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之有方,“行”之有效

2016-08-06 19:31唐林妹
新課程·上旬 2016年6期
關鍵詞:戶外自主游戲組織幼兒園

唐林妹

摘 要:幼兒園“跟班式教研”是一種新型的教研模式。為此,本園以“方案策劃”為引點,以“紙條搜尋”為基點,以“現場碰撞”為思點,以“記錄分享”為拓點四個方面嘗試做一種新的研討模式,力求管理者在新型的研討模式中去優化幼兒園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組織與實施,從而使教師真正把思想、觀念、要求和方法轉變為教育戰線的實際行動,從而提升科學保教的質量。

關鍵詞:幼兒園;跟班式教研;戶外自主游戲;組織

現在,人們對幼兒學習品質重要性的認識日益加深,半日活動中戶外自主游戲的合理安排越來越受關注?;谶@樣的思考,要求管理者改變如何以往關注課堂的“集體觀摩研討”轉變為管理者進行一對一的戶外自主游戲的“跟班式教研”?我們究竟該如何去管理好、組織好、策劃好“跟班式教研”活動來優化戶外自主游戲的組織與實施來防止和克服小學化傾向也是我們管理者所思考的問題。下面談談我們的做法:

一、以“方案策劃”為引點——預設“跟班式教研”方案

方案的精心策劃,促使“跟班式教研”有效開展。為此,在開展“跟班式教研”時,負責人經過了活動方案的精心安排和策劃,被跟班教師通過研前通讀方案,才能真正了解“跟班式教研”本身所隱含的意義和所體現的教育價值。為此,我們三個年段采用“預約式跟班—定點式跟班—推門式跟班”三種形式循環跟進實施三個年段“跟班式教研”來優化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組織與優化,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的需求,為幼兒發展服務。

1.預約式跟班

為了進一步加強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更好地提升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組織,在開展“預約式跟班”時,跟蹤教師根據業務組方案前一天通知跟蹤的班級,讓被跟蹤的教師預先關注“教學組織的觀察與指導方式”進行準備,給被跟班教師“留有余地”,使之有充分準備的時間和空間,“有備而上”。

2.定點式跟班

在“定點式跟班”活動前,業務組根據年段對活動方案定好跟蹤班級、定好跟蹤教師,并根據要求進行戶外自主游戲的跟班式教研,力求在定點式觀察中,重點圍繞班級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性、合理性進行重點關注,收集“戶外自主游戲”研討的關注點。

3.推門式跟班

在“推門式跟班”中,教師提前不做預先的告知,讓跟蹤教師看被跟蹤教師在戶外自主游戲中的指導行為和幼兒行為。力求在推門中自主發現戶外自主游戲中存在的共性問題,而后教研組長進行現場把脈、診斷。

通過策劃以上三種不同形式的方案后,教研組根據方案的具體要求,擬定“跟班式教研”的關注點,使被跟班教師能關注“跟班式教研”的價值取向,力求通過三種不同的形式來優化戶外自主游戲的合理優化,使之在三種不同形式的跟蹤中讓教師做到心中有數,從而為優化戶外自主游戲提供有力的支撐。

二、以“紙條搜尋”為基點——尋找“跟班式教研”交流點

在“跟班式教研”中紙條搜尋不是目的,僅是手段,最終是要讓教師發現跟班活動中戶外自主游戲的交流點,交流研討什么,落腳點在哪里?為此,管理者將跟蹤班級戶外自主游戲的組織與實施進行視頻拍攝,而后組織教師觀看視頻,關注哪些是欣賞點、哪些是疑問點、哪些關鍵點、哪些是放大點……而后根據教研組教師搜尋的共性問題進行聚焦與梳理,分類張貼在“跟班式教研”研討的記錄表上,并對搜尋的問題進行梳理,通過紙條的搜尋,讓每位教師有所思考,力求在思考中讓幼兒獲得自主、快樂。

三、以“現場碰撞”為思點——探討“跟班式教研”交流方式

基于上述紙條搜尋點后,教研組長以“紙條搜尋”為依托,借助“現場碰撞”為方式,研究和解決戶外自主游戲中的實際問題,然后根據不同的點采取現場碰撞,讓跟蹤教師和被跟蹤教師圍繞戶外自主游戲探討點展開深度的交流,促進雙方觀察、分析及專業判斷能力的提升,實現教與研同步,發揮“跟班式教研”的實效。

1.欣賞點——自主式交流

欣賞點是交流反饋的核心部分,也是在現場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通過雙方自主交流發現戶外自主游戲的亮點,讓跟蹤的教師對被跟蹤教師進行一對二的現場互動交流,在交流過程中關注的思想理念,尋找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能尊重孩子、關注個別,并對亮點的環節進行自主思辨,力求在自主式交流過程中提升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組織與實施。

2.模糊點——研習式交流

管理者在“跟班式教研”中提出“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如何有效介入”這一模糊點以現場照片、視頻再現幼兒操作過程的方式與教師一起回顧現場:如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是否提供有挑戰?不同年段的孩子混班了嗎?等等,通過現場的視頻回顧,引導教師一起從多種信息中發現問題,集體碰撞,力求通過老師的研讀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有效組織與實施策略,有利于團隊教師的分析與思考,從而使幼兒在教師的有效組織中獲得自主。

3.疑問點——辨析式交流

在“跟班式教研”中針對“戶外自主游戲有效組織與實施”中,教師感到非常茫然,怎樣不消極等待?怎么才能做到自主?為此,針對這些疑問點教研組針對自己組的疑問點進行梳理,梳理后各組提出交流點進行集體辨析,從而使所有老師有更多的思考,打開思路,獲取更多的經驗和方法,以幫助教師研讀幼兒游戲,了解幼兒游戲的需求,從而使戶外自主游戲走向自主。

4.關鍵點——放大式交流

在“跟班式教研”中,中層管理者根據跟班戶外自主游戲的關鍵點,采用視頻拍攝的方法抓住“孩子們自主了嗎”這一關鍵點進行視頻的解讀,在解讀過程中將關鍵點進行放大,目的是引發教師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如在交流中教師提出這樣的組織有效在哪里?談談你的看法與思考。通過放大式的交流有效引導被跟蹤教師自主發現戶外自主游戲的亮點。

5.空白點——補充式交流

在“跟班式教研”中很多時候會有新的生成點,在中班組“跟班式教研”研討中有些問題教師商討解決了,還有哪些收獲和遺憾?請你說說。在補充式的交流中進一步幫助教師梳理了教師沒有發現的問題,以便在下一次研討中作為教師交流的關注點。

四、以“記錄分享”為拓點——梳理“跟班式教研”亮點

1.視頻記錄分享

管理者在跟班后,采用視頻分享來梳理跟班式教研的一種成果顯現,在“跟班式教研”中,教研組對視頻中涉及的教師指導行為進行剖析、比較,概括和提煉出有價值的經驗、觀點與老師一起分享,讓老師在邊看邊聽的過程中有新的思考,從而讓老師借鑒好的點,為我所用。

2.PPT交流分享

在“跟班式教研”后舉行經驗分享會,每位教師以PPT課件將自己在班級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組織進行集體分享,在互動交流中進行思維的碰撞,分享交流,讓教師看到每位教師“帶著問題研,又帶著問題思”,以達到團隊互助、共享、優化戶外自主游戲的有效組織。

隨著“跟班式教研”活動的開展,加強了教師之間開放式的交流,改變了以往“集體觀摩”研討模式的轉型,最終實現了教師團隊真正意義上的交流。

參考文獻:

[1]李季湄,馮曉霞.3~6歲兒童發展學習指南[M].教育部,2012(9).

[2]許麗雙.幼兒園“片區聯動”教研模式的構建[J].教育導刊月刊,2011(4).

編輯 孫玲娟

猜你喜歡
戶外自主游戲組織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淺談如何打造童趣好玩的戶外自主游戲環境引領幼兒健康快樂成長
農民合作組織問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