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音樂教學案例《老爺爺趕鵝》的評析

2016-07-18 13:14楊靜
考試周刊 2016年55期
關鍵詞:音樂教學

楊靜

摘 要: 王莉老師在音樂課中充分滲透了新課改的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個性發展,提倡學科綜合。采用了豐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充分體現了教師的個性及教學特色,營造了和諧、互動、探究、創新的良好學習氛圍。特別是王老師親切的笑臉、溫和的語調給學生和藹可親的感覺,縮短了師生之間的距離。

關鍵詞: 音樂教學 案例評析 《老爺爺趕鵝》

一、對教學目標及重難點的評析

《老爺爺趕鵝》是活潑、風趣的二部輪唱兒童歌曲。歌詞采用敘事體呈現,講述了老爺爺趕鵝進城的一個小故事,朗朗上口,符合兒童的學習興趣。象聲詞“嘎嘎、嘎嘎嘎”的出現,使歌曲的童趣性體現得淋漓盡致,更增添了兒童的演唱興致。歌曲為C大調。第二聲部在第一聲部演唱兩小節后進入,形成二部輪唱。教師對教材進行了深入研讀,為本節課制定了比較恰當、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通過本節課學習,讓學生正確掌握歌曲的旋律、節奏,培養學生二部輪唱能力。在教師的指導下,把歌曲的節奏表達的快樂情緒自然真摯地表達出來。教學重點:鼓勵和引導學生在二部輪唱實踐中,增強參與和合作意識,不斷提高協調能力。教學難點:二部輪唱時,學生容易產生“喊唱、趕拍、串調”的現象。我認為這節課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確定符合新課標目標,符合學生實際學情。

二、對課堂教學內容的評析

這節課王老師以“鵝”為切入點,以介紹老爺爺趕鵝進城與路人的對話為主線,整節課以人與鵝群鮮活畫面為依托,讓學生在聽一聽、背一背、看一看、說一說、唱一唱、敲一敲、拍一拍等活動中將音樂本身與音樂畫面、音樂情感緊密融合,最終達到感受美、表現音樂美的目的。

學生活潑愛動,很難非常投入地上一節課。王老師這點做得很好,通過齊誦唐代詩人駱賓王的五言律詩《鵝》導入新課,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然后通過巧妙誘導,讓學生模仿鵝的叫聲,提高了學生學習歌曲《老爺爺趕鵝》的興趣,并相機出示帶有節拍線提示的《老爺爺趕鵝》的童謠,讓學生在優美歡快的誦讀中感受老爺爺趕鵝進城和路人對白時風趣、悠閑、快樂的心情,同時強調了休止符的發音要領,當孩子們熟誦了歌謠,對歌謠內容和表達的情感有了一定認識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學唱歌曲的旋律。王老師第一步采用的教唱方法是識譜視唱,認識節奏,指導有休止符的樂句正確的唱法。由于前兩個樂句極為簡單,加之學生對歌曲音調已有一定印象,學生隨琴聲用稍慢的速度直接跟唱曲譜,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熟悉旋律,簡單了解認識每小節的節奏,增強識譜的自信心和樂趣。第二步是節奏練習,通過學生初步識譜和視唱,找出歌曲中演唱不準確的小節,然后教師將此小節旋律作為重點,單獨指導。第三步跟隨旋律,填唱歌曲。學生隨伴奏旋律,自己嘗試填詞演唱歌曲,教師稍加點撥,節奏歡快的歌曲就有了。

當學生熟悉歌詞后,教師伴奏,學生齊唱,分組唱,然后引導學生關注二部輪唱的基本要領,聽錄音范唱,教學生找出第二聲部進入的位置(第一聲部演唱到第三小節時)。學生進入二部輪唱的訓練之中,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這樣設計既使學生體驗到了學習的快樂,又實現了教學目標的升華,學生在民主、活躍的課堂氛圍中結束了這節課的學習活動。

三、對課堂有效教學方法的評析

結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在教學中王老師首先采用情景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播放鵝的圖片,結合語言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老爺爺趕鵝》的畫面和自己的感受,在教授歌曲過程中教者主要采用示范法、聽唱法、打節拍法、啟發聯想法等方法教學,通過聽、誦、賞、唱等教學環節,讓學生用自然明亮的聲音和正確的節拍、速度演唱歌曲,感受不同節拍音樂表達的不同情緒,潛移默化地消化本課難點。

教師能充分運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手段,給予學生強烈的視覺和聽覺沖擊力,利用其視聽結合、聲像一體、形象性強的優點,把抽象的理論概念、枯燥的技能訓練還原到可聞可感的音樂之中進行。因材施教,為課堂教學目標的落實提供了保證,體現了面向全體性。

四、對執教者教學能力的評析

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音樂語言引導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在音樂的引導中自然地學習,課堂氣氛活躍又不失厚重。教師有了過硬的基本功,學生才能很快進入狀態,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出色地完成這節音樂課。本節課中,教師準確的彈奏、動情的范唱、生動的講解、簡練的語言、自然大方的教態,都顯示了良好的音樂素養。

五、對本節課教學效果的評析

“態度決定成敗,細節鑄就成功,創新意味輝煌”。這三句話是教育者應該牢記的。這節課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體現出王老師平時工作中的不懈努力和優良的音樂基本功。從以下幾方面評析:(1)王老師對教材的分析深入淺出,能把握住教材的“脈搏”。由此制定的教學目標,從知識到能力到思想方法,到德育教育,主體豐滿,折射出設計者教育觀念的現代,育人意識的高度自覺。(2)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3)縱觀教學過程的設計,教者始終以教學的組織者、指導者、啟發者身份出現,把學生推向主體。(4)以情景為主線,體現音樂性。教學過程充分體現音樂語言的作用,教師的引導、啟發,學生的聽、唱、活動等都以音樂為主。(5)教學環節銜接自如。

音樂課后,學生將充滿自信地傳承各國特色的音樂,這是所有音樂教師的期待,也是新課程的期待。綜觀王老師的整節課,雖然在教學上有很多閃光點,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探討,如細節、言語規范、微笑,多多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猜你喜歡
音樂教學
高校音樂教學在地方音樂文化傳承中的作用研究
高中音樂鑒賞教學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中等專業學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