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銅鼓漸成收藏潛力股

2016-08-10 09:52陳朝暉
藏天下 2016年6期
關鍵詞:傳世銅鼓藏家

文/陳朝暉

?

銅鼓漸成收藏潛力股

文/陳朝暉

近年來的收藏市場上,不少與民族藝術相關的藏品備受關注。銅鼓作為古老的歷史文物和現實的民族文物,具有極珍貴的收藏價值。在古代,銅鼓用于祭祀、征戰和喜慶。2006年,“壯族銅鼓習俗”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世界上僅存2000多面館藏銅鼓,銅鼓的文化保護、傳承與發展備受關注。隨著收藏活動的日益火熱,銅鼓逐漸被各路藏家所重視。

銅鼓收藏悄然成風

銅鼓在古代是不能私人收藏的,出土后都要交給官府。清朝以前大部分沒入署衙、學宮,也有流入神祠佛寺文廟,明清以來,私家收藏銅鼓漸成風氣。西南地區的壯、瑤、苗、侗、水、彝各民族,自明清以來一直還在使用銅鼓,民間收藏銅鼓極富。銅鼓如果是一個家族或一個村寨共有的,就由頭人或者指定的人來收藏和管理。據統計雖經20世紀50年代和70年代的不斷損毀,到現在為止,還有數以千計的銅鼓散藏民間。

90年代以前,基本沒有私人收藏銅鼓,最近一二十年銅鼓收藏漸漸熱起來。北方很多藏家都來云南、廣西、貴州尋鼓。據70年代以后的統計,地下出土量每年才10個左右,老百姓種地偶爾會挖一個出來。對古代銅鼓的收藏,資深藏家往往布有他們的眼線,哪個地方一出土銅鼓了,馬上就去收購,所以最近一二十年,博物館都收不到銅鼓了,因為博物館的經費少,審批流程繁雜,銅鼓往往半路就被人捷足先登了。除古代銅鼓外,大多數的就是民間還在使用的銅鼓,所以收藏這一類銅鼓是非常具有潛力的。柳州有個藏家就號稱收藏了200多面銅鼓。

傳世銅鼓身價飆升

有關專家介紹,銅鼓用途的變遷,實際上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進步而演變的。

上世紀80年代以來,廣西河池民間銅鼓表演隊多次赴美國、法國、香港、北京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2011年12月,河池文化廣場上演500面傳世銅鼓齊奏的壯觀場景,并成功申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銅鼓真正從山溝走向世界,吸引大批游客前來觀光,傳世銅鼓的身價也應聲而漲,漸成收藏潛力股。

西南民間歷來有自由交換和買賣銅鼓的習俗,以廣西河池為例,其中一部分銅鼓甚至是從貴州、云南等地交換或交易來的。90年代以來,不少外地客商冒充銅鼓收藏家,高價收購銅鼓,賣出去的銅鼓,再也沒有了下落。許多人對銅鼓的情結遠不如他們的長輩,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銅鼓也就失去了精神內涵,淪為“值錢貨”。

現在,當地政府越來越重視銅鼓文化的保護。例如,2007年,河池市在實施“紅水河流域銅鼓藝術”保護工程中,給每一面傳世銅鼓配上了“身份證”,記錄著銅鼓所在地、特征等。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銅鼓的流失,另一方面又讓銅鼓抬高了身價。

近年來,買賣銅鼓的村民越來越少。除非兄弟分家,或是家庭條件實在拮據,才想到賣銅鼓。如今一個傳世銅鼓大約可以賣到6、7萬元左右,而精品銅鼓,十幾萬元都買不走。

新鼓與老鼓 收藏各取所需

據銅鼓收藏專家介紹,鑒賞銅鼓,要從音色、銅質以及花紋圖案入手,對銅鼓進行分辨。品質好的銅鼓呈赤紅色,質純型正,更重要的是能夠敲出7個音符;在花紋圖案選擇上,以圖案簡單、鼓模粗糙的為優,且年代越久遠越有價值。但是如果能鑄造出符合民間需要的新銅鼓,就能以新代舊,讓傳世銅鼓都得到保護,新銅鼓同樣有價值。

現在,即使傳世銅鼓無法復制,但在貴州、廣西等地,大大小小的銅鼓制造廠還是相繼建立,銅鼓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也日漸完善。工人們采用原始鑄造銅鼓的方式,從制模到配砂,從澆注到拋光,都是人工操作,不用任何機器設備。

據一位銅鼓廠的負責人介紹,目前銅鼓廠每年可產大小銅鼓3000多面,包括不同規格、不同聲音的銅鼓、銅鑼、銅鼓紀念品、收藏品和裝飾品等,價格在500元至5000元之間。不少喜愛銅鼓的村民都來這里選鼓買鼓,同時,銅鼓已被視為高檔的時尚贈品,深受外地游客青睞。

有專家認為,新銅鼓要打開市場,首先制作上要追求更加精美的工藝,以考究的材質贏得口碑。同時,要從傳統文化的傳承入手,甚至融入西方的文化色彩,使其具有一定的藝術收藏價值,要讓世界聽到銅鼓的聲音。

銅鼓的種類

銅鼓分布于云南、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地區,各地銅鼓的紋飾、造型又有區別。

銅鼓的區別主要靠8個分類,分別是萬家壩型、石寨山型、冷水沖型、遵義型、麻江型、北流型、靈山型、西盟型。石寨山型銅鼓分布在廣西、貴州,主體紋飾是羽人紋、劃船等圖樣,寫實圖案很發達。廣西最多見的是冷水沖型銅鼓,通常有青蛙塑像4只,嘴尖上翹,配以牛圖、馬圖為裝飾。如果鼓面上有青蛙、牛馬,肯定是冷水沖型的銅鼓了。北流型銅鼓體形碩大厚重,1.4米到1.6米不等,分布在云霧山一帶。鼓上面的青蛙小而樸實,而且中心太陽紋都是突出來的,以8芒最為普遍。東南亞地區如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都有比較古老的銅鼓。泰國現在還在用銅鼓,為西盟型銅鼓,外形別致,鼓身較小、呈直筒形。越南的銅鼓和北流型靈山型銅鼓相似,但鼓腰上有一條圓的滾邊。

銅鼓的“美”

銅鼓是一種綜合藝術品,集冶鑄、繪畫、雕塑、音樂、舞蹈于一身,以它龐大的軀體,粗獷的聲音,豐富的裝飾花紋,從不同側面反映了鑄造銅鼓的民族的經濟狀態和文化面貌,是一部不成文的民族歷史的百科全書。銅鼓的紋飾豐富多彩,除了少數民族固有的幾何紋等花紋,還大量地吸收了漢文化中的梅花、仙鶴等圖案,到了明清時期還出現了漢字。特別是清代道光年間的銅鼓,漢文化色彩濃烈,出現十二生肖、福祿壽喜等等元素,表現了民族文化的融合。

TONGGUJIANCHENGSHOUCANGQIANLIGU

猜你喜歡
傳世銅鼓藏家
藏家之友
中國傳世名畫之《搗練圖》
藏家之友
明刻《綠筠窩帖》及傳世拓本考
東蘭銅鼓響八方
廣西銅鼓形制規律探討
傳世名畫
一件被切割的漢代銅鼓是否應該焊接復原?
傳世經典——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快樂的小銅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