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社會思潮

2016-08-02 22:39張建安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社會思潮堅持引領

張建安

摘 要:社會轉型發展的大變革時代存在著的新自由主義、利已主義等社會思潮,已嚴重地影響到了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為了避免這種亂象,規范和指導人們的言行,必須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5月17日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社會思潮,堅定不移地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中的指導地位,弘揚主旋律,抓好“鑄魂工程”,抓好意識形態領域中的各項工作。

關鍵詞:堅持;馬克思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

社會思潮一般是指一定時期內反映一定階段、階層的利益和要求,以某種理論學說為主導或依據,得到廣泛傳播并對社會生活產生廣泛而深遠影響及作用的思想傾向和思想潮流。當前,我國已進入全面深化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因此,各種思想文化彼此交織、相互激蕩。

1 新形勢下各種社會思潮的表現與本質

1.新自由主義思潮。新自由主義出現于20世紀二三十年代,后來日益成為當代西方最重要的社會思潮之一。新自由主義在經濟上主張經濟私有化、自由化和市場化;在政治上貶低集體主義和公有制,并進而否定國家干預,否定社會主義;在交往中主張以超級大國為主導的全球經濟、政治一體化,鼓吹資本主義全球化或西方化。在我國30多年的改革歷程中,這種思潮在一部分人的腦海和行動中,有較大的市場。新自由主義的本質在于為壟斷資產階段服務,其主張與我國以公有制為主導的社會主義制度不甚相容。

2.民主社會主義思潮?!岸稹痹斐傻木薮笃茐暮徒o人們帶來的心靈創傷使人們意識到:純粹的資本主義無法給人類帶來終極幸福。于是人們開始尋求一種“全新”的既不同于資本主義,又有別于傳統社會主義的道路既第三條道路,于是民主社會主義應運而生。民主社會主義反對疾風暴雨式的革命,主張在不觸動現資本主義統治的條件下通過不斷改良的方式,激進地、和平地過渡到社會主義,因而極力鼓吹西方資產階段自由、民主、平等觀念,反對科學社會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本質是一種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是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理論的改頭換面,它采取貌似“中立”的立場,因而具有極大的煽動性和迷惑性,對許多社會主義國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引發了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當前,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思想文化領域特別是高校思想活躍、學術自由度不斷增強,因而我國高校也是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覬覦的一塊戰略要地,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

3.歷史虛無主義思潮。歷史虛無主義是唯心史觀的一種表現。它否認一些人們已經普遍接受的事物,強調歷史是一種可以隨意涂鴉的“空”或“無”。它在中國主要表現為:一是否定人民群眾的歷史主人翁地位,詆毀和嘲弄偉大的中國人民,貶低和否定1840年以來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徹底解放而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中國革命,如將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斥之為拳匪;鼓吹“侵略有功論”,鼓吹殖民化;貶損孫中山、毛澤東等人的歷史功績,而對李鴻章、慈禧等則大肆頌揚。二是認為“五四”運動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對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是誤國誤民,稱中國物質匱乏、思想文化落后,沒有搞社會主義的條件和資格,“以俄為師”使中華民族誤入歧途;認為1956年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是瞎折騰,一無是處;認為中國應該以“英美為師”,走資本主義道路,全盤西化。三是打著“學術研究”的幌子,以“重新評價”和“重寫歷史”的面目出現,做翻案文章,設置“理論陷阱”,用攻其一點、不及其余的方法歪曲中國歷史,歪曲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歷史虛無主義的本質是披著研究歷史的“合法外衣”,斷章取義、歪曲歷史,否定中國共產黨并進而否定社會主義。

4.全球主義思潮。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現代信息通訊和交通工具不斷發展進步,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特別是經濟聯系愈發緊密和頻繁,人們的活動越來越具有全球性特點。全球化思潮正是在這種趨勢下形成和興起的一股強勁的思想潮流。其主要表現為:在經濟上倡導市場化和資本主義化甚至是美國化;在政治上鼓吹“民族國家主權過時論”、“人權高于主權”、“全球民主化論”等;在文化上夸大各國文化之間的趨同,鼓吹意識形態消亡論,主張西化甚至全盤接受西方文化對世界的領導。20世紀末以來,全球化思潮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對我國影響很大,特別是對我國的年輕一代影響最大。

5.利己主義思潮。利己主義是個人主義的極端表現。利己主義的基本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一切從個人利益出發,以個人本位作為思想、行為的原則和道德評價的好壞高低標準,所以這種社會思潮對社會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利己主義是一種公開形式的個人主義,它在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的目的在于使資產階級損人利已的剝削本性合理化,使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合法化,而在資產階段成為統治階級之后,特別是在現代資本主義社會,利已主義的主要作用在于為資本主義剝削制度辯護。我國在改革開放的新時代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利已主義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也逐漸出現滋長的勢頭。

2 意識形態領域復雜斗爭對我國社會的影響不容忽視

自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來,西方資本主義一直不遺余力地推行“攻心奪權私有化”的和平演變和西化分化戰略,其遏制和扼殺社會主義的圖謀始終沒有改變,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的主線仍然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誰戰勝誰的問題。當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從骨子里不愿看到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和強大,企圖通過加緊推行西化分化戰略,再現蘇東劇變。他們處心積慮、變本加厲地對我政治上施壓、發展上牽制、形象上丑化、思想文化上滲透,手法更加多樣,技術含量更高,防范和應對的難度越來越大,造成了人們思維上的混亂。

一是理想信念淡化。相當多的黨員干部政治理論功底不深厚,抵御滲透的能力不強,對西方社會和少數別有用心者宣揚的馬克思主義“過時論”、哲學社會科學“無用論”、社會主義“失敗論”、共產主義“渺茫論”等錯誤思想、理論觀點不能正確辨別,產生思想困惑。如有的人看不清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歷史虛無主義等政治思潮的本質和危害;有的人只講“哲學、經濟學、西方經濟學”,而不敢講自己所學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有的人不敢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二是價值取向偏移。以個人主義為中心的利已主義社會思潮,如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享樂主義等,在精神、文化和價值觀層面造成不良影響,使一部分人缺乏信仰,沒有罪惡感、內疚感、價值觀建立在私欲之中。三是道德界限模糊。榮辱觀錯位、善惡不辯、美丑混淆,不以助人為樂,不以幫困為榮。不守道德底線,法紀意識淡薄,人際交往功利化、道德情趣低價化、黨內生活庸俗化、手中權力商品化。四是行為方式失準。對見義勇為者冷嘲熱諷,對違法坐牢者視為“英雄”;對燈紅酒綠、貪圖享樂等缺乏足夠免疫力,甚至心存向往;過分強調自我、張揚個性,只要自由不要紀律,只講民主不講集中,只談權利不談責任。

3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社會思潮,做好當代大學生的“鑄魂工程”

面對多元并存、復雜多變,特別是錯誤的、反動的社會思潮,哲學社會科學界應舉旗亮劍,堅決抵制;高校的社科理論工作者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應理直氣壯,諄諄善誘,要以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當代社會思潮,當好“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1.堅持和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我們始終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方針,主張文化“多元并存”,鼓勵和支持不同民族、不同領域、不同風格、不同流派文化的發展;堅持“主旋律”與多樣性并存。當前,走過160多年的馬克思主義,仍然青山未老、英氣逼人。我國的主流文化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社會主義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因而,我們必須堅定不移地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絕不允許搞指導思想的多元化,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對社會思潮的引領;堅決回擊否定四項基本原則、鼓吹資產階段自由化的反動思潮。如果我們放棄馬克思主義在哲學社會科學中的指導地位,在指導思想上搞多元化,勢必導致人心大亂、天下大亂,從而給黨和國家帶來災難。

2.用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等為指針,努力做好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非凡的理論勇氣、高超的政治智慧、堅韌不拔的歷史擔當精神,把握時代大趨勢,回答實踐新要求,順應人民新期待,圍繞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國治黨治軍等問題,先后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文藝工作座談會、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等會議上,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這些重要講話,內涵豐富、思想深邃、博大精深,是一個完整的科學理論體系,是馬克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為我們做好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和宣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故此,我們要“不畏浮云遮望眼”,在多元多樣多變多層的社會思潮面前,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牢牢把握馬克思主義和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與傳播教育中的主導、引領作用,牢牢記住總書記“做大學問、做真學問”的囑托,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與教學的大舞臺中,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理論灌輸原則,按照中央規定的全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統編教材和規定學時,堅定不移、毫不走樣的“傳道授業解惑”,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造就一批又一批“信念堅定、品德高尚、知識豐富、本領過硬”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為此,一要扎實開展“兩學一做”活動,培養風清氣正、積極向上的學術生態,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業務過硬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隊伍;二要做好規范管理,當今社會,廣播電視、報刊雜志、互聯網等新型載體的影響迅速擴大,已成為思潮傳播的重要工具?,F代傳媒的數字化、多媒體化、網絡化、終端化對思潮傳播體系地影響越來越大。對此,我們應有清醒地認識。要呼吁宣傳文化管理部門,一方面,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傳播媒體實行思想政治上的引領,引導傳媒對黨的政策方針做正面宣傳,并對傳媒進行跟蹤管理與監察工作。另一方面,要呼吁國家有關行政部門建立融法律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于一體的全方位管理體制。至于我們高校自身,要像益陽職院一樣,扎實開展師德師風建設和“鑄魂工程”建設(鑄牢信仰、鑄塑價值、鑄就精神、鑄造人格),常年開展“感動校園人物”評選活動,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堅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堅持用高尚的情操塑造人,堅持用優美的作品鼓舞人。同時要加強學術講壇、校園廣播、課堂和社團活動及校園網頁的規范管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確保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夠真正發揮科學引領作用,使先進文化得到發展、健康文化得到支持、落后文化得到改進、腐朽文化得到抵制。

猜你喜歡
社會思潮堅持引領
當代社會思潮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探析
直面“真問題”,廓清中國方向
政策與商法研究堅持依法治理建設法治社會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內容分析到落實語用
平凡的偉大的執著
多元化社會思潮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
以文化為引領加強水利院校德育工作
“兩學一做”重在知行合一,貴在堅持
社會思潮對大學生的影響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