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探析

2016-07-15 15:35李英順
科技視界 2016年17期
關鍵詞:教學能力青年教師影響因素

李英順

【摘 要】青年教師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主力軍,高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影響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因素有許多,本文著重從學校及個人兩方面因素來進行探討。

【關鍵詞】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影響因素

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受到主客觀兩方面的影響,主觀因素包括青年教師個人能力、主觀意愿等內部因素,其中最核心內部因素是青年教師的個人因素??陀^因素是指教師所處的外部環境,其中最直接的是青年教師所任教的學校。因此,本文主要從學校和個人兩個方面分析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因素。

1 學校因素

各高校應積極為青年教師提供科研交流學習的平臺,青年教師所任教的學校應完善相關制度來提高教師發展的科學性和規范性,同時為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營造良好的環境。許多實踐事實告訴我們,老教師經驗式的指導,能有效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老教師經驗式的指導對青年教師來說非常重要,尤其對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的及時調整和改進至關重要。然而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高校并沒有采取老教師經驗式的指導,從而導致部分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低效。定期開展聽評課、青年教師教學大賽、學術科研等活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然而經調查發現,組織教師聽評課、青年教師教學大賽的次數不多。由此可以看出,各高校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上重視度不夠,缺乏提高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長期機制和規范性。

青年教師培養培訓體系的建立為青年教師提供了學習的機會,并對教師教學能力的發展起到良好的指導作用。因此,各高校培養培訓體系的制定與完善對教師能力的提高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國目前雖然存在部分關于高校青年教師培訓的保障機制,但其更新的速度遠遠落后于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步伐;雖然在培訓的措施上有一定的力度,但經費投入不足和執行缺位仍嚴重制約著高校青年教師培訓。通過調查發現,目前高校對青年教師重視度不夠,職前培訓等多種培訓往往流于形式,嚴重限制了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因此,各高校應在充分了解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現狀的基礎上,提高對職后培養的重視度,構建完備的培訓體系。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評價制度不合理,片面強調硬性的科研成果而忽視教學能力的培養。大部分高校將科研活動與物質利益直接掛鉤, 例如,片面強調發表論文的數量、出版著作的數量、SCI核心論文的數量, 以這些來對教師進行硬性的評價。也就是說,考核教師教學的標準成為了工作量, 然而教師教學能力的高低、教學效果的優劣則沒人考慮。正是由于這種不合理的評價制度, 導致目前許多教師輕教學、重科研, 進而影響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

2 個人因素

入職的前幾年是青年教師提高教學能力的關鍵期,然而經調查發現,剛入職的青年教師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面臨許多的困難,甚至有些青年教師達不到在從事高校教學活動應具備的要求。教學經驗的缺乏,也限制了部分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高的速度。形成嫻熟的教學能力一般需要4-5年的時間。教齡在3年以下的教師,在多數情況下難以應對教學中出現的突發情況,應變能力較差,掌控課堂的能力有限,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由于剛剛步入職場,教學經驗積累的尚不到位,導致在課堂中教學缺乏條理,思路不清,重難點不突出,更擅長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經常照本宣科,長期如此不但限制自身的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教學反思對提高教師能力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通過不斷反思自身教學,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進而逐步完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提高教學能力。青年教師應學會從自己的教學教學中發現問題,并不斷分析和改進教學。

教學知識是指組織課堂教學的基本知識,而科研成果是教學中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探討從而獲得的新知。如果能將這些新知識與成熟的教學知識相結合,則有助于提高學生掌握新知識的效率。隨著教育的改革深化,對教師要求也越來越高,僅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遠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需求,青年教師應適當的調整和深化學識結構。青年教師的學識結構相對比較薄弱,薄弱的表現主要有:一是,知識基礎薄弱,目前青年教師在職前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但是對于實踐教學仍較陌生,對教學規律、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具體教學實踐知識比較欠缺;二是,知識結構不合理,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也不斷提升,特別是對高校的青年教師。單純“學科知識+教育學知識”的傳統模式已無法滿足改革的需求,各高校應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對科學與人文、工具性學科和技能技巧等相關知識進行全面性的教育。因此,高校青年教師應在掌握學科知識的同時不斷學習教學知識,進而提高個人的教學能力,然而目前由于部分青年教師知識結構不合理,嚴重局限了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預計教學難以達成,從而影響了其教學能力的進一步提升。

發展意識是指教師對提高教學能力的一種主觀意愿和認同,這種意愿和認同必須是自覺的、主動的、積極的。有了這種意識,教師才會有動力和積極性不斷學習和完善自己,進而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假如青年教師缺乏這種意識,其教學能力不可能得到發展,外部的支持和努力也將成為徒勞。也就是說,只有先提高意識才能在能力提高的進程中有實質性的進展。

綜上所述,影響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因素主要有學校和個人兩個方面,從學校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影響來看:影響教學能力的外部基礎是教學科研環境、影響教學能力的外部條件是培訓體系、影響教學能力的外部動力是教師評價活動;從個人因素對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的影響來看:影響教學能力的內部條件是教學經驗、影響教學能力的內部基礎是學識結構、影響教學能力的內部動力是自主發展意識。

【參考文獻】

[1]胡珊明.高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的影響因素與對策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2.

[2]李茂科.高校教師教學能力阻滯因素探析[J].企業家天地,2006(3).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教學能力青年教師影響因素
如何指導青年教師上好一節數學達標課
青年教師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高職院校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策略與途徑
引導青年教師走專業化成長之路
促進醫學院校青年教師成長的探索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