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節是培養中職生孝心的關鍵

2016-08-02 13:11許玲牛曉萍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細心中職生

許玲 牛曉萍

摘 要:學以德為本,育人德為先。中職院校在重視學生思想道德建設與學生行為養成等方面時,還積極開展了以中職生德育為主的科研課題研究工作,特別是孝心教育方面,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觀念的精華部分,是形成各類品德修養的重要基礎。為此,學校也應重視中職生孝心的培養,應從小做起、從細節做起,這也是培養中職生孝心的關鍵。為此,本文主要對實施孝心教育的必要性、細節是培養中職生孝心的關鍵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中職生;細心;孝心教育

課題名稱:《中職生孝心培養研究》

課題編號:HZJKY-160016

全面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對家庭、學校及社會改革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學生是構建和諧家庭、和諧校園、和諧社會的重要部分。將孝心教育充分融入到中職學生日常教學活動中,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將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傳承下來,同時也體現了社會、學校對學生良好道德品質培養的重視。如何開展孝心教育活動,如何將孝心教育活動開展的目的發揮出來,如何提升學生感恩、回報父母的孝心,都是我們必須充分思考的問題,為此,必須對孝心教育的必要性進行全面了解,抓住細節,從小事做起,充分發揮孝心教育的教育作用。

1 實施孝心教育的必要性

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心對學生身心健康影響較大,通過感恩教育、孝心教育活動的開展,對學生道德修養、行為規范及社會秩序穩定等方面提升極為關鍵,是學校德育工作開展的重要方式,也是精細化管理得以落實的關鍵。在中職院校學習中,應在師德建設、學生德育工作開展中將孝心教育活動作為重點,充分展現此類活動的特色,并將其作為關鍵點,以此提升德育水平,并對學校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進行全面提高。

尊老愛老、孝敬長輩自古以來都是我國的傳統美德,如中國古典24孝故事,“臥冰求鯉”、“親嘗湯藥”等,尤其是首孝孝堂山文化感人肺腑,在我國孝道文化傳承中影響巨大。但隨著時代的發展,處于叛逆期的中職生,大多數為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雙方老人的呵護下長大,甚至存在嚴重的溺愛現象,致使孩子們對關愛他人、孝敬長輩等思想意識不強,總認為自己還小,無需對父母、長輩付出太多。但這些思想是錯誤的,孝心培養應從小抓起、應從日常生活、學習的細節做起。為此,學校通過“孝心教育”等活動的開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增強學生的愛心,實現文明教育的目的,讓學生從小就體諒父母、長輩的辛苦,懂得做兒女應履行的義務,自主地幫助父母承擔一部分家務。只有在家庭中孩子具備一份孝心,才能將愛心在社會上傳遞給他人,才能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一份力量。

通過一份調查報告顯示,針對“孝心”的理解與執行方面,90%左右的學生存有偏差,在考分紅榜下中國傳統孝道存在迷失方向的危機。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呼吁,全社會應重視學生的孝心教育。社會轉型過渡階段如何傳承中國傳統“四維”忠孝禮儀,一直都是教育領域極為關注的問題。今年暑假前,通過對我市多家中職院校學生“孝心”活動的調查分析,在“什么是孝心?如何盡孝?”等問題中,90%學生普遍認為“只要好好學習、考好分就是孝敬父母”;而表示從沒有做過家務的學生占70%。同時,還有30%學生對長輩生日并不知曉,甚至不知道幫助父母做家務也是孝心的重要表現。在調查過程中充分反映出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在家庭、學校及社會教育中孝心教育缺失現象嚴重,針對中職生的孝心教育極為迫切。

2 細節是培養中職生孝心的關鍵

作為人善心、愛心與良心的綜合體現,孝心在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歷史長河中始終是對一個人品質高低進行衡量的重要標準。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孝心教育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礎,其給予“孝”更深刻的內涵,要求在對父母盡孝的同時,還要求應做到尊老愛幼、扶弱濟貧,對國家、社會具有強烈的責任感,能夠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學校在孝心教育活動開展中,能夠對學生道德修養、行為規范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為此,應在孝心教育中,注重細節,抓住細節。

1、學校方面

首先,針對孝心教育活動,教學應組織編寫相關教材;其次學校應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加大建設力度,并以古代“24孝文化”為依托,在校園內進行孝心教育、感恩教育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的孝心學習氛圍,加大宣傳力度,如利用校報、廣播等作為宣傳載體,以此對學校孝心教育資源加以豐富;最后,通過利用各類節日,如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等,在節日當天開展相關紀念性質的活動,如母親節組織開展“我的媽媽”等論文演講活動等。

2、教師方面

在孝心教育活動開展中,學校應將其與教師師德建設密切相連,應對教師加以引導,讓其充分意識到教師工作的高尚及為人師表的光榮,指導教師從細節出發,不斷加強自我約束力,全面提高自身道德品質。要求其必須做到“6個一點”,如微笑多一點、嘴巴甜一點、關愛多一點、做事勤一點、行動快一點、工作細一點。要求老師在日常行為中必須充分融入孝心思想,從自身做起,將關愛傳遞給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老師的愛,同時向學生傳達孝心的重要性,用行動感染學生。如教育學生在家庭生活中,應多于父母溝通、為父母減輕負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為長輩洗洗碗、疊疊被子、打掃下屋子等,只有在教學環節中時時刻刻傳遞孝心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生在耳熏目染的環境下接受孝心教育思想,才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為培養學生孝心貢獻力量。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與學生家長加大交流、溝通力度,如每周開展家長會,讓家長充分了解學生在校學習情況的同時,還需從家長那里獲取學生在家的表現情況,進而為做好學生孝心工作提供有利條件。

3、學生方面

“人生百道孝為先,孝中學子崇孝道”,作為孝心教育活動的執行者,學生的孝心培養應從小開始,在父母、長輩及老師的影響下,熏陶養成尊老、愛老、敬老品德,并以此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孝心活動開展中,學校應根據自身現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進行各項活動項目的實施,如以“我的孝心獻給你”為主題進行一系列活動的開展,如論文征集、演講、答辯、親子活動等,以此對學生孝心培養起到積極的鼓勵作用,發動學生從自身做起,盡自己的努力為父母獻孝心,感恩父母、回報父母。要求學生具備基本的禮儀風范,做到進門、出門都要與父母問聲好,每天睡覺前,向父母送晚安;要求學生做好孝心記錄,將自己為父母做過的事統統記錄下來,記錄自己的一言一行,給予自己精神鼓勵,將“明天會更好”的思想灌入自身大腦,為今后孝心更好地傳遞提供動力。同時,教師還需對學生寫的孝心日記進行定期檢查,做好評價,并按月評選出最佳孝心少年,給予獎勵。

3 結束語

綜上所說,中職學生還處在人才的準備階段,這個階段培養與塑造健全的人格,不僅對學習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還對家庭、社會和諧極為重要。孝心教育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為達到其目標,要求社會、家庭與學校必須具備密切的聯系,讓學生在學校、家庭中充分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觀,將尊老、敬老等作為自身素質提升的重點,從學習與生活的點滴做起,培養孝心,讓學生成為“德、識、才、學”兼備的人才,進而向社會貢獻自己的光和熱。

參考文獻

[1] 陳鳳標. 重視孝道教育 建設和諧社會——淺談青少年孝道教育的意義和途徑[J]. 新課程學習(上). 2013(02)

[2] 張慶子. 對當代中學生進行傳統孝道教育的原則[J]. 基礎教育研究. 2012(12)

[3] 王永強. 傳統文化視域下中學生孝德缺失問題及對策思考[J]. 教育探索. 2012(02)

[4] 王兆霞. 培養學生孝心的幾點做法[J]. 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 2013年06期

猜你喜歡
細心中職生
講究策略 細心選擇
細心觀世界,童心寫丹青(2)
細心觀世界,童心寫丹青(3)
細心觀世界,童心寫丹青(5)
細心的外公
細心觀察,用心思考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如何在語文課上提高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