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里翻譯規范理論下的某公司《代理協議》誤譯分析

2016-07-20 21:34李方超劉彥利
2016年24期
關鍵詞:誤譯

李方超 劉彥利

摘要:本文運用圖里翻譯規范理論,分析了某公司《代理協議》的譯文誤譯原因,進而例證譯者應遵循一定翻譯規范的重要性。

關鍵詞:圖里翻譯規范;代理協議;誤譯

一、圖里翻譯規范理論

圖里認為翻譯是受到社會文化規范限制的活動,其社會、文化特點使之不同的受到多種因素限制。在圖里看來,規范制約所有種類的翻譯,不僅是文學、哲學和圣經翻譯(這并不是說用完全相同的規范約束它們),而且,規范能運用于翻譯活動的任何階段,能反映在翻譯產品的每一層面。

圖里認為翻譯規范分為兩大類:元規范和操作規范。元規范指翻譯的宏觀決策,它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與翻譯方針有關的因素,二是與翻譯直接有關的因素。翻譯方針既涉及在一定歷史背景下指導篇章類型的選擇,它也涉及與在特定時期通過翻譯輸入某種語言/文化的個體篇章、時代條件及面向何種讀者群等影響翻譯決策的問題。操作性規范屬翻譯行為的微觀抉擇,一般指翻譯活動中使用的翻譯技巧。它影響篇章中語言材料的分布方式、篇章結構和文字表述,因此也直接或間接的約束目標語篇章和源于篇章之間公認的關系,即哪些在轉變中可能維持不變,哪些會發生變化。

二、元規范視角下的誤譯分析

(一)經貿活動需要合同協議類文本翻譯

依據圖里翻譯的元規范,一個歷史時期選擇什么樣的翻譯篇章都是該特定歷史時期所決定。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對外開放的縱深進行,特別是近幾年來“一帶一路”,“亞投行”等中國主動設計議題引領世界時代的到來,我國對外交流不斷提高。而經貿交流活動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項活動,在中國企業走出國門的過程中,各類合同協議是中外企業進行溝通的重要媒介,因

而代理協議類文本的在中外公司合作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這類文本的翻譯需求大大增加,最根本的受翻譯的元規范影響。

(二)讀者影響或制定翻譯政策

從翻譯的元規范理論可知,代理協議篇章翻譯出現的原因。本案例中的《代理協議》是在中國一家石油公司與科威特公司簽訂的工程代理?!洞韰f議》讀者向譯者提出了譯文要求,譯文再述原文的意思,不必拘泥與原文的語序。下面就來分析,譯者翻譯的這句譯文是否遵循了基本翻譯政策。

例一:Any tender of the interest of both parties for bidding and/or any contract that may be awarded to the principle by any ministry or government authority or private sector party in Kuwait.

譯者譯文:

所有雙方利益投標書,和/或協議可由科威特任何部門、政府機構或私人公司授予委托人。

公司讀者修改譯文:

項目是指經科威特政府部門,政府的權威機構或者私人公司所授予給由合作方共同參與的委托人的項目。

分析:合同/協議的概念在大陸法系與普通法體系中不同,并且每一條款所指內容根據具體的經濟活動有不同的內涵,所以往往在一份合同中首先看到 “定義條款”。這句就出自該《代理協議》的定義條款,例一并非是一句完整的句子,它是對上文“project”概念的界定。根據公司讀者制定的翻譯政策,譯者并沒有遵循,首先是譯者忽視了上文中的“project”,將主語誤譯為“ any tender”與“contract”,說明譯者語篇意識不強,其次就是譯文不通順。

因此譯者并沒有遵循“再述原文意思,不必拘泥與原文的語序”這一基本的翻譯政策。由于,兩類主要規范(即元規范與操作規范之間<筆者注解>)相互影響甚至互為條件(趙寧,2003)。因此,例一首先涉及是元規范問題,其次也涉及操作規范。

三、操作規范視角下的誤譯分析

操作規范涉及翻譯的微觀層面,譯者接觸翻譯實踐時就會遇到,屬于方法論層面,但就這技術性問題在面對兩種語言系統差異的處理問題也絕非易事。兩種語言系統差異又涉及音系的、構詞的、句法的、語用的等多種層面的差異。

例二:The Agent is authorized and hereby agrees and accepts such appointment of having the sole and exclusive rights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Agreement.

譯者譯文:

代理人在此同意并接受委托人授予的獨家代理權益并享有協議條款的專有權。

分析:此處因為討論操作規范層面導致的誤譯,屬于譯者個人本身對翻譯技巧的駕馭問題,無須與公司讀者修改譯文進行比較。

由于《代理協議》是來自科威特公司,原文的起草也并非規范英語。因為主語“the agent”后面跟的并列句既有主動語態,也有被動語態,這種句式在標準英語中一般不常見,給翻譯本身帶來了困難。而譯文將第一個動“authorized”,處理成形容詞“授予的”的靈活變通,將后兩個動詞緊跟主語,非常巧妙。但對于“ subject to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this Agreement.”是對“ right”的限定修飾沒能正確理解,可見譯者是顧此失彼。

四、結束語

譯者的翻譯實踐活動必須受一定的規范指導,本文運用圖里翻譯規范的兩個層面,即元規范與操作規范對某公司《代理協議》譯文誤譯進行了分析,從翻譯實踐層面例證了圖里翻譯規范的指導意義,以期對相關翻譯工作者的實踐有一定的幫助。(作者單位:成都理工大學)

參考文獻:

[1]吉迪恩· 圖里,描述翻譯學及其他[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2]趙寧,Gideon Toury翻譯規范論介紹[J].中國翻譯,2000(3).

猜你喜歡
誤譯
史鐵生小說日譯本中的誤譯分析
淺談《酒國》俄譯本中的幾個翻譯問題
探析長沙岳麓山韓語公示語誤譯現象
日語連體修飾語及翻譯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