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愛心揚起學生自信的風帆

2016-07-18 13:18何崇見
考試周刊 2016年55期
關鍵詞:自信班主任工作職業教育

何崇見

摘 要: 面向社會需求,服務地方經濟,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是各類職業學校辦學的基本目標,廣大職業學校以突出的職業培養能力吸引眾多基礎知識成績偏低而又渴求擁有一技之長的學生,他們在學校的學習、成長關乎社會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如何有效教育管理職校生,班主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求用愛心重塑學生的自信心,成就職校生,從而達到職業學校培養職校生服務社會的目的。

關鍵詞: 職業教育 愛心 自信 班主任工作

黨的十六大提出要培養三個層次的人才,即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靠誰來培養?一靠本科院校來培養,二靠高職院校來培養。從職業院校培養角度來講,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即技能層次為初級工和中級工的技術工人,主要靠中職教育和高職教育培養;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即技能層次為高級工及其以上的技術工人,主要靠高職教育和應用型本科教育培養。這部分未來的國家專門人才在學校的學習、成長關乎社會經濟的發展,關系到國家的未來,這就要求班主任責無旁貸地完成光榮的歷史使命。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者除了日常教學任務之外的另一項育人事業,班主任是一個教學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們的工作影響著每一個學生在德、智、體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一生的生活道路。那么,怎樣才能做好班主任工作呢?

一、有無愛心,是能否干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條件

我們面對的學生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獨立思想的孩子或青年,無論年齡大小,都有是非觀、價值觀、人生觀。班主任和他們打交道,必須平等地尊重他們的人格,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的想法(換位思考),關心他們的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及時地加以引導、表揚、鼓勵;當他們出現違紀問題時,要循循善誘,而非簡單粗暴的干涉、強制——“你必須聽我的”以樹立班主任的絕對權威,以為這是在嚴格管理學生。其實,這樣做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甚至于只有負面作用:因為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不當的教育抑或教育方法的不當,極有可能好心辦了壞事,使學生從此厭學。要嚴出于愛,愛寓于嚴,嚴而不兇,嚴在當嚴處,寬在當寬處,一分嚴格之水,再摻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釀成教育的甘露。

班主任工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管理”。同樣的年級,同樣的學生,為什么會形成不同的班風,良莠不齊?某些老師抱怨自己攤到了一個“差班”,運氣不好,人家運氣好分到了好學生。如此種種常聞諸耳,還時常輔以例證,聽來貌似很有道理。其實,這都是在為自己的工作不力找借口,為自己開脫責任。只是很多人不愿承認、不敢面對罷了。

試想,一個班級的管理,只要我們用心付出了,或多或少就會有所收獲的。誠以待人是為人處世的一條重要原則,同樣適用于對待學生。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活生生的、充滿朝氣的、有獨立思想的青少年。人無論大小,都是有感情的,更何況是這么一個特殊的群體。只要我們用心真正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他們何嘗不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呢?我們不要只把目光投向那些自覺性高、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身上。對于班主任來講,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是自己的孩子,應該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如果厚此薄彼,勢必引起不滿,他們會把不滿化為行動,違紀頻發,給自己的班級管理帶來被動。

即便對于違紀學生的處理,我們也要講究方式方法。管理管理,不能只管不“理”。強制打壓起不到相應的教育效果,有時只會適得其反。既要對違紀的后進學生進行有效的管教,又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以及錯誤帶來的嚴重后果,今后如何避免類似錯誤,怎樣才能健康地成長成才,做到以理服人。違紀了,犯錯誤了,作為正常人的心理,那滋味肯定不好受,如果處理方式不當,極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出現更多不良行為,不利于他們健康成長。這樣的結果與教育背道而馳。因此,我們有必要對受處罰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心理安撫,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勢,看到自己進步的空間,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這樣興許就改變了一個人。尤其職業學校,班主任要做得更多,因為職業學校的學生自覺性、自我約束力要欠缺一些。

當同學們在成長過程中碰到了困惑,迷惘不知所措時,班主任要適時予以關切、理解,伸出熱情之手,幫助他們解開心中的結;當有同學身體不適,發燒生病時,班主任要適時地問候關懷,消除學生心中的陰霾,從而陽光燦爛。這種關懷對后進生效果尤其顯著,他們會主動自覺地改正缺點,奮發向上。事實上,班主任也好,科任老師也好,關注點更應注意后進生這一群體,他們在各方面更需要老師的幫助。班上那些上進心強的同學在各方面的自我約束力強,老師只要予以適當的點撥啟發,就能很好地健康成長。給予后進生更多的關懷,促使他們改正自身缺點而向上、向善,不僅對學生個人,對他們的家庭,對社會也是一件功德無量的事情。老師差不多都有切身體會:一個班級中那些曾被自己狠狠批評責罰教育過的調皮的學生,畢業之后再見到你時,遠比那些曾經優秀的學生更親切、更熱情。為什么會這樣?是因為他們長大了,覺得那時候你是在關心他們,真心地為他們好。老師不經意的只言片語有時能讓學生記一輩子,感激一輩子。這讓老師感到很慚愧,我們有時做得還不夠。

班主任不要忽視這么一種現象:當接手一個新的班級時,班上幾十個甚至一百多人,老師的關注力總是有限的,總有不被注意的同學。這些同學以前表現也挺好,只是我們還沒注意到,他們自己不想被忽視,有時會采取另類方式讓我們關注,如調皮、故意違紀等。如果老師沒有強的洞察力、分析力而不分青紅皂白地批一通,就可能被人為地樹立對立面,給日后班級管理帶來困難。這還是小事兒,更有可能,這些學生曾經優秀,因我們一時誤解或不當的教育方式,他們產生抵觸情緒、逆反心理,意氣用事,不再學習,不再向上,改變自己的人生軌跡,這或許是最大的罪過。老師、班主任有時還意識不到一點。每個學生都有個性,“因材施教”不是一句套話,是需要老師用“心”體會的。試想:孩子都懂事了,還需要老師教嗎?還有教育這一說嗎?

如果說班主任對班級事務不聞不問,不深入了解學生,只是充當學校要求的傳話筒的作用的話,班主任的作用就失去了意義。如果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想法毫不關心,出了問題僅僅是粗暴的簡單訓斥、打壓、處罰,結果就只會越來越糟。我們聽到的更多的是抱怨學生素質差,不好管。沒有一顆發自內心的愛人的心,怎么能管好學生?

上面我們說了這么多,總而言之,就是對學生要有“愛心”。無論他們上進快樂時,還是他們灰心、沮喪、迷惘時,我們都要發自內心地關心愛護、呵護他們,賞識他們,成就他們。有了“愛心”作為前提,一個班級的管理就成功了一大半,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在和學生打交道的同時,一定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處理問題的時候,千萬不要盛氣凌人,高高在上,否則只會激化矛盾,不能實質上解決問題。

二、合理定位,為學生重塑自信

職業學校學生素質大不如前,不僅文化素質大幅降低,更重要的是習慣養成尤其讓人擔憂。如他們自私自利、沒有責任心、愛心缺失、沒有大局觀,等等。有人把這籠統地稱之為“90后”現象、“獨生子女”特色。這種說法本身就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這完全不是“幾零后”的問題,而恰恰反映了教育的嚴重缺失,職業學校的老師尤其需要做得更多。

現在的職業學校主要由以前的中等專業類學校升格的高職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縣市職教中心、職業高中等幾類學校構成。生源素質成為左右這一問題的關鍵因素。這些學校固然期盼招到高素質的學生,但現實情況是每年各類職業學校都面臨尷尬的招生問題。高分學生絕大部分進了高中,選擇上職業類學校的高分學生可謂鳳毛麟角。多數低分學生是在上高中無望,沒有選擇的情況下才來到職業學校的,并非學生主動選擇,多是無奈地被動服從父母的安排。

這些學生或多或少存在這樣那樣的不良學習習慣,在心理上他們覺得自己是“中考失利”的失敗者,原本脆弱的自信心幾乎消失殆盡。所選專業基本上都是無奈地被動服從父母和家人的安排,“專業方向”根本沒有。我們在與同學們交流中發現一些學生不知道所學的這個專業到底是干什么,更不清楚自己能干什么,對將來極為“迷?!?。非常遺憾的是,為數不少的學校完成招生任務似的把學生招進來后,忽視學生中存在的這些非常明顯的問題,一上來就簡單地進行專業教學,讓學生無所適從,結果是學生學不會而滋生更嚴重的厭學情緒,進而自暴自棄,違規違紀。老師抱怨生源素質太低,沒有教學成就感而失去教學熱情。如果這些問題不加以修正,情況更不樂觀。

作為教育工作者——校長、系部主任、任課教師、班主任(輔導員)、宿管員(生活指導老師)等都應該正視生源質量下降的事實而擔負起育人的責任。僅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實質性問題。如何做?首先必須做好兩件至關重要的事情:

第一,重樹學生的自信心。自信心起來了,其他諸如厭學、違紀等問題均可迎刃而解。

第二,明確學生的“專業方向”,樹立學習目標。

這兩個問題猶如職業教育的“根”。只有做到了這兩點,職業教育才有光明燦爛的前景,所謂“根深才能葉茂”。

“明確學生的專業目標”,解決起來相對簡單一些。新生入學初只要進行幾次專業教育,讓學生明白本專業的歷史淵源,本行業現狀,發展前景,學好專業技術后的職業定位,就基本達到了教育目的。

當然,日常教學中,各專業老師除了完成學業教授的同時,亦要講明白本課程與專業的聯系何在,輔以企業生產流程中涉及本課程之處進行教育,從而改變學生無所適從的盲目被動接受知識的現狀,主動地、有針對性地學習有用的專業知識。各專業老師要始終如一地認真做好這一工作,教學效果定會事半功倍。有些專業老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總是機械地完成教學任務,教起來費勁,學生學起來吃力,出力不討好,事倍而功半。

至于重樹學生自信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閃光點,找回自信,卻不是一天兩天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個自上而下,群策群力,形成合力才能出效果的大事情。

讓學生找回自信,絕不僅僅是班主任的責任,各任課老師在平時教學中應該因材施教,適時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只要真心地夸贊激勵,學生就不可能感受不到,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對于后進生,要幫助他們分析學習成績不好的原因,端正他們的學習態度,鼓勵他們盡量爭取多學一點知識,同時盡可能發現身上的長處,充分發揮他們的特長,只要他們有一點進步,就及時給予表揚,使他們不至于覺得自己一無是處。讓每一個學生都發現自己的閃光點,對未來充滿信心,這是老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千萬不要橫挑鼻子豎挑眼,讓學生充滿失敗感。多一分賞識就會給學生多一條開拓的路線,多一分賞識就會給學生增加一次創造生命的奇跡。賞識是學生前進的不竭動力。

讓學生找回自信,宿管員(生活指導老師)應該義不容辭。宿管員不僅要維持睡眠紀律、宿舍衛生。學生在宿舍的表現,從某種程度上說是最本真的表現。宿管老師應據實進行正面引導或及時告知班主任,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讓學生找回自信,家長的支持必不可少。知子莫若父母親,每個父母對孩子可謂最了解,對孩子某些方面的特質或問題,有必要和班主任溝通交流,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當孩子學習不如意時,不能簡單地呵斥打罵,而要深入地問詢談心,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伺機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

目標明確了,再以班主任的愛心揚起學生的自信之帆,一定能到達勝利的彼岸。

猜你喜歡
自信班主任工作職業教育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深化年輕化戰略108萬已是“小目標”
“動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養路徑研究
論七年一貫制體系下本科學科建設中職業教育的重要性
淺析新課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基于快樂教學的投擲課教學研究
淺談高職學生內力覺醒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