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設

2016-08-02 23:38趙雪玲
卷宗 2016年6期
關鍵詞: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建設

趙雪玲

摘 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的頒布實施,法治政府建設的任務顯得尤為迫切和突出。法治政府建設的焦點是什么,難點是什么,關鍵在哪里,這是加快法治政府建設必須解決的基本問題,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頒布《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明確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從現在算起,實現《綱要》所確定的目標只有5年左右的時間,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任務十分艱巨,必須關注焦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向著“綱要”確定的目標奮力邁進。

1 強化法治思維,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提高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動發展、維護穩定能力”。對于建設法治政府來說,法治思維是總開關、總閥門。強化法治思維,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關鍵和前提。

1.抓住各級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

各級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也是憲法和法律的遵守者,在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領導干部是否帶頭學法、懂法、守法,具有法治思維,是建設法治政府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經過多年的法治教育和法治建設,各級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空前提高,但是把法治意識轉化為法治思維仍然需要很長過程,突出表現為長官意志濃厚。有些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一把手,習慣于“一言堂”、家長制,凡事自己說了算。這些人不是不知法,不懂法,而是想問題,辦事情,自覺不自覺地把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拋在九霄云外,按照自己的意志辦事,把自己意志當作法律。一些地方之所以出現扭曲的政績觀,政策“翻燒餅”,產業“走馬燈”,大拆大建,規劃失效,都與當地黨政一把手有著直接的關系,更與他們有沒有“法治思維”有著密切的關系。領導干部這種缺乏法治思維所產生的“破窗效應”,是建設法治政府的最大障礙。抓住領導干部這個 “關鍵少數”,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的關鍵環節。只有各級領導干部樹立法治思維,才能有效帶動各級政府的法治建設,加快法治政府建設的進程。

2.抓好公務員隊伍法治素養這個“基本工程”

公務員隊伍的法治素養,決定著政府法治建設的整體水平,也是政府法治建設的基本工程。法治政府建設本身,就是公務員法治素養不斷提高的過程。今年4月頒發的“七五”普法規劃,明確了法治宣傳教育的重點對象為領導干部和青少年,并提出全面實行國家機關“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實踐證明,通過普法教育,全民包括公務員在內的人員的法制意識普遍提高。但是按照法治政府建設的要求,提升公務員法治素養依然是一項長期任務。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部門,行政執法人員素質不高,粗暴執法,亂執法,亂罰款,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等問題尤為突出。在普法教育中,應該把公務員法治法律知識培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強化公務員隊伍的法治意識和法治思維,加強對公務員隊伍的法治考核,以考核促進公務員隊伍學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以監督強化公務員隊伍的自我約束,不斷夯實法治政府建設的基石。

2 厘清權力邊界,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重點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苯陙?,國務院大力推進簡政放權,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許可事項,不僅是為了搞活市場主體,更深層的意義就在于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邊界,更好發揮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與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兩個作用,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全面清理政府部門職能。目前,我國政府部門中普遍存在著職能界定不清、職能交叉重疊等突出問題,不僅管了許多政府管不了和管不好的事情,同時一些本應由政府承擔的公共事務卻長期缺位。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本位主義嚴重,“有利就爭”“無利就推”。清理政府部門職能,就是明確每個部門的具體職能和職責權限,明確政府部門的“手”允許伸到哪里,不允許伸到哪里,哪些能管,哪些交給市場管,建立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有效管住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以政府自身的革命,換取市場的最大活力。只有明確政府和政府部門的權力邊界,才能有效界定哪些是政府行為,哪些是市場行為,為建設法治政府奠定基礎。

2.進一步簡政放權。自2013年開始的大規模簡政放權,是改革開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涉及范圍最廣、簡政力度最大的一次改革。目前,國家層面的行政審批事項比2012年以前減少了1/3以上,徹底終結了非行政許可審批,前置審批精簡85%。但是,應當看到,這次簡政放權是在國務院的推動下進行的,一些地方和部門并沒有深刻認識到簡政放權的重要意義,存在著被動應付,甚至在下放和取消行政審批事項時“留西瓜丟芝麻”的問題,不愿意“割肉”,不愿意觸動含金量高的審批事項。還應當看到,一些地方和部門在確定權力邊界時,對梳理出來的現有權力盡可能保留,存在著權力邊界偏大、偏寬的問題。建設法治政府,不僅需要進一步壓縮政府部門的權力邊界,進一步剔除部門暗留的各種“后門”、“玻璃門”和“彈簧門”,進一步提高簡政放權的含金量,更需要把現有權力納進“制度的籠子”, “瘦身”與法治同步,加快法治政府建設步伐。

3.深入推進依法行政。我國憲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薄吨袊伯a黨黨章》規定:“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活動?!?建設法治政府,是落實國家基本大法和黨的基本章程的內在要求,政府和政府公務人員的行為必須納入法治軌道,尤其要把黨政把手的行政行為納入依法行政考核重點,堅持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按照法定程序依法行政、依法決策、依法辦事,防止實施行政行為中實際存在的家長制、一言堂,做到行使行政權力不任性。

3 堅守政府誠信,是法治政府建設的難點

政府作為公共事務的管理者,其誠信程度直接關系到政府的公信力。就現實情況看,政府的誠信問題已經成為影響法治政府建設的一大難點問題,而且越到基層政府越為突出,近年來在一些地方出現的旅游、環保、征地拆遷等與民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熱點,無不暴露出政府的誠信問題。今年5月,河北張家口草原天路收費問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草原天路所在的張北縣政府今年5月1日發布公告,確定草原天路風景名勝區門票價格為50元/人次。收費公告發布后,引起媒體強烈質疑,張北縣政府開始以“程序合法”為由進行辯解,但是在強大輿論壓力下,不得不宣布取消收費。這種昨是今非的做法,無疑會極大損害張北縣政府的公信力。由此可以看到,政府在涉及公共利益上,不僅要依法行政,做到“程序”合法,更要考慮公眾的切身利益和社會接受程度,如果做出的行政行為不被社會所接受和認可,即使一再強調“程序合法”也無濟于事。草原天路收費這個事件同時也說明,在建設法治政府的工作上,還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做,還需要在更高水平上推進依法行政。

參考文獻

[1]楊小軍. 論法治政府新要求[J]. 行政法學研究, 2014(01).

[2] 杜飛進. 論法治政府的標準[J]. 學習與探索, 2013(01).

猜你喜歡
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建設
自貿區建設再出發
依法行政 推進外匯領域“放管服”改革
基于IUV的4G承載網的模擬建設
《人大建設》伴我成長
保障房建設更快了
依法行政 執法為民
——湖南省工局2016年工作掠影
推進中國法治政府建設研究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從依法行政淺談法治政府的建設路徑
深入推進依法行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