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怎樣保護環境

2016-08-02 19:40崔賀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保護環境環境保護污染

崔賀

現在,保護環境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然而為什么要保護環境?究竟怎樣來保護環境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恐怕還得從環境問題說起。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生產力突飛猛進。機器的廣泛使用,為人類創造了大量財富,而工業生產排出的廢棄物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大量人工制取的有毒化合物進入環境后,在環境中擴散、遷移、累積和轉化,不斷地惡化環境,嚴重威脅人類和其他生物的生存。1962年,美國女生物學家雷切爾·卡森的科普作品《寂靜的春天》出版了,書中詳細描述了濫用化學農藥造成的生態破壞:“神秘莫測的疾病襲擊了成群的小雞,牛羊病倒和死亡…··孩子在玩耍時突然倒下,并在幾小時內死去……僅能見到的幾只鳥兒也奄奄一息……這是一個沒有聲息的春天?!边@本書引起了全世界的強烈反響。人們驚奇地發現,在短暫的幾十年時間內,工業的發展已把人類帶進了一個被毒化了的環境中,而且環境污染造成的損害是全面的、長期的、嚴重的。人類開始認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60年代起,在工業發達國家興起了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決環境問題的‘環境保護運動”。

人類沒有保護好環境的教訓其實自古就有。古代,經濟比較發達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小亞細亞等地區,由于不合理的開墾和灌溉,后來成了不毛之地。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由于濫伐森林,水上嚴重流失,造成水旱災害頻繁,土地日益貧瘠。保護環境的意識也并非現在才有,我國古代就有“不涸澤而漁,不焚林而獵”的樸素的保護自然環境的思想。今天,我們保護環境不僅要保護環境不受污染,而且要繼承古代環境保護的思想,合理利用資源,以保證資源的永續利用。我們應該懂得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就是保護環境,而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為了更好地保護環境,許多國家正在廣泛地宣傳環境保護思想,制定相應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我國于1979年9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并在1983年底召開的全國第二次環境保護大會上將保護環境確立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1989年12月26日正式修改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本來很美麗的地球在我們人類的污染下,已變成了骯臟的星球。其中四種污染的情況如下:

第一種是廢物污染,單是香港人每天已制造過百萬的垃圾,而大部分垃圾都來自住宅和工商業活動,例如:建筑、拆卸、修路后所留下的物料,污水過濾后所剩下的污泥、人們用完即棄的用具、玻璃等等。差不多所有垃圾都會運去堆填,不過堆填區快要飽和了,為什麼不像美國、日本、歐洲般把垃圾燒掉?那就又省地方,又快捷了。但如燃燒一些帶有氯氣成份的東西,如塑膠,就會釋放一種名叫二惡英的有害氣體,不但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而且整個過程所需的費用很昂貴,難免政府不采用這種方法。

第二種污染是水質污染,污染水質來自禽畜糞便、工業廢料、家居污水、市民胡亂拋垃圾,還有電鍍廠、染布廠、船舶漏出的原油。另外,當一種叫二氧化硫的氣體增加,那下的雨就不是平時的雨,而是「酸雨」,同樣造成污染。但人們如果飲了這些受污染的水或海產,會染上病,如肝炎。有些海鳥的羽翼沾到船舶漏出的原油后,因為飛不起而活生生地餓死,喪失了許多動物的生命。不過,政府也有盡力補救,如:設立污水處理廠,把污水過濾后才排出大海,減低水質污染的程度,因而減少有人或動物患病或死亡等壞處。

第三種污染是空氣污染,即是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氮氧化物含量高。而形成這種污染的主要「兇手」有車輛、發電廠、工商作業、地盤等等。人們如果長期吸入廢氣,便可能會染上肺炎、矽肺病、棉肺等病。而如果因為空氣污染而破壞臭氧層,人們亦可能因此染上皮膚癌。政府現時積極加強管制、立定法例、大力推廣如何保護環境。

最后一種污染就是噪音污染,這些噪音來自交通工具、建筑、修路。噪音能導致人們難以集中精神工作、學習、心情煩燥、聽覺受損……更嚴重的,還會失聰。因此,政府亦實行訂立法例、加設隔音屏等措施。

很多人說隨著經濟發展,地球受到污染也是難免的。但其實大家再多出一分力,例如:用紙要用兩面、多乘坐集體運輸的交通工具等,相信是可以減少污染,地球也會變得更漂亮呢!

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時常發生沖突。我們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

一、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發展經濟的本質要求。發展經濟是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國發展經濟是為了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我國脫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國。經濟基礎薄弱,工業化程度低,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護環境包括保護人民群眾生活環境和自然環境。在城市存在發展經濟尤其是發展工業對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的情況,在農村更是存在破壞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的問題。發展經濟的目的是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發展過程中因破壞環境影響人民生活,違背了發展經濟的本意。

二、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我們生活的環境,我們的子孫后代也要在這里生活。我們發展經濟破壞了環境,有些破壞是無法彌補的,是對子孫后代的犯罪?,F在世界各國都已高度重視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研究,大力發展綠色工業,無公害產業。我國是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的大國,在發展經濟過程中更應該重視環境保護,為子孫后代留下美好的生活空間。

三、發展經濟必須保護環境是自然規律的要求。經濟發展過程中,如果自然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害,那么我們將受到自然的嚴厲懲罰。重大的洪澇災害都是破壞環境造成的必然結果。在抗洪救災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財務恐怕已超過了犧牲環境的經濟發展成果。自然規律是無情的,誰侵犯了它誰將受到它的報復。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

四、解決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矛盾的根本出路在于進一步發展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我們不能因為發展經濟而失去對環境的保護,更不能因為以保護環境為由在發展經濟問題上畏縮不前。出路還在于發展經濟。要加強環境保護意識,開動腦筋。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并不是必然矛盾。相反,發展經濟應該促進環境保護。廣泛多發展科技水平高,無公害的綠色工業。經濟發展了,國家富強了,生產力發展水平提高了,人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會進一步得到加強。人們不但有能力保護環境,還可以改造環境。將沙漠改造成良田。發展經濟是保護環境的出路。

五、全社會都應該重視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問題。目前許多地方、許多部門都存在著犧牲環境而發展經濟的情況。這有歷史和現實原因,但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人們會更加深刻認識發展經濟過程中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各級領導都應該樹立環保意識,從戰略的高度認識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的問題,立足全局,統籌兼顧,在保護好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經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總之,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是不矛盾的。發展經濟過程中必須注意保護環境

猜你喜歡
保護環境環境保護污染
環境保護
保護環境
保護環境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基于環境保護的城市污水處理
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新《環境保護法》解讀
不要恢復,要重建——未來自然環境保護之路何去何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