訓體系在教育類型層面包容了職業教育資格證書和普通教育學歷證書的雙重內涵,實現了高中教育與高等教育層次之間、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類型之間的銜接與溝通,實現了不同教育領域和不同教育類型之間同級國家資格證書之間的等值化與一致性,實現了不同類型教育之間的互通互認,最終較好實現了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所追求的根本目標——為中等教育和大學教育階段的所有教育和培訓的成果提供一個一致的認可框架。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體系的構建與實施證明,不同教育領域同等級別資格證書的存在為不同教育類型的銜接和轉換提供了寬廣的橫向平臺,同一教育領域不同級別資格的存在則為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和晉升提供了清晰的縱向階梯,蘊含并積極踐行“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融通”的現代教育理念。

(二)澳大利亞國家資格體系構建與實施的鏡鑒價值

依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的相關要求,構建“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職高職銜接、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相互溝通,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已成為未來我國職業教育發展的核心目標。在積極借鑒澳大利亞國家資格框架體系所蘊含的教育理念的基礎上,現就我國國家資格體系構建與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提出如下建議:

1.國家資格框架體系的構建體現“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理念。我國國家資格體系構建需在繼承已有教育體制的基礎上,賦予國家資格框架“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的基本理念。我國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需要逐步打破學習空間、學習時間以及學習形式的傳統藩籬,實現正規教育和非正規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銜接,努力為個性化教育和差異化教育的實施提供國家層面的資格框架保障。

2.國家資格框架體系的構建堅持“學習者中心論”原則。在規定相應資格證書所對應的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與認可層面上,堅持以學習者的學習成果為導向和標準,重視學習者所掌握知識、技能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而不論學習者所采用的學習形式及學習投入量;注重開展基于國家資格標準的評價,國家資格標準就學習者應達到的知識、技能和能力水平作出明確界定,為準確考察學習者的相關知識和技能水平提供依據;注重開展學習者通用能力評價。在實施相關評價時,超越學習者學習機構、學習形式以及工作場景的差異,注重考察其通用能力,為實現不同類型、不同階段和不同內容學習的溝通提供可能,為消除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作為不同教育類型的差異提供可能,最終實現國家資格框架統一性、可比性、透明性和全納性。

3.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需要實現學歷文憑制度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整合。為借助于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與實施,將職業教育、普通教育以及各種形式的教育培訓悉數納入到資格框架體系之中,進而構建起體現終身教育與終身學習要求的現代教育體系建設。需要在整合我國現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學歷文憑制度的基礎上,制定不同層級與類型的國家資格標準,既準確體現不同職業崗位的職業能力要求,又充分反映學習者的實際學習能力,為實現我國育人的教育制度與用人的勞動制度的結合、實現教育學歷證書制度與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的結合提供國家制度保障。

4.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聯系,實現職業教育高層化發展?,F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客觀上要求整體性的國家資格框架體系予以支撐,要求在資格類型層面實現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橫向等值與聯系,要求在資格層次上實現中等職業教育與高等職業教育的縱向銜接與溝通。為此,需要在完善對自學、實踐學習等其他自我學習形式所獲得學習成果的認證機制的基礎上,遵循現代職業教育發展規律,加強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銜接與溝通,強化學校教育與職業世界、正規學習與自我提升等各種形式學習的溝通,實現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系統的對接,實現職業教育的高層化發展,改變職業教育以就業為目的終結性教育發展狀態。

參考文獻:

[1]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4)[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3052.

[2]劉育鋒.國家資格框架——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依據[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18):5-8.

[3]肖鳳翔,黃曉玲.國家資格框架發展的世界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職教論壇,2014(16):79-83.

[4]姜大源.現代職業教育與國家資格框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4(21):32-33.

[5]吳雪萍,馬博.澳大利亞資格框架改革探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1(8):15-19.

責任編輯韓云鵬

作者簡介:陳玉玲(1969-),女,河南睢縣人,上??茖W技術職業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職業教育和高職英語教學與研究;顧穎(1971-),女,上海人,上??茖W技術職業學院講師,主要從事職業教育和高職英語教學與研究。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7518(2016)13-0082-05

猜你喜歡
教育理念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Tjuringa紅磚之家
去澳大利亞遇見“活化石”吧
澳大利亞RaeRae五口之家
澳大利亞將嚴格限制2,4-滴的使用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新聞傳播教育困境與革新路徑
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環境教育
如何在生理學教學中培養創新型人才
新形勢下數據庫原理的雙語教學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當前農村學校實施“新教育實驗”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