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與胃鏡結合用于胃間質瘤手術治療臨床研究

2016-08-05 19:14王曉光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19期
關鍵詞:住院時間胃鏡腹腔鏡

王曉光

【摘要】 目的 探討觀察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療效。方法 150例胃間質瘤患者, 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常規組, 各75例。常規組應用傳統的開腹手術進行治療, 實驗組應用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進行治療, 將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記錄, 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結果 實驗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2.67%明顯低于常規組40.00%,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隨訪10個月, 兩組均無遠處轉移;實驗組無復發病例, 常規組有5例(6.67%)患者復發,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相比, 臨床效果好, 縮短了治療療程和住院時間, 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 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亦明顯縮短,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胃鏡;胃間質瘤;住院時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9.034

胃間質瘤屬于消化道非上皮腫瘤, 由胃間質細胞發展而來, 在臨床上比較常見, 對放、化療不敏感, 治療的主要方法是手術切除, 以切除完整的腫瘤為基本原則, 如果不能完整切除或者出現遠處轉移需要使用分子靶向藥物控制腫瘤生長[1]。腹腔鏡結合內鏡技術為近些年新興的微創外科技術, 結合了腹腔鏡和胃鏡的優勢, 因早期間質瘤體積比較小, 僅用腹腔鏡定位比較困難, 結合胃鏡, 雙鏡聯合綜合了兩者的優點, 同時避免了開腹手術出血量多, 創傷大的缺點, 逐步成為治療消化道間質瘤的主要方法[2]。選擇本院收治的150例胃間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觀察并分析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與開腹手術在術中的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指標, 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150例胃間質瘤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常規組, 各75例。常規組中男38例, 女37例, 年齡40~65歲, 平均年齡(53.62±6.83)歲。實驗組中男36例, 女39例, 年齡40~67歲, 平均年齡為(54.35±6.71)歲。納入標準[3]:①年齡>40歲;②術前經胃鏡、CT等檢查結果證實為胃間質瘤;③無心肝腎等重要臟器疾病。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4]

1. 2. 1 常規組 患者采用傳統的開腹手術方法進行治療。手術采用全身麻醉, 患者取仰臥位, 呈大字型擺開, 手術在上腹部取切口, 按照常規方法分離腹部皮下組織, 將胃前壁切開以確定腫瘤的位置, 將腫瘤邊緣2 cm的正常組織切除, 且進行快速冷凍病理檢查。與此同時查看胃壁是否存在活動性出血, 如果存在則進行止血處理, 將胃壁關閉。

1. 2. 2 實驗組 應用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進行治療。術前按照常規手術的方式進行準備, 氣管插管后施行全身麻醉, 患者取仰臥位, 呈大字擺開, 建立氣腹和工作通道, 建立好腹腔鏡手術系統后, 對整個腹腔進行探查, 判斷有無其他病變發生, 再用抓鉗對腫瘤位置進行感知, 之后將胃鏡置入, 對胃部病變進行定位。于臍下開10 mm的切口, 留套管做觀察孔, 建立氣腹, 壓力為13 mm Hg(1 mm Hg=0.133 kPa), 于左側腋前線肋骨下緣1 cm處放入12 mm套管做為主要操作孔, 左鎖骨中線與臍相平處放入5 mm的套管作為輔助孔, 在右側相對應的位置放入穿刺套管做輔助孔, 可根據手術人員的習慣以及腫瘤的位置來變換操作孔的位置和數量。

1. 3 觀察指標 ①將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記錄;②觀察并對比兩組患者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③進行10個月的隨訪,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在術后疾病的復發情況以及遠處轉移發生的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觀察指標比較 實驗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實驗組術后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隨訪情況比較 隨訪10個月后, 兩組均無發生轉移病例;實驗組沒有發生復發病例, 常規組有5例患者復發, 占6.67%,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胃間質瘤沒有明確的良惡性生物學行為的界限, 有潛在的侵襲性, 發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癥狀, 因此易被忽略, 腫瘤長大的過程中可能會表現出惡性癥狀。本病發病對象多為中老年人, 以60歲左右人群為主[5]。

胃間質瘤在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癥狀, 主要依靠內鏡、CT、胃鏡等檢查方法來確診, 對化、放療不敏感, 外科手術為其主要治療手段[6]。在胃鏡下切除腫瘤時, 尤其在底部較寬腫瘤的操作過程中易出現術中或者術后胃出血或胃穿孔的可能, 并且容易發生腫瘤不完整切除的風險, 所以此類腫瘤一般需通過外科手術處理。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相比, 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術后胃腸功能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優點, 因此有著極大的優勢, 已經成為主要的治療方法[7]。與開腹手術相比, 其缺點為:容易導致腫瘤破裂, 且較易發生腹腔種植, 所以不作為常規治療方法;在早期胃間質瘤腫瘤比較小時, 單純應用腹腔鏡尋找病灶比較困難時, 可以在術中應用胃鏡對腫瘤進行定位, 既可以完整地切除腫瘤, 又能盡可能地保留沒有病變的胃壁組織, 可以降低開腹率。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仍應該遵守無瘤原則, 避免觸碰到腫瘤, 切緣應該距離腫瘤足夠遠, 通常情況下應該在>2 cm。腹腔鏡結合胃鏡可以擴大手術的適應范圍, 減少術中中轉開腹的機率, 常用于治療<2 cm、位置比較隱蔽的胃間質瘤。國內學者研究發現, 兩鏡結合手術用于胃間質瘤的治療時, 應動作輕柔, 可以應用輔助技術來避免腫瘤的破裂;有學者研究發現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用于直徑接近20 cm的腫瘤時, 效果比較滿意, 因此可見兩鏡結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8]。

本實驗結果:治療后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明顯低于常規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復發率低于常規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腹腔鏡結合胃鏡手術與開腹手術相比, 臨床效果好, 縮短了治療療程和住院時間, 術中出血量明顯減少, 手術時間、術后排氣時間、恢復飲食時間亦明顯縮短, 值得在臨床上進行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廣鈕, 田小林, 鐘漓.腹腔鏡結合胃鏡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應用.第三軍醫大學學報, 2012, 34(12):1244-1246.

[2] 高紅雷, 孫作成, 徐又廣.腹腔鏡聯合胃鏡治療胃底部間質瘤32例報告.腹腔鏡外科雜志, 2013, 18(1):18-20.

[3] 姚京, 譚向龍, 戎世捧, 等.腹腔鏡聯合胃鏡治療胃間質瘤45例.中國普外基礎與臨床雜志, 2013, 20(5):525-528.

[4] 王剛, 秦鳴放, 鄒富勝.腹腔鏡聯合胃鏡手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 2013, 19(5):490-492.

[5] 郭偉洪, 黃堅雄, 李楚州.腹腔鏡聯合胃鏡手術治療胃間質瘤的臨床分析.當代醫學, 2012(35):110-111.

[6] 陳杰, 鐘克力, 郭春華, 等.腹腔鏡聯合胃鏡治療早期胃間質瘤30例臨床分析.海南醫學, 2012, 23(12):47-48.

[7] 余細球, 劉錦濤, 陳旭輝, 等.手術室內胃鏡聯合腹腔鏡切除胃間質瘤6例報告明.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 2012, 17(4):232-235.

[8] 黃洋, 邵永勝, 胡偉, 等.胃鏡引導腹腔鏡手術治療胃間質瘤22例.臨床外科雜志, 2014, 22(4):268-273.

[收稿日期:2016-01-21]

猜你喜歡
住院時間胃鏡腹腔鏡
腹腔鏡疝修補與傳統開放疝修補的比較
腹腔鏡在子宮肌瘤治療中的應用分析
腹腔鏡下胃袖式切除術在基層醫院的運用
做胃鏡 普通、無痛如何選
優質護理模式在腦積水患者中的應用觀察
全程優質護理對食管癌患者住院時間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
瓣膜置換并同期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
大葉性肺炎39例治療分析
腹腔鏡治療結腸癌27例臨床觀察
明天,將接受胃鏡檢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