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景記者的鏡頭語言運用

2016-07-15 21:52王丹
科技傳播 2016年10期
關鍵詞:鏡頭語言運用

王丹

摘 要 在電視節目的錄制中,有很多的時候需要拍攝很多的外景,需要很多外景記者對外景進行拍攝和錄制,通過對鏡頭語言的充分運用,使外景拍攝的惟妙惟肖,讓觀眾身臨其境。這不僅需要外景記者需要很強的敬業精神,也要對鏡頭語言靈活運用,讓畫面達到美的效果,呈現給觀眾一道靚麗的“大餐”。外景記者要對鏡頭語言全面運用,吸引觀眾的眼球,使節目更加精彩、生動、活潑,提升節目的收視率,豐富觀眾的精神需求。

關鍵詞 外景記者;鏡頭語言;運用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63-0010-01

1 鏡頭語言運用的重要意義

作為外景記者,他們的身份區別于一般的記者,這是由他們的工作性質所決定的。一般記者都是在室內進行采訪、報導等,這對他們的要求比較低,而外景記者則需要到戶外進行拍攝和報導,需要更高的技能和素質,尤其所拍攝的畫面既要保證真實性,更要注重美觀,讓觀眾在了解事實真相的同時,感受到畫面的美感、立體感等,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回味,深深打動觀眾的心扉。所以,鏡頭語言的運用就非常的重要,只有運用好鏡頭語言,才能達到更加棒的效果,才能吸引觀眾的視覺。

外景記者所具備的一項重要的技能就是要對鏡頭語言充分運用,只有具備這項技能,才能把畫面拍攝的真實,給觀眾留下美感。外景記者要在鏡頭拍攝中自然流露出自身業務水平和能力。

我們所說的鏡頭語言就是在對事物的表達中,使用電視、電影或者是畫面組合,使事物表達的更加清楚明了,其本質就是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是用詞組和句子來表達,而鏡頭語言則是運用畫面來表達,雖然形式不一樣,但是所產生的效果是相同的。作為外景記者要能夠知道自己的任務,不能盲目的去記錄事物,如果找不準節目的定位,就會使這個節目支離破碎,沒整體的美感,讓人感覺到它非常的孤立。即使在后期,下大工夫進行包裝也是于事無補的。所以,作為鏡頭語言要想發揮很好的作用,就需要有一個非常棒的外景記者,他會給鏡頭語言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會使整個團隊具有更強的活力。

2 外景記者鏡頭語言表達要素

外景記者代表著一個節目的風格,他的一言一行都對節目有非常大的影響。外景記者要有豐富的學識、經驗和睿智等,這些素質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后天所培養的。外景記者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豐富自己的頭腦,用知識武裝自己,多多實踐,多掌握實踐經驗,還有對事物有敏銳的洞察力,要對事物的看法獨具一格,別具匠心,另辟蹊徑,從創新中進行突破,讓觀眾一看到這個節目就能想到外景記者。

對于每個外景記者來說,因為他們所經歷的各不相同,因此其所表達的方法和方式就不盡相同,充分展現了自己的風格和特色,給節目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特色,做到了與眾不同。在《走遍中國》這個旅游類節目中,外景記者帶領觀眾走遍了中國每個角落,天南海北、春夏秋冬都融入到節目中。每期節目,外景記者都給觀眾呈現出不同的旅游特色,讓觀眾對每個地方的不同的風俗人情有了深刻認識,外景記者在其中是功不可沒的。在每期的節目中,外景記者風趣的語言和調皮的話語讓觀眾感受到真的在那個地方旅游,忘記了自己是在觀看電視節目。外景記者幽默的話語使人不知不覺融入進去,活力四射,像是一道光芒萬丈的霞光,而且又非常輕松自然,觀眾就想迫不及待的看下去。外景記者的“親和力”就讓人感到非常輕松和親切的魅力和氣質,它代表著主持人的人格魅力。外景記者在節目錄制中不時的散發出這種品質,提升節目的品質和檔次。這種親和力的品質對外景記者非常重要,也是鏡頭語言所運用的手段。

3 非語言符號的運用

據有關心理專家分析,在人際交往中,信息的傳遞不單單需要靠語言來傳遞,而且還需要靠非語言來傳遞,一顰一笑、一個眼神等都是傳遞信息的最好方式。在運用語言時,一般都伴隨這非語言符號,如表情、環境和神態等,這些都是和語言互相依存的,是互相交融的。所以說,在沒有語言的環境之下,外景記者靠非語言因素同樣也會讓觀眾體會那種意境和含義。作為外景記者因此需要運用非語言符合,向觀眾傳遞語言以為的意境。

3.1 體態語言

體態語言在外景記者中要充分運用,只有運用自身的體態,讓體態表達出多種語言。外景記者要沉著穩重,在攝影機前站立的時候要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狀態,讓觀眾體會到其周圍的環境特點,這種氣質也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外景攝制的水平。其實體態語言就是讓自身的肢體非常自然和協調,不要呆板和僵化。外景記者的每一個眼神和神態都會給觀眾傳遞出很多信息,都會讓觀眾從中體會出很多意境。例如,在每年的春節晚會上,外景記者們不辭辛苦,他們為春節晚會的成功付出了很多辛勞的汗水。其中體態語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在錄制中,每個眼神、每個細微的手勢都讓觀眾深深感受的“年”的味道,都使觀眾充分享受到快樂和團圓。

3.2 服飾語言

外景記者的服飾也能傳遞很多信息,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代表了節目的風格和內涵。外景記者在運用有聲語言的同時,恰當的運用無聲語言——服飾語言也會給節目增色很多,會使節目更加成功。外景記者的服飾和造型代表著一種風格和氣質,體現了節目的一種特征。服飾對外景記者的特征和氣質符合,就會使節目產生與眾不同的效果,就會受到觀眾的稱贊。如在拍攝《走遍中國》這檔節目的時候,外景記者的服飾就是非常簡潔的運動裝,有時背上還背著一個旅行包,這樣的服飾對于節目的要求非常吻合,很能把觀眾帶到旅游的情境中去,讓觀眾不知不覺的走進節目中去,身臨其境,覺得自己就是在旅行。這種服飾無聲的傳遞著節目信息,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地。

3.3 環境語言

環境語言就是外景記者在節目錄制中所處的環境,這種環境也能很好的烘托出節目的氣氛和效果。在外景的選取上,要下足功夫,盡量選取那些有代表性的事物和景色。例如,在錄制江南小鎮的時候,要盡量選取一些有特色的景色,如崎嶇的小路、山水的俊秀等,外景記者要充分把自己融入到這些特色景物中去。所以很多記者會站在最具特色的景色中告訴觀眾所處的位置,觀眾從他身后的環境中感受到環境的特色,感受到江南小鎮的平靜和安詳,感受到人和自然的和諧。在外景運用中會給節目帶來一道靚麗的風景。

參考文獻

[1]楊柳,阿拉騰格日勒.外景主持人的鏡頭語言運用——以人文紀錄片《走近》為例[J].新聞論壇,2015(5):122-123.

[2]羅佳藝.從生活服務類節目外景主持人的鏡頭語言談起——以央視2套《消費主張》為例[J].今傳媒:學術版,2013(12):73-74.

[3]蘇葉.出鏡記者的外景主持特征——以央視《遠方的家》節目為例[J].東南傳播,2012(9):196-198.

[4]吳沖.論出鏡記者(外景主持人)的屏幕形象塑造——以廣西電視臺影視頻道《創新傳奇》欄目為例[J].企業科技與發展月刊,2013(19):82-84.

猜你喜歡
鏡頭語言運用
淺淡攝像機運動鏡頭
寫意與留白:《刺客聶隱娘》體現的中國傳統美學
“贊賞發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巧用插圖,注入課堂活力
電影《鋼琴家》——譜寫生命的序曲
黑暗中的詩意
以《情欲不羈路》為例分析公路電影
電影《霸王別姬》鏡頭語言下的影視敘事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