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龐德對各法理學流派的批判

2016-08-02 22:13周佳欣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龐德

周佳欣

摘 要:羅斯科·龐德的《法理學》的內容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法理學以及法律的目的。第一個部分中他首先對法理學的概念進行了闡釋,隨后簡單梳理了一下法理學在現代之前的發展過程,重點對近現代以來的法理學諸學派的具體內容以及發展過程,不過這其中的重中之重還是對個各法理學派的批判。然后再根據對各個法理學派的批判來說明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法理學派的轉型是趨向于轉向社會學法理學的,也就是說法理學的社會學趨向,這也是作為社會法學家的龐德貫穿這本書的總體思想之一。

關鍵詞:羅斯科·龐德;法理學流派

羅斯科·龐德的《法理學》,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鄧正來教授翻譯的著作。在翻譯《法理學》之前,鄧正來教授還翻譯過羅斯科·龐德的《法律史解釋》,《法理學》算是鄧教授在系統、深入的了解過龐德的思想后的翻譯作品,自然也就對龐德的觀點、術語、以及文法的使用習慣了如指掌,所以,他對這部作品的翻譯也比較得心應手。

在第一部分中,龐德著重敘述了分析法理學派、歷史法理學派以及哲理法理學派的具體內容以及對它們的批判。他認為分析法學派所用的分析方法“導致了所謂的概念法理學以及法律命令理論(即將法律看作人之意志的一種刻意產物)兩種危害后果?!辈⑶艺J為這種方法“它忘記了法律是一個實踐問題,把形式完美作為一種目的的加以訴求的做法已然成了一種支配性趨勢?!倍髡邔v史法學派的批判主要表現在他認為歷史法學派“導使法學家把傳統中某些重要的概念誤作是法律科學中必然且根本的概念?!辈⑶遗懦馀c歷史發展軌跡不相符的一些改進,認為應當保留一些歷史痕跡。除此之外,龐德還認為“它還導使法學家把法律史上的某些偶然之事換做是普遍法的必然原則或必然范疇?!痹谄渲凶髡吲e了一些具體事例來說明自己的觀點,并且認為雖然里使法學家對立法心存疑慮,但卻在法律中保留了一些歷史痕跡,有時甚至無視實際情況與時代變遷而只會一味的遵循舊例。歷史學派有時會對歷史舊例過度推崇,而無視時代變遷,這會起到阻礙法律發展的反作用。他對哲理法理學派的批判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他認為哲理法理學派的“哲學方法也是以一種及其機械的方式加以使用的……同時,哲學卻是我們賴以糾正機械使用分析和法律史學的主要手段,如果哲學方法也被機械使用,它的一個主要目的也就落空了?!逼浯?,“19世紀的哲理法理學因其術語中所存在的某些根本性的含混面蒙遭了侵損?!痹俅?,“19世紀時,當哲學方法被運用于具體問題的時候,這種方法實際上是被用了為某些準則或原則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理據的,而非對它們進行批判?!迸c第一條的批判結合起來看的話,作者認為哲理法學派的哲學方法逐漸失去了作為批判主力軍的作用,而已經淪為解釋法律條文的工具。

不過,雖然一開始是沖著作者對各個法理學派的批判來看這本書的,但是最終吸引我并且引起一些思考的卻是他批判這些學派時所用的五大標準?!耙?、在我們稱之為法律的復雜現象中,相關法學派主要關注的是什么要素以及何種形式的經由法律的社會控制系統?二、相關法學派對法律性質的問題做出了何種回答?相關法學派對有關法律是如何產生的問題給出了何種回答?三、相關法學派是如何回答什么使法律具有強制力這個問題的?相關法學派認為什么使法律權威性的淵源?相關法學派認為什么賦予了法律秩序以有效性?四、相關法學派認為何種形式的法律律令是法律類型?五、相關法學派的哲學觀點是什么?”1雖然作者列出了五種評判標準,但他并沒有在批判時用上所有的標準,只是在描述時從這五個方面來闡述各個法理學派,然后從其中延伸出批判的內容。從一個法學門外漢的角度來看,他對法學的評判標準是很專業的,但是對于歷史上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的一些學派來說,它們的形成及發展并不單單是法學內部的發展,也是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的。也許站在現在的角度來說某些法理學派確實是留下了一些后遺癥,但是在當時的大背景下它是起到一些積極作用的。不過在這些評判標準中卻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些法理學派形成的歷史社會背景以及現在與過去的時間間隔以及批判時所站的角度問題。盡管如此,龐德對十九世紀各個法理學派的敘述以及批判方法也是令人深受啟發,他在敘述之前就設立好闡述標準,這樣做會比較有邏輯性,目的也比較明確。而且麥克法蘭的《英國個人主義起源》中所用的歷史寫作以及研究方法也讓人深受啟發。在這本書中,作者首先描述了東歐的“農民”以及“農村社會”的情況,并且以此為參照以便與英格蘭的情況作對比來說明十三世紀的英格蘭并沒有那種如之前所描述的“農民”或者“農民社會”的觀點。雖然個人認為他的以此方法得出的觀點本身有些問題,但是他的歷史研究方法以及寫作方法是比較有啟發意義的。

參考文獻

[1]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91頁。

[2]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96頁。

[3]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頁。

[4]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7頁。

[5]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1頁。

[6]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頁。

[7]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頁。

[8]羅斯科·龐德:《法理學》,鄧正來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72頁。

猜你喜歡
龐德
Erasable/Inerasable L1 Transfer in Interlanguage Phonology: An Optimality Theory Analysis of /a?n/and Sentence Stress in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被“輿論”困擾的龐麥郎一家
如何不寫
如何不寫
“走過同一塊地毯”:龐德與詹姆斯美學思想比較研究
“我”與“你”的相遇——龐德、斯奈德所譯漢詩的主體間性管窺
龐德子
《面對伏拉龐德修道院酒神壁畫的沉思》作品分析
從學術史探索中走近學術龐德——評《外國文學學術史研究:龐德學術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