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不能加什么

2016-07-29 08:07雷方方侯衛棟
2016年25期
關鍵詞:儀式媒介信息

雷方方+侯衛棟

當“三網合一”的概念提出,人們以為“三網合一”無所不能;當“媒介融合”的概念提出,人們認為“媒介融合”能夠拯救傳統媒體;當“大數據”進入人們的視野,人們認為“大數據”能夠刷新世界,現在,該輪到“互聯網+”了……

“三網合一”、“媒介融合”、“大數據”并非空談,它們確實向世人證明了裂變式的傳媒變革力,讓媒介格局和傳播方式發生質變,讓每個活在市場經濟下的個體卷入技術先導的信息世界,生活被重新定義??墒?,在媒介融合照耀下的世界里,不乏存在機械相加的陰影;在大數據包圍著的世界里,也會有我們無處安放的隱私和被遺忘權?!盎ヂ摼W+”,似乎加號后面是不是無窮的符號——∞,邏輯上是否成立呢?農民可以把收割的玉米通過互聯網送向城市,大學生創業的古方紅糖能夠通過互聯網送到愛人手里,似乎任何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都可以存在于加號后面。但是,即使是太陽普照著的地球,都會有陰影出現。

一、“互聯網+”加不了“去名”

就像冷泉那樣,“互聯網+”帶來利益的途徑是讓冷泉揚名天下,讓更多人知道,在更多的人里做營銷。我們先將“互聯網+”的概念擱置,先談談互聯網?;ヂ摼W可以讓很多事物揚名,互聯網本身就是一種媒體,具有大眾媒體所有的媒介功能——環境監測、社會協調、文化傳承以及“聚光燈”效應?;ヂ摼W讓鳳姐成名、讓《滑板鞋》風行一時、讓羅胖擁有650多萬雙耳朵傾聽,即使是早已過去了6年的“猴賽雷”,誰也不會料到會在2016年再次出現在人們視野里……互聯網是一盞聚光燈,是炒作的利器,在互聯網的世界里,誰都有可能成為焦點,一夜成名。

已經揚名互聯網世界的人,是否有可能“金盆洗手”,回到默默無聞的時候?這個可能性不能說沒有,等所有知道“猴賽雷”的網友們全都去了天堂,或許就回到了默默無聞的那個時刻了。但我們用事實說話,炒作一時的網紅還沒有哪個又成為默默無聞的一個人,現在能做到的,只有讓人們慢慢淡忘,就像張國榮已經離去多年,可是人們還是忘不了那個程蝶衣;就像李小龍沉睡了已經二十多年,醒著的人依然記得他踢碎“東亞病夫”牌匾的身影……這些忘不了的一切,或許在人的大腦里叫記憶,在互聯網里叫做數據。所以,如果想要重回匿名,進入“去名”,難度無異于從黑洞中逃亡。

二、“互聯網+”加不了被遺忘權

我們繼續從“去名”出發,“互聯網+”刺激的是信息生產,而非信息刪除和消亡。那么,發布到互聯網上的信息,是否能夠被遺忘?有關被遺忘權的提出也是近年國外熱議的焦點,吳飛在《大數據與被遺忘權》一文中闡述有以下幾點:

1、被遺忘權目前在立法層面面臨阻礙,且歐洲和美國的立法觀點不同,歐洲認為:這信息是我發出的,所以我有權收回;美國認為:進入公眾領域的信息無法做到再回到私人領域。

2、被遺忘權在提出“互聯網+”概念的我國還沒有被重視,我國的注意力集中在信息安全方面。

3、被遺忘權與隱私權不同,進入公共領域就不再是隱私。

“互聯網+”著重于信息生產,是加法;被遺忘權著重于信息刪除,是減法。這兩個概念難以水火相容,因此,互聯網加不了被遺忘權,保護隱私、保護被遺忘權,也無法指望技術層面的互聯網。我們能做的,只有謹慎地在互聯網發布信息。

三、“互聯網+”加不了宗教儀式

宗教是陪伴人類走過漫長歲月的信仰,經歷了1600年奴隸制社會、2400年封建制社會一直延續至今。我們先把“互聯網+”的概念擱置,先了解一下宗教的相關信息:宗教的主要特點為,相信現實世界之外存在著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實體,該神秘統攝萬物而擁有絕對權威、主宰自然進化、決定人世命運,從而使人對該一神秘產生敬畏及崇拜,并從而引申出信仰認知及儀式活動。一個宗教之所以成為宗教,是因為它包括三個層面,其一為宗教的思想觀念及感情體驗(教義),二為宗教的崇拜行為及禮儀規范(教儀),三為宗教的教職制度及社會組織(教團)。而宗教儀式的作用主要在于,保護神秘力量的神秘性、至高性、唯一性,讓信徒完全信仰宗教。

接下來我們回到“互聯網+”:首先,互聯網的媒介屬性之一就是去中心化和去權威性,那么,這中媒介屬性與宗教儀式的作用是相左的,一個讓人們抵制權威,一個讓教徒內心信仰。其次,互聯網為網絡社區提供平臺,那么宗教的第三個層面——教團,理論上可以在互聯網上建立自己的社區,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信徒建立了自己的網絡社區。但是即便如此,三步一叩首地去拉薩朝拜的儀式不會搬到互聯網上;基督徒信眾每周的禱告不會在網絡上進行而是在教堂;猶太人也不會把哭墻搬上互聯網……所以,“互聯網+”加不了宗教儀式。

當然,除了宗教儀式,各種文化儀式也難以搬上互聯網,試問,“互聯網+”是否能加上婚禮儀式?是否能加上畢業典禮?是否能加上升旗儀式?互聯網能加上的儀式,只有互聯網有機結合的、在網絡上衍生的、符合互聯網媒介屬性的儀式才能被互聯網所“+”,例如蘋果的新品發布會、網絡節目的周年慶典等等。

“互聯網+”并非黑洞,并不能吞噬一切,正如本文一開始那段略長的前奏中所言:即使是太陽普照著的地球,都會有陰影出現。也許,今天互聯網加不上的事物會在未來融合進網絡,正如一千年前登陸月球是神話,一千年后我們卻把神話變為現實,但我認為人的遠見難以逾越時間的流動,我們連明天會發生什么都不會知道,何況是遙遠的未來?所以,互聯網不能加什么,也只是我的眼見所能達到的范圍,我期待著互聯網不斷創造的奇跡。(作者單位:1.大連海事大學公共管理與人文學院;2.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猜你喜歡
儀式媒介信息
十歲成長儀式
儀式感重要嗎?
媒介論爭,孰是孰非
書,最優雅的媒介
歡迎訂閱創新的媒介
開營儀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