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朝鮮族飲食文化特點及發展趨勢探究

2016-08-02 21:11孫文倩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傳承現代化發展

孫文倩

摘 要:中國朝鮮族飲食文化以崇尚自然、注重保健、融合多元、精細制作等特點,在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文章通過對朝鮮族飲食文化的起源、特征、功能的探究,了解其在現代化背景下的傳承與發展,體會一個民族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境界。

關鍵詞:朝鮮族飲食文化;現代化;傳承;發展

中國朝鮮族是遷入民族,也是農耕民族。由于生計所迫,他們從朝鮮半島遷移到中國東北,開荒種田、繁衍生息,已有數百年歷史。大量的朝鮮移民遷入中國東北后,在新的生態和人文環境中,經過漫長的生產和生活實踐,逐漸形成了與朝鮮半島的民族既相連又相異的中國朝鮮族文化。也就是說,中國朝鮮族融合了中華各民族的要素,成為與傳統意義上的朝鮮民族或朝鮮半島本土的朝鮮民族“同源異流”的民族。

1 朝鮮族飲食文化的特征

談及朝鮮族的飲食文化,發酵食品占據主要位置。如大醬作為調料品, 能調節飲食的色香味;而作為蛋白質的重要供應源,具有不亞于肉類食品的優質蛋白質,是傳統飲食中必不可少的副食。其次,朝鮮族注重食療與保健。朝鮮族居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采集經驗,能夠根據不同時令食用各種具有豐富營養價值的山野菜,這些山野菜不僅風味獨特,而且具有良好的防病治病功效,如春天吃“參芪補身湯”補氣強身;夏天吃“狗肉補身湯”溫中補腎;秋季食用以牛里脊、海鮮為主料的“神仙爐”火鍋健體暖胃;冬季以“野味湯”滋補御寒。

從古至今朝鮮族一直都是非常講究就餐禮節的。所以,在傳統的飲食習慣中,飲食禮節占據著重要位置。據古文獻資料和眾多調查資料顯示,朝鮮族一直保持著尊敬長輩的優良傳統。朝鮮族不像一些民族按照職位的高低,或是按照個人的意愿隨意盛取食物。

鮮族習俗是伴隨著悠久的民族歷史發展而來的,具有鮮明的朝鮮半島文化特色。在遷入中國初期,朝鮮族在飲食文化形態上長期保持了民族固有特性,隨著歷史的發展,與當地漢族、滿族及其他少數民族的交流與融合不斷加深,日漸受到其他民族飲食方式的影響,從食物原料、烹飪方法、 飲食風味到飲食習慣都表現出融合性,逐漸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朝鮮族飲食文化習俗。

2 朝鮮族飲食文化的作用

(一)提高民族自信心

朝鮮族的意識中有一種本民族的飲食集中展現優秀民族文化的意識。因此,他們挽留外族客人時,常說的一句話是希望吃了某個飲食再走,或做某個飲食時再過來。這體現了朝鮮族為其飲食文化感到自豪和驕傲的心理,這種心理也是增強民族內部凝聚力的重要源泉。

(二)強化民族文化教育

朝鮮族飲食是進行民族文化教育的生動的大課堂。 朝鮮族的許多飲食習俗,如尊重老人,為老人擺單桌、賓客至上、與鄰居和分享食品等都體現了朝鮮族傳統美德的精華,年輕一代們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深受熏陶,自然有傳承與教化功能。 社會環境對人的塑造,是類似于“蓬生于麻,不扶自直”的。 這種教育植根于人們的意識之中,流露于言談舉止,成為精神與氣質,成為民族文化在個體成員身上的表現。

(三)文化承載功能

民族活動大都離不開飲食活動,飲食甚至已成為民族傳統文化得以傳承和維系的一個重要紐帶。 朝鮮族節日中的部分活動,也通過飲食來展開。如除夕吃打糕、正月十五喝聰耳酒,端午節吃艾糕、冬至吃小豆粥等,使飲食 身也成了節日文化的一部分。 還有筷子舞、濁酒頌、 泡菜歌等都以飲食作為藝術和文學的載體,充分地 體現了朝鮮族飲食的文化價值。

(四)促進經濟發展功能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看重自身的健康,加之減肥風氣的流行,導致素食之風日盛。于是,朝鮮族傳統飲食中,多是些少油膩的植物性食品,無疑為朝鮮族 飲食文化走向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契機。朝鮮族充分利用本民族飲食特色,走出家門,到城市和縣鎮從事飲食業,開設朝鮮族餐館或朝鮮族風味小菜出售。 目前,朝鮮族風味食品遍布全國各地,這提高了朝鮮族的生活水平,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還為社會解決了剩余勞務勞動力。

3 現代化背景下朝鮮族飲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一)朝鮮族飲食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新形勢

改革開放后,隨著中韓建交,韓國飲食文化得以大量流入中國,幫助了許多瀕臨滅絕的鮮族飲食文化得以重生。一些朝鮮族飲食開始尋根走向正宗,復蘇傳統飲食文化的內涵,從傳統飲食文化中吸取養分,進一步保持和發展了本民族的傳統飲食特色。

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的飲食觀念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現代化農業中,農藥的使用讓食品質量每況愈下,促使了人們對于“綠色食物”的狂熱追捧。加之減肥之風的流行,導致了素食之風日盛,少油清淡的植物性食品脫穎而出。人們追求健康生活的態度與朝鮮族飲食注重食療滋補的特點不謀而合,從而成為了保健型食品走向市場的一個契機。

將民族、文化、餐飲、旅游結合為一體,從而形成新的旅游產品,是民族地區旅游業發展的需求和必然結果。將朝鮮族傳統飲食文化作為民俗文化與民俗旅游結合在一起開展的民族風情旅游項目,在招徠更多游客的同時,產生并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帶動了民族地區經濟的進步和發展。

(二)在傳承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中韓文化交流在一方面有利于扶持朝鮮族飲食文化走向正統,然而從另一個方面來說,卻造成了中國朝鮮族飲食文化的“韓化”,從而逐漸失去了中國朝鮮族飲食文化在中華大地上獨有的融合多民族飲食文化的獨特之處。

2、任何一種飲食文化,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著民族文化的內涵和民族精神的傳承。朝鮮族飲食在逐漸發揮其經濟價值的過程中,快餐式的文化消費將會淡化飲食文化所囊括的文化內涵,使文化的傳承與傳播拘泥于表面形式,而忽視了真正的精華所在。民族餐飲業對朝鮮族飲食文化重視不夠,缺乏對飲食文化深挖掘和文化營銷,其發展理念有偏差,忙于造勢擴張,疏于管理提高,缺乏統一的標準,精力大多花在擴張店鋪和網點建設上,而缺乏對飲食文化的尊重和挖掘。

4 結論

中國朝鮮族飲食文化是歷史的產物,也是文明碰撞的結果。作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重要組成部分,朝鮮族人民也與中國各族人民一起,為中華飲食文明的傳承、豐富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在中國現代化建設的大背景中,朝鮮族傳統飲食在不斷吸收、改進、創造中得以傳承發展。然而,如何在文化的交流中、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保護其承載的文化內涵,仍是我們需要持續關注和討論的問題。

參考文獻

[1]毛公寧.中國少數民族風俗志[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68.

[2][韓]孫紅娟.韓國的傳統飲食及其意義[J].亞細亞文化研究,2002:6.

[3]徐萬邦,祁慶富.中國少數民族文化通論[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6.

金清.朝鮮族傳統發酵食品的營養保健功能[J].延邊大學農學學報.2004,(3)

[4](韓國)任相哲.韓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價值與傳承[C]. 東亞傳統文化與價值(延邊大學建校六十周年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延吉:延邊大學出版社,2009:150.

[5]趙榮光. 中國飲食文化概論[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歡
傳承現代化發展
邊疆治理現代化
邁上十四五發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續發展的“未來牌”
砥礪奮進 共享發展
改性瀝青的應用與發展
“互聯網+”時代出版人才培養的傳承與突破
新媒體時代下的蒙古族文化傳播研究
青年怎樣傳承長征紅色基因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會”與“展”引導再制造發展
武器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