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措施

2016-07-15 08:41張珍珍
科技視界 2016年17期
關鍵詞:閱讀策略培養英語教學

張珍珍

【摘 要】英語學習中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能夠閱讀英語原著,讀懂英文資料,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地采取恰當的教學策略,完善教學的過程,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促進中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英語教學;閱讀策略;培養;措施

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更是學習英語的主要任務之一,它是綜合運用英語的基礎和前提。能夠看懂英語原著,輕松查閱外文材料是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的共同愿望,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幫助學生養成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習慣,具有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策略的能力,改善教學過程,提高學生對英語閱讀的感知力及理解能力,最終促進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以下是筆者對如何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提出的幾點措施,以此來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技巧,提高閱讀能力。

1 糾正學生不良閱讀習慣

英語教師一定要重視對學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因為無論是中考還是高考,對于英語語言點和語法的考察是逐年淡化的,而加強了對學生語篇理解能力和寫作等方面的考查,教師一開始就要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閱讀中出現的不良現象,教師要及時給與糾正,學生不良的閱讀習慣主要有指讀和音讀,指讀這種閱讀習慣經常出現在低年級初學英語的學生中間,學生用手指或者鉛筆指著一個一個單詞進行閱讀,指讀的弊端不僅會是閱讀速度減慢,而且還會把我們的注意力引向錯誤的方向。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養成用腦瞬間反映文字信息的能力。還有許多學生在看英語文章時,往往有出聲閱讀的習慣。有時他們是無聲地動動嘴唇,有時甚至連嘴唇也不動,只是舌、喉在活動。有時學生閱讀時不出聲,但在他們的內心里始終在自言自語,清晰地發出并聽著每個字音。這種出聲閱讀會使閱讀速度和閱讀效率降低,要克服出聲朗讀的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加快閱讀速度,要反復給學生灌輸通過視覺器官直接感知文章含義的能力。

2 選擇適當的閱讀材料 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閱讀的能力和良好的讀書習慣,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合理設置問題,設置疑問導入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能夠使學生的思維和情感更為豐富。其目的是增強他們主動閱讀的激情和興趣,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究的潛能。英語新教材,從閱讀材料數量和內容等方面都比以前的閱讀材料要難,詞匯量也加大了,教師應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對閱讀材料的重點和難點設計啟發性題目,設置出容易引起學生閱讀興趣的話題,如果學生對閱讀材料不感興趣,就不愿做閱讀理解題,學生就會產生抵觸情緒,影響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教師在進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除了精心講解書本上的文章外,還應挑選一些和學生認知水平相符的閱讀材料,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對于提升中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而言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在選擇英語閱讀材料的時候應該注意從學生的英語能力出發, 感興趣的閱讀材料能夠提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的積極性,選擇難易程度適當的文章可以增強學生閱讀的興趣,學生對英語閱讀越有興趣,其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就會越高,主動性就越強。

3 重視閱讀技能的培養

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復雜過程,讀書需要多種能力,閱讀目的不同需要不同的方法,閱讀材料不同需要有不同的方法,不管什么題材的文章,其內容大多涉及到五個W和一個H,即what,who,where,when,why,how。我們在閱讀過程中,就要逐項解決這幾個疑問詞提出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了,學生也就抓住了閱讀材料的主旨,提高了閱讀能力。另外教師要注重精讀和泛讀相結合的方法,通過讓學生廣泛閱讀英語材料,提高學生語感和文章內容的把握,對文章的內容有個總體印象,泛讀材料可以是故事性文章,也可以是科普性文章和應用文。而精讀則是對文章本身的精細閱讀,尋找某些具體細節和語言點的掌握。

4 培養學生對語境的把握

學生們在進行材料的閱讀時勢必會碰到一些生詞,對于中學生英語閱讀而言,怎樣避免這些生詞的干擾是學生們順利完成閱讀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學生在閱讀時,不要逐詞逐句地譯為漢語,而要努力去理解全文大意,培養學生的語感能力。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自主學習時,學會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學生如果具有較強的語感能力,就不僅能快速而正確地理解讀物的內容,而且還能較準確地領悟作者的言外之意,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引導學生自己去體味這些句子在結構和意義上的特點,讓學生在強化理解記憶的基礎上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不斷增強理解的深度和廣度。教師在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進行詞匯的解析,增強他們準確地認知文章所表達的信息,然后再引導學生利用全文展開思考,如果遇到意思把握不準的單詞,要盡量猜生詞的字面意義,事實上,詞意通常都和相應的語境有關聯,如果其脫離了某些特定的語境,那么學生便很難準確地理解文章想要表達的意思。

5 培養學生的推理及整體認知能力

當我們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時,老師們理應注重學生推理能力的培養,作者以文字的形式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學生在讀完文章后就要推斷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寫這篇文章的意圖。這是一個通過表面文字推測文章深層結構含義的判斷、推理過程,當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合理推敲時,他們便會結合運用文章所給出的線索及自己所具有的背景知識對原文進行分析。教師一定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充分地閱讀課文,充分地思考,培養學生咬文嚼字,悉心揣摩的良好讀書習慣,教師不能代替學生思考。當我們認識到某種學習策略不利于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時,我們需要用新的行動來代替原來的行動。當我們進行英語閱讀的教學時,我們理應意識到推理的重要性,閱讀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學生要正確理解閱讀材料的基本情況,并且在理解的過程中盡快詳細地理解文章主要內涵。培養學生閱讀能力要把握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在進行中學英語閱讀的教學時,老師們引導學生對文章基本結構進行分析,培養其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從而使其整體的認知能力及閱讀水平有所上升。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體驗,會逐步獲得較為有效的學習策略,堅持實施這些已經形成的學習策略,就是英語閱讀習慣的養成。

總之,要想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就得多讀多練,教師在進行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認真總結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重視閱讀對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性,加強訓練,循序漸進,切實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

[責任編輯:王偉平]

猜你喜歡
閱讀策略培養英語教學
開展郊區初中學校英語課外閱讀的實踐與思考
巧用策略,“悅”讀繪本
以閱讀策略為導向的閱讀教學
Long的互動假說及其對英語教學的啟示
高職高專公共英語教學中EGP+ESP模式的構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