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對“教與學”的理解

2016-07-18 23:03李生泉
考試周刊 2016年55期
關鍵詞:教與學新教材正方形

李生泉

新教材與舊教材之間有天壤之別,注重與實際生活的聯系,設計的都是學生熟悉的現實世界中的情景和知識,讓學生感覺數學就在身邊,數學知識是有用的,是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新教材從為學生的終生發展出發,以一種全新形式安排和設計課程,充分挖掘學生身邊的數學情景,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從“做一做”中培養學生激發手動腦能力,調動他們的興趣,從“想一想”中培養學生才探究與思維能力,從“猜一猜”中培養學生發現規律、大膽設想、研究質疑的精神,從“議一議”中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意識。面對新教材,我們的教法要應運而變,我們要用教材,變教科書是學生的世界為世界是學生的教科書,我們的任務應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學生學法的指導者?,F代社會是一個信息技術、文化生活高度發達的社會,陳舊的教學觀已不適宜現代學生的需要,老師“如何教”迫在眉睫。通過對新教材的研究,在實際教學中,我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意識

首先要讓學生嘗到合作、交流的甜頭。比如問題:負1999到正2000之間的整數之和是多少?我把學生按座位分組,每一組都安排有愛動腦筋、基礎較好的學生,讓他們帶動本組成員討論此問題。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他們對此問題進行合作、交流、探索。對某些學生,要鼓勵他們加入進去,對某些組要特別關照,或者自己加入進去,帶動學生進入合作、交流、探索的狀態,若他們得不到結果,我就要反復地、不厭其煩地引導,不要怕浪費時間。直至他們在反復地交流、探索中得出結論為止。當學生有了合作交流的意識之后,每一節課,我都設置點困難,如在“用字母表示數”這一節內容的教學中,設置困難:用四根火柴棍搭一個正方形,再加三根,搭兩個正方形,按這種方式,搭200個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這就要求學生通過用火柴棒搭正方形找到火柴棒根數與正方形個數之間對應的規律,學生在自己嘗試不成功時,立即想到與同學討論交流,找規律,從而解決問題。這樣,每一節課,學生都處于思考交流和興奮的狀態,感覺數學課不枯燥,時間過得很快,從而喜歡上數學課。

二、注意培養學生動手的習慣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手又動腦,才能有創造,我在圖形的平移和旋轉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剪一些平面圖形,進行向各個方向平移一定距離及繞某個點旋轉一定角度的動手活動,在活動中,思考平移前后及旋轉前后的兩個圖形有什么關系,學生在動手過程中,對平移和旋轉有了感性認識,使他們易于掌握性質,在畫平移和旋轉圖形時易如反掌。學生做每一活動都要讓他們有所收獲,這樣,才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和意義,從而樂于動手,勤于思考,不肯被動接受別人的結論,這有利于培養創造性人才。

三、不拘泥于課堂,盡可能地組織學生進行課外數學實踐活動

在數學教學中,要盡一切可能使數學教學豐富多彩,不可拘泥于課堂教學,讓學生學到死的數學知識。如:在陽光下,在同一時刻,物長與影長成比例,不能讓學生承認就行,要把學生帶出教室,在陽光下真正測量,找到這一規律這樣,不僅使學生明白:數學知識來源于實踐又服務于實踐的道理,而且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要注意對學生的適當評價

信心和希望是學生戰勝困難的動力,因此要讓學生進步,首先要使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看到希望。學生往往把教師對自己的關懷、愛護、信任等與教師對自己的評價聯系在一起,同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人格價值聯系在一起。教師一句話有時能改變一個學生的一生。于是教師的這種情感實際上就轉化為一種社會環境因素,在每個學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尋常的心理分量。因此,老師用心愛學生,發現學生的閃光點,“每個學生是一本書”,只有用心讀,才會懂,只有懂學生,才會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幫助。如我有一個學生,他在同學們的眼里一無是處,幾乎每天都有學生反映他的問題,如:老師提問時故意東拉西扯,擾亂課堂;同學做作業時故意大聲唱歌,裝病,不交作業,等等。我開始一遇到他犯錯誤就批評,一點效果都沒有。后來,我就認真研究他,了解到他的父母離異,父親不管他走了,母親下崗,出去找工作,把他寄養在姨媽家,所以他自暴自棄。這個孩子喜歡畫漫畫,點子多,有表演天分。我一改以往的批評為關愛,經常欣賞他的漫畫,我們班在開主題班會需穿插小品時,就由他做編導,這樣,同學們告狀的逐漸少了,有一次,在主題班會“知‘榮辱,重‘踐行”的最后的討論會上,他說了:“上課時我愛講話,擾亂課堂,今后,我將堅持一分鐘不講廢話,然后就會兩分鐘不講,三分鐘不講……我就會改掉壞毛病,從而學到的知識會更多?!笨梢?,通過我對他的欣賞,合理評價,使他樹立了信心。

五、注意要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而不是記住結論

教學中的每一結論,都應重在讓學生了解其形成過程,如:在“絕對值”一節的教學中,有結論:正數和零的絕對值是它的本身,負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有的學生背得滾瓜爛熟,但問為什么時,卻不知道,致使他們對知識掌握得不牢固,使解決“|a-b|+|b-c|-|a+c|”(a、b、c在數軸上的位置已知)這種式子的化簡問題變成難點。

六、要培養學生預習、自學的習慣

預習、自學是學生主動學習的一種形式,只有主動學習,才會主動探索,才會帶著問題聽課,才會提高課堂效率。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預習和自學的習慣呢?首先,花點時間在課堂上讓學生預習,對他們的發現給予充分的肯定贊揚,讓他們體會到其中的樂趣和獲取知識上的良好效果。再布置他們課外的預習作業,在下一次的課堂上問他們預習的結果如何?有何疑問?對他們的成果加以充分肯定和贊揚,對他們的疑問采取靈活的方式解決,如:部分學生懂而部分學生不懂的問題,就采取相互交流的方式解決;只有個別學生懂的問題,就可讓該生給同學們講解,一方面培養該生的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其他學生爭取進步。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促使他們爭取在自學中解決更多問題,逐步培養了他們課前預習的習慣,當課前預習已成習慣,就可以鼓勵學生大膽地自學,走在老師所教課程的前面。這不僅大大有助于學好數學,更有利于他們走出課堂后更多知識的獲取,有利于人生的成功。

七、培養學生課后復習、總結的習慣

課后復習、總結是知識的鞏固過程,弄不好,就會邊學邊丟,前功盡棄。因此,一方面要布置學生課后的鞏固作業,另一方面要讓學生每天總結,對自己在當天中所學的知識進行小結,再在學完每一章節后畫好知識結構圖,自查是否掌握,逐步養成習慣。

總之,要讓孩子不餓著,最好的辦法是教孩子學會生存,而不是準備好吃的給他們,學習也一樣,要為孩子的終生發展考慮,要重在教會他們如何獲取知識。

猜你喜歡
教與學新教材正方形
《新課標·新教材·新高考》特別征文
楷書的教與學
剪正方形
體現新課標 用好新教材
教與學
挺立于課本之中的“樹”
擔當意識:歷史新教材滲透不可或缺
讓“預習單”成為撬動教與學的支點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