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陜西省農地流轉需求的影響因素分析

2016-07-29 10:58曹亞雅
2016年25期

曹亞雅

摘要:本文理論分析了新型城鎮化背景下陜西省農地流轉需求的影響因素,提出促進農地流轉的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地流轉;理論分析;對策建議

一、引言

新型城鎮化以統籌兼顧為原則,注重產業升級、生態建設、集約節約利用資源,以提升城市內涵為中心推動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的發展。新型城鎮化下,新的土地供求關系能夠促進農業規?;瘷C械化發展。但目前我省農地流轉也存在很多問題,農村土地流轉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棄耕荒地較多、農地流轉非自愿現象較多、流轉中農民利益缺乏保障、農地流轉非農化、流轉程序不規范等。

二、陜西省農地流轉現狀

我省土地流轉市場發展迅速,秉承“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總體上土地流轉數量增加,流轉方式多樣,有轉包、出租、轉讓等形式,流轉主體多元化,農村合作社、企事業單位紛紛參與其中。轉出農戶的收入逐漸增加,許多流轉雙方簽訂了流轉合同。土地流轉信息平臺和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陸續建立,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穩步進行。然而大多數地區土地流轉存在問題,地塊零散,流轉形式不規范、規?;鬓D程度低等?!叭嗳佟钡默F象嚴重,即親戚朋友之間流轉多,向種糧大戶流轉少;單塊零散流轉多,整村整組成片流轉少;本村成員間流轉多,向外村外鎮流轉少。研究影響農地流轉需求的因素有助于規范土地流轉市場,提高農業規?;屯恋丶s化水平,推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

三、影響農地流轉需求的理論分析

農地流轉市場是農地使用權交易的市場,從經濟學角度講,市場參與主體是需求方和供給方,供給方出讓農地使用權,需求方轉入農地使用權,農地流轉的順利實現是供求雙方合理匹配的結果。影響農地流轉的因素有流轉價格、流轉后相對收益的效用、農戶家庭人均收入、非農就業收入、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一)影響農地流轉需求發生的條件

1、流轉價格

流轉價格是每畝流轉地租金,租金高低直接影響農戶流轉意愿,農戶轉出農地得到的收益主要來自租金,當農戶自己經營成本較大,受讓方出價越高,農戶越愿意轉出土地。但是流轉價格不能太高,過高的流轉價格意味著轉入方較高的交易成本,導致流轉需求不足?,F階段我省土地交易流轉價格主要是由當地土地面積多少與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決定①。

2、流轉后相對收益的效用

流轉后相對收益是指交易主體所得收益減去機會成本后的余額。即轉出方轉出土地所得收益,扣除經營土地的所有成本后的剩余收益;轉入方租入土地后經營土地的收益扣除土地交易成本后的剩余收益。交易雙方從農地流轉中獲取的收益為雙方帶來效用,效用受農戶總收入和經營成本的影響。對需求方來說,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經營農地的邊際效用下降。如果沒有非農就業收入,只依賴農地經營獲取收入,收入較低,對轉入方的效用較大,農地需求更強烈。存在非農收入時,經營農地的邊際效用較小,農地需求不強。

對供給方來說,在沒有非農就業收入時,農民不可能會轉出農地,因為土地是農戶的唯一收入來源;在農戶有了較穩定的非農就業收入時,他們就愿意放棄土從事非農產業,農地供給才會發生。農戶轉出土地的收益主要來自于轉出土地得到的租金,對農戶產生相應的效用。當農地供給方非農收入較低時,農地供給的意愿較強;當農戶非農收入不斷提高且穩定時,農戶的農地供給意愿降低,農地規?;鬓D現象出現,農戶轉出轉入農地的意愿開始增強,流轉速度加快。

3、農戶家庭人均收入

農戶是農地資源微觀利用的主體,農戶的家庭收入影響著農戶流轉土地的意愿,有保障的家庭收入是農戶得以維持生計的前提條件,農民的人均收入按來源可分為:家庭經營收入、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和轉移性收入②,對農民來說,家庭經營收入是總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租金收入大于經營農地的成本時,家庭人均收入越高,越愿意轉出土地;家庭人均收入較低時,農戶家庭人口數量可能較多,并且對土地的依賴性強,轉出土地的意愿不強烈。

4、非農就業收入

非農就業收入是當農戶在經營土地之外的就業機會中取得的收入,非農就業收入間接影響交易雙方土地流轉意愿。對需求方來講,當非農就業收入在其總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大時,轉入土地并經營農作物的需求不強,農業的收益要遠遠低于從事其他行業的所得,當非農就業收入在其總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小時,說明農業生產經營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對土地的依賴較強,轉入土地可以擴大經營面積和經營種類,甚至實現小規模農地經營,因此土地需求旺盛。對供給方來講,非農就業收入較高,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較高時,說明對土地的依賴性低,當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出現時,轉出土地的意愿強烈,以便投入更多勞動力于非農產業上;當非農就業收入較低且在總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小時,土地是農戶維持生活的主要資源,因此對轉出農地的意愿較低。

5、農村社會保障水平

目前我省農村的養老、醫療、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體系存在嚴重滯后性,土地經營收入是是農民解決醫療、教育、養老等問題的資金來源。農民對外出務工的收入的不確定性很擔心,對流轉土地存在后顧之憂。因此,存在農民寧愿自己經營土地而獲得微薄的收入也不愿轉讓土地經營權的現象。社會保障制度缺位,農民最關心的醫療、教育問題得不到解決,農村土地流轉就存在障礙,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才能促進農地有序流轉。

(二)綜合結果

價格影響流轉雙方的意愿,流轉價格越高,轉出意愿越強,流轉價格越低,轉入意愿越強,當達到雙方滿意的價格是,交易便會產生。流轉后相對收益的效用越大,流轉需求越旺盛;農戶家庭人均收入與其流轉意愿呈正相關;非農就業收入與需求方的流轉意愿呈負相關,與供給方的流轉意愿呈正相關;農村社會保障制度越健全,越有利于農地流轉。

四、加快農地流轉的建議和對策

(一)構建健全的的農地流轉市場

縣鄉鎮級相關部門應該規定土地經營權交易的形式,流轉雙方必須簽訂合同,明確流轉雙方的權利義務,規范流轉行為。簽訂了流轉合同有利于解決流轉過程中的糾紛問題,讓農戶在流轉中及時得到救助,降低不必要的成本。

土地流轉價格是由當地土地面積的多少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的,建立第三方評估機構,運用專業技能對當地流轉價格進行公正的評估;在各基層服務點及時公示流轉價格和成交情況,才有助于建立有效的價格機制。

做好土地流轉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讓廣大農民正確認識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鼓勵農民積極參與流轉,實現資源合理配置。

(二)完善土地流轉服務機制

土地流轉服務中心與當地農經站一起服務農業,管理科學有序,有利于建立公平、透明的用地交易機制,使流轉工作透明化。建立鄉級和村級的土地流轉中心有現實意義,以村為單位進行土地流轉策劃宣傳有助于農民深入了解農地流轉的經濟意義。建立網絡交易平臺,及時發布流轉信息,降低信息搜尋成本,更好地促進流轉市場的發展。

(三)完善農村社會保障機制

農民是社會收入最底層的群體,將土地視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積極建立和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對農村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力度,探索建立農村人口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住房公積金等社會保障制度,解決農民生活最重要的問題,只有有了可靠地社會保障,農民才愿意放棄土地從事較高收入的工作。(作者單位:西北政法大學)

注釋:

① http://www.sxny.gov.cn/templet/sxny_gov_cn/xcbdshowarticle.jspid=81910

② 李進霞,影響農地流轉供求的因素分析,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年6月,第9卷第2期

參考文獻:

[1]李進霞.影響農地流轉供求的因素分析.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13年6月,第9卷第2期.

[2]劉凝.新型城鎮化下加快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研究.中國會議,2014年11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