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意義與必要性

2016-07-18 09:58宋洋洋
企業文化·中旬刊 2016年7期
關鍵詞: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宋洋洋

摘 要: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該順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除了傳授學生知識和專業技能外,還應當讓學生在以后的工作中快速的認同和接受先進的企業文化與理念。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順應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形式,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高職院校;企業文化;校園文化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中指出:“要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性,教育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理念,提高學習能力,學會交流溝通和團隊協作,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睆奈募锌闯?,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當順應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課堂中除了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還應當讓學生在今后的工作中迅速的適應、認同和接受先進的企業文化與理念。因此,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順應了高職院校開放辦學的形式,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必要性

(一)由高職院校自身特點決定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國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職院校也大多由中職院校升格而來,在辦學經費方面,往往來源于地方財政的支持,企業、民間資本以及生源的學費貢獻,這就決定了高職院校本身的發展與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對高職院校來說,只有在文化建設上同樣實行校企結合,吸收不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優秀企業文化,再通過源源不斷地向社會輸送人才,把這種能力和文化展現出來,輻射到社會,才能獲得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二)由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決定

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生產、服務第一線所需要的高等應用型技術人才。企業選拔員工時,不僅看重學生擁有的文憑和技能證書,更看重他們的個人素質、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因此,高職院校在高度重視操作技能、技術能力、專業技術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職業素養、勞動觀念的養成教育。因此,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進行“校企文化對接”,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全面的學習和領悟優秀的企業文化,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和職業意識;同時,校企文化的對接,也有利于高職院校實現其培養目標,更好地為社會和企業服務。

(三)是高職畢業生零距離就業的需要

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也即是以直接就業(上崗)為主要教育目標而展開的教育、教學活動。目前,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是否有較高的就業率將決定高職院校甚至整個高職教育的生存和健康發展。目前,高職院校普遍存在初次就業率較高,但畢業生跳槽頻繁的顯現,這也反映出高職畢業生缺乏適應企業管理氛圍的能力和素質,無法準確定位自己在企業的位置。因此,要真正實現“零距離”就業,讓學生就業后能很快適應、認同和接受優秀企業文化及價值理念,除了讓學生在知識、專業技能等方面的“零距離”,更需要學生在價值理念方面的“零距離”,才能使畢業生快速的完成由“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從而實現真正的“零距離”就業。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的意義

(一)有利于高職學生成人、成才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人人格的塑造各有其特點。校園文化是以“學做人”為主線的教育文化,強調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培養的是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一種精神文化;企業文化是以“做好事”為主線的價值文化,強調績效,講究實際利益,是一種經濟文化。兩者的對接,能正確引導學生處理好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競爭與協助、自由與監督、理想與現實、奉獻與索取等關系,促進高職學生對社會發展的理性認識,糾正認知偏差,幫助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個人價值觀。

同時,通過學生切身感受到專業知識、技能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所發揮的極大作用,充分體會到企業的競爭壓力與職業責任,從而自覺產生危機感和緊迫感,激發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內在動力,增強學習的目的性和成才自覺性。

(二)有利于高職學生就業

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與企業對員工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有很大不同。學生無法通過學校的管理方法體會到企業的管理,同時,校園文化氛圍與企業文化氛圍也有較大差異,學生不能通過校園文化感受到企業文化,就會導致畢業生不能順利從學生角色轉變為員工角色。因此,高職教育應為學生提供更多走向社會、深入企業的機會。這就要求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吸收企業文化優秀成分,使之成為新的校園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逐漸縮小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距離,使高職學生從入學起就在一定程度上了解、熟悉和認同企業文化,幫助他們主動調整心態,重新進行自我定位,提高他們畢業后在企業的適應能力,縮短就業磨合期。

(三)有利于高職學生開展創業工作

職業教育應結合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積極開展創業教育。除了學生在校所學知識,其它諸如社交、審美、創造等方面的綜合素養、實踐能力,需要通過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的的長期熏陶才能逐漸體現。因此,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可以使高職學生更好的參與到企業文化的活動中去,提升自我,更多了解社會和企業,同時也使他們真正明確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自己應該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業素質和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業欲望和信心。

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與先進企業文化進行對接,吸取其先進理念,培養具有企業文化精神的人才,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徐天舒.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J].遼寧省交通高等??茖W校學報,2010.4.

[2]秦斯.論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J].中國西部科技,2010.7.

[3]陳叢耘. 關于高職院校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現實意義的研究[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9.12.

[4]曾海娟.高職校學校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與對接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6.8.

猜你喜歡
企業文化校園文化高職院校
校園文化建設淺談
校園文化與企業文化綜合研究
企業文化與人力資源培訓的關聯性分析及闡述
以老區精神打造校園文化
校園文化建設的思考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