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層網絡市場監管對策研究

2016-07-29 22:13默子興
2016年25期
關鍵詞:信息化

默子興

摘要:中國網絡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相對網絡經濟的蓬勃發展,網絡市場監管發展卻嚴重滯后。網絡市場的持續健康發展,迫切需要有效的市場監管,以維持公平、有序的網絡交易環境,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本文分析了基層網絡市場監管面臨的困難和挑戰,并從四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基層工商部門;網絡市場監管;信息化

一、網絡市場監管背景

(一)中國網絡經濟蓬勃發展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經濟模式正在深刻的改變著中國經濟的發展模式。截止2014年,我國網絡市場交易規模已達10.2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意味著網絡市場已經成為中國市場經濟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方經濟數據統計分析機構艾瑞分析認為,隨著移動購物市場的高速增長、典型電商企業向三四線城市甚至農村市場擴張及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布局,中國網絡經濟市場仍將保持27%左右的復合增長率[1]。特別是“互聯網+”推動下的互聯網形態演進及其催生的經濟發展新形態,都預示著中國網絡經濟的更廣維度、更深層次的發展。

(二)網絡市場成為違法行為的重災區

在網絡經濟繁榮的背后,電商不正當競爭、侵犯他人商標專用權、出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宣傳、單方面關閉交易等違法行為已成為網絡市場發展的毒瘤。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2015年中國消費者協會受理遠程購物投訴20083件,占銷售服務類投訴比例高達69.86%。網絡市場被投訴的問題集中表現為商品質量不合格和假冒的問題、七天無理由退貨難落實、虛假違法廣告宣傳、網上支付安全難保障等問題。

(三)網絡市場發展的新趨勢

隨著阿里巴巴、淘寶、京東商城和天貓商城的超常速崛起,蘇寧、國美等線下商超紛紛上線跟進,微店、手機超市、網絡直銷等各種網絡交易模式井噴,線下實體市場和網絡市場呈現出融合共生的趨勢。針對網絡市場和傳統實體市場各有利弊的情況,產生了網絡市場和實體市場同化發展的需求,網絡市場正在啟動實體支撐的實體化戰略,實體市場也正在啟動信息化、網絡化戰略,“互聯網2.0”時代的到來和“大數據”精準營銷,使得利用信息技術以及互聯網平臺的企業深受其利?;ヂ摼W與傳統經濟行業深度融合,形成的新的發展生態,市場經濟發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成為今后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發展趨勢。

二、基層網絡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市場監管執法困難

網絡市場交易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打破了傳統實體市場的地域規模有限性、主體確定性和行政管轄明確性等時空限制,傳統監管方式受限。網絡交易中商品信息、交易數據等證據極易修改、銷毀,加之網絡交易行為往往跨區域發生,產生消費糾紛后,無法采取常用監管方式收集證據、查辦案件、解決投訴,即使市場監管部門能夠取得完整證據也難以對當事人進行處罰,監管執法困難,消費者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網絡交易涉及電子商務、網絡等科技知識,監管人員需要掌握一定的網絡應用相關知識,這對基層市場人員結構及業務能力提出了嚴峻的挑戰。目前基層監管手段仍然停留在通過搜索網頁對比、電話及上門信息核實和對經濟戶籍管理系統中涉及網絡銷售資質的營業主體排查,工作量大、效率低,重復性和無效工作多,難以有效實現網絡市場監管。

(二)網絡市場監管機制的建立與不足

基于各省現有的經濟戶籍管理系統和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系統的“以網管網”是當前網絡市場監管的主要思路。以河北省為例,依托河北省經濟戶籍管理數據庫建成了網絡交易監管平臺,2015年石家莊市工商局以整治網絡違法廣告、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為重點,開展了“紅盾網劍”專項行動,針對假冒偽劣產品、虛假宣傳通過設置關鍵詞,對在石家莊范圍內注冊登記開辦的具有經營性質的網絡企業進行網絡巡查,對出現的類似“石家莊最好的乳腺癌醫院”等違法廣告進行了查處。但目前,網絡市場監管仍停留在對網絡經營主體網站、黃頁等宣傳行為的監管階段,監管平臺對淘寶、天貓等淘寶類網店尚不能實現時時監測。淘寶類的特點是,每家淘寶店就相當于在淘寶市場里租了個門店,而作為“大市場”的淘寶總部位于浙江杭州市,依相關法規規定應由杭州市場部門負責監管,而這顯然與實際監管屬地不符。各地市市場監管部門對轄區涉及網絡銷售資質的企業的監管,存在底數難清和區域交叉的監管癥結,是以構成構建立體、全覆蓋的大區域網絡市場主體動態監管體系的難點。

三、加強基層網絡市場監管的對策

針對網絡市場運營載體、技術、空間的特殊性,監管部門亟需調整和創新網絡市場監管思路,即由行政區域性監管向打破行政區劃限制的“以網管網”的無邊界監管轉變;由常規監管向實時隨機監管轉變[4]。國家和省級監管部門,應致力于搭建區域性和全國性的網絡市場統一監管平臺,實現不受行政區域限制的“以網管網”、實時隨機的監管是網絡市場監管的客觀要求。

(一)加快建設健全網絡市場監管平臺

以省級監管部門為主力,推進“以網管網”的開放性和無邊界性網絡監管平臺建設,打破行政管轄的區域性,著力構建大區域或全國網絡市場主體監管體系,并重點對網絡市場主體集群(淘寶網、天貓、京東商鋪等)建立政府監管接口,構建系統、連續的監管鏈條,實現監管平臺和監管工具與被監管對象活動空間的統一性和一致性。在監管平臺構建中,參照淘寶誠信懲戒機制,著重誠信體系和自律體系建設,特別是網絡市場監管平臺和平臺功能尚不完善期間,引導網絡銷售企業履行行業規則,促進平臺自律,改善平臺市場經營秩序[3-4]。

(二)完善網絡市場信用監管體系

誠實守信是市場持續發展的基本原則,也是市場經濟自我調節的根本基礎。失信是市場秩序的擾亂者,網絡市場是市場發展的高級形態,但其本質依然是市場,信用激勵體系和市場自律機制在網絡市場中調節的功能更有效。

一是推進經營主體實名制。特別是與第三方交易平臺合作,建立網絡市場經營主體實名共享機制,通信部門或網絡交易平臺提供商(如淘寶、天貓)實施實名準入和實名信息共享和公開查詢制度。二是建立網絡市場主體信用激勵機制。按照國家“簡政放權”和“放寬準入、嚴格監管”的改革要求,借助網絡監管平臺整合各類經營主體信用信息,建立網絡市場主體信用信息管理機制,運用信息采集、公示、共享和約束等手段,對不誠信行為企業進行信用懲戒或限制,并納入重點監管類目。各有關部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信用聯合懲戒,使違法主體“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對守法企業形成更有效的激勵,促進各類市場主體自覺遵循市場自愿、平等、公平、誠信的交易原則,自覺維護市場交易秩序。三是加強信用公示和警示發布。推進“雙隨機”抽檢在網絡市場主體監管中的應用,監管部門依據法律法規對各類平臺中的經營戶或其經營的商品定向或不定向進行抽查,并對檢查結果進行處罰和公示,實時公開披露網絡交易過程中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或案件,定期發布網上購物的消費警示,提醒消費者注意網上購物風險。

(三)加強網絡監管執法隊伍建設

加大培養和吸收優秀的信息技術人才和互聯網應用人才加入監管隊伍,提高網絡市場監管的能力。加強網絡監管人員的配置、培訓和管理,使網絡商品監管工作走上專業化監管軌道。同時,還要加強網絡監管平臺的光纖網絡支持、專業化監管搜索裝備配備,設立電子證據儲存室,為監管工作提供物力支持,積極適應網絡市場發展監管的需要。(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艾瑞咨詢: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規模12.3萬億元增長21.3%.http://www.199it.com/archives/326293.html.2015.2.

[2]中消協:電商平臺假冒現象成投訴熱點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60312/150424425394.shtml.2016.3.

[3]許入文.工商系統信息化的發展規劃與實施策略探究[J].信息技術,2015(31).

[4]王雪峰.創新網絡市場監管適應市場發展新常態[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15(3).

猜你喜歡
信息化
水利信息化
“云會計”在中小企業會計信息化中的應用分析
論述金融管理信息化的創新與應用實踐
基于會計信息化下的企業內部審計探討
如何構建交通信息化的防護墻?
法律為信息化護航
醫院會計信息化 路怎么走?
信息化是醫改的重要支撐
信息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