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版權保護需要社會綜合治理

2016-08-04 16:32張洪波
出版廣角 2016年6期
關鍵詞:權利電商意識

張洪波

隨著技術的發展,網絡商業模式層出不窮,網絡侵權盜版形式、手段花樣翻新,網絡版權糾紛案件數量逐年增加。國家版權局等部委連續多年開展針對網絡侵權盜版的專項治理“劍網行動”,有效規范了網絡音樂、網絡視頻的侵權盜版行為,有力維護了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推動了相關產業健康發展。但是文字作品和攝影作品仍然是網絡侵權盜版的重災區,由于網絡維權成本高、取證難、判賠低等因素,很多作者只能“望網興嘆”。

隨著“互聯網+”深入人心,電商服務涉及千家萬戶,以及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網絡非法免費轉載幾乎觸及每一個創作者的版權利益,電商高價兜售一些圖書的按需印刷版,如大型在線教育——慕課(MOOC)表面上方便了很多網民尤其是大中小學生,但也牽扯數量眾多的作者版權。面對人民群眾對網絡版權作品日益增長的需求,面對一些網絡企業、資源分享平臺、聚合平臺、大型數據庫無視法律規定和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侵權行為,如何規制和治理網絡版權秩序,是一個非常嚴肅的社會話題。

首先,要提高全社會的版權意識,尤其是網絡企業要提高版權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網絡企業首先要懂法、知法,要有社會擔當,要遵守著作權法,尊重他人版權,尊重他人的智力勞動。在商品市場,我們知道需要先付款才能取得所需商品,可是面對網絡版權,為什么很多網絡企業不遵守“先授權后使用”的版權保護基本原則呢?歸根結底,就是版權意識薄弱。尤其是對現行法律的一些原則規定,一些企業往往不顧權利人利益和公眾利益,通過各種場合和媒介發表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的聲音和解讀?!氨茱L港”原則有嚴格的適用條件,不能成為某些網絡企業逃避法律責任的“擋箭牌”。

其次,網絡企業要有付費意識,要有獲得權利人許可并支付版權費的意識。從權利人處獲得版權作品的許可并支付相應的版權費是企業應該承擔的法定義務,至于企業向公眾提供版權作品是否要向公眾收費,是企業自身經營方式方法的問題。企業不能因為向網民免費提供版權作品,而要求權利人免費授權。這是兩個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再次,要加大著作權行政執法力度和司法審判力度。網絡侵權盜版的最大危害是破壞了網絡版權秩序和版權生態,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侵害了大多數權利人的合法權利。在很多情況下,網絡侵權盜版案件都適用著作權行政處罰?!皠W行動”已經將打擊網絡轉載、規范網盤等納入整治的重點。廣大權利人應該主動舉報有關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在《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尚未有確切時間表的情況下,最高人民法院應該針對近幾年新出現的情況,結合各地審理網絡版權糾紛案件的實踐,適時出臺更具操作性的審理網絡傳播權案件的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確網絡侵權盜版適用訴前禁令的條件,及時制止網絡侵權盜版行為,防止給權利人繼續造成更大的侵害。

最后,要加快版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根據工商、稅務、質檢、銀行等有形市場和金融市場的行政規范治理經驗和社會信用體系的經驗,在國家版權局主導下,版權產業行業協會、版權集體管理組織參與,盡快開展版權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將侵權盜版行為信息納入企業和個人社會信用記錄,建立“黑名單”制度。加強社會綜合治理,讓網絡侵權盜版的企業和個人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猜你喜歡
權利電商意識
電商助力“種得好”也“賣得火”
人的意識可以“上傳”嗎?
我們的權利
論不存在做錯事的權利
電商鄙視鏈中的拼多多
增強“四個意識”發揮“四大作用”
強化五個意識 堅持五個履職
權利套裝
電商下鄉潮
愛一個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