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論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

2016-08-02 11:44陳萌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法制化治理人力資源

摘 要:人力資源治理是經濟社會運行和發展的基礎性條件,法治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智力支撐。本文通過分析新時期人力資源治理理念及其理論基礎,發現當前人力資源面臨人治權力不均衡、法治基礎不牢固和德治教育不統一等困境。并針對現實困境提出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路徑。

關鍵詞:人力資源;治理;法制化

我國是法治國家,在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我國依法治國得到了長足發展和提升,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觀念逐步增強,人力資源工作隨著《勞動法》的頒布和實施,在法治方面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到逐步完善,目前人力資源法治化早已深入人心,各項制度和法規也在不斷修定和改善。但由于我國是從計劃經濟發展而來,廣大民眾以及各階層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封建人治并未得到摒棄,對人力資源法治化建設形成了一定的阻礙,同時也影響了我國依法治國的進程。

1 研究目的

文從調查我國人力資源法制化的現狀,了解和分析了人力資源法制化存在的突出以及發展不對稱問題,發現我國人力資源管理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向優秀先進的國家學習的還很多。本文根據我國現實的國情找出人力資源客觀存在的問題,提出推進人力資源法制化的重要意義,在全國范圍內引起社會各階層對人力資源法制化問題的關注,最終讓各個階層共同推進完善我國的人力資源法治化進程,使人力資源法治化不留死角,做到全社會全覆蓋。

2 研究現狀

1、國外研究現狀

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問題,西方理論界對人力資源法治化治理研究走在世界前列,尤以人力資源治理企業模式為主,加里.德斯勒《人力資源治理》一書對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問題研究為前沿問題,書中對人力資源治理提出以民主和自由的理念治理人力資源,吸納西方法治實務思想傾向比較嚴重,但也有可借鑒之處,同時對人力資源大國的一些建議有可取之處。

2、國內研究現狀

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是全面依法治國戰略目標提出以來的全新理念,當然在此之前學術界和理論界對此也有比較深入的探析。其中以2013年楊偉國、唐樂在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人力資源治理經濟學》比較著名,書中雖人力資源治理問題作了簡要分析,側重點在中國經濟研究方面,在法治實務方面有所不足。但是常凱2015年在改革縱橫發表的論文《人力資源法治化與勞動關系規制》,對此有比較完整的補充和建議,對勞動與人力資源治理之間的法治問題作了具體分析。由此可見,國內學者對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研究并沒有形成系統化和科學化的體系,只是在不同層面上觸及到相關問題。

3 人力資源治理法制化的現實困境

1、人治權力不均衡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主體困境

管理主體間的權力分配不均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根本原因。由于管理主體間權利的分配不均,人治在人力資源治理中存在,導致人力資源的治理,進度緩慢。

人力資源治理主體多元是權力分配不均橫的主要原因。市場經濟國家的人力資源是在勞資關系調整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人力資源要解決勞資關系必須依賴于權力主體,權力一旦分配不均必然引起人力資源混亂不堪。

2、法制基礎不牢固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困境

法制基礎不牢固導致法治舉步維艱,法律制度和執法主體并沒有為人力資源治理奠定法治基礎,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難以實現的重要原因。在我國經濟社會的各方面發展中,一個牢靠的法制基礎,是我們發展的保障。法制基礎的薄弱,同時影響著我國人力資源治理的腳步,對人力資源治理的造成一定的障礙。堅實的法制基礎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和現代化的重要因素,法制基礎不牢,法治就會地動山搖。

3、德治教育不統一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客體困境

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德治和法治是互補的,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個完善的法治體系,是需要法治和德治的結合。德治教育作為調節人際關系、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社會進步的手段,德治教育應比法治更根本,更深入人心方可為法治做好鋪墊。

4 實現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路徑

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對其治理也受到更多的關注。法治依據其特有的性質,是人力資源治理的重要手段和指導。在法律運行正常的大背景下,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才能成為現實,運用法律法規組織和協調人力資源治理活動,為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民主、科學、理性的規則和程序,是建立科學有效的人力資源體系的基礎條件。

1、完善立法系統建設是實現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根本舉措

在我國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各自問題也開始出現,其中,由于相關勞動法典的不完善,在人力資源治理上,也存在很多問題。完善立法系統建設是人力資源法治化治理勢在必行的措施,必須提高人力資源相關法律的立法等級。

2、培養社會法治意識是規范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科學方法

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以科學的方法去促進我國的人力資源管理法治化,是我們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是我們對人才的需求。培養社會的法律意識,規范人力資源法治治理。

3、健全法治監督制度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社會基礎

健全法治監督制度,完善相關法律條例,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社會基礎,完善的法治監督制度,才能有效的監督各部門、各環節的工作,有力的推進人力資源治理。

法治監督使之成為行之有效的制度是人力資源治理法治化的社會條件。

人力資源作為我國發展的原動力,是我國各方面事業的發展必不可少的條件,其質量的好壞,對各方面事業的發展有絕對大的影響。因此,為了確保我國人力資源的健康發展,法治監督必不可少。同時,應該采取多樣的監督模式,多種形式的監督可以促使用人單位和人力資源管理部門更多地在法律的框架下進行管理,幫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2] 楊偉國、唐樂.人力資源治理經濟學[M],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年版.

[3] 常凱.人力資源法治化與勞動關系規制[J],改革縱橫,2015年第9期.

[4] 楊偉國、唐樂.戰略與執行:人力資源治理與人力資源管理[J],經營與管理,2015年第1期.

[5] 曲明慧.人力資源管理的法治理念[D],天津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5月.

作者簡介

陳萌(1993-),男,侗族,貴州民族大學人文科技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

猜你喜歡
法制化治理人力資源
寶雞:松綁人力資源
淺析網絡輿情治理
試論人力資源會計
土地交易程序的法制化
論審計法制化、規范化建設
尋找人力資源開發新路
人力資源服務
關于高校學生事務管理法制化的思考
用法制化帶動和促進正規化——論鄧小平軍隊正規化建設思想的指導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