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件被切割的漢代銅鼓是否應該焊接復原?

2017-11-09 00:42李懷誠
大眾考古 2017年6期
關鍵詞:銅鼓復原X射線

文 圖/李懷誠

一件被切割的漢代銅鼓是否應該焊接復原?

文 圖/李懷誠

銅鼓是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出土及傳世較多的一類青銅器?!逗鬂h書?馬援傳》中記載馬援“于交趾得駱越銅鼓”,這是最早關于銅鼓的官方文獻記錄。與木鼓、皮鼓等其他鼓類的發音原理不同,銅鼓是用銅合金制造并直接用于敲擊的體鳴樂器。有學者總結出南方銅鼓的共同特征為“渾身皆銅、體如圓墩、平面曲腰、中空無底、側有四耳”。早期的銅鼓與銅釜類似,兼有炊具的功能。此后銅鼓逐漸成為獨立樂器,同時也作為祭祀器、陳列器和貯貝器來使用,在少數地區還成為權力和財富的象征。時至今日,在中國的南方地區仍然有使用銅鼓的習俗和傳統。

嶺南地區是鑄造和使用銅鼓較多的地區之一。1980年,中國古代銅鼓研究會曾對全國各省市館藏銅鼓進行普查。廣東全省館藏銅鼓共230面,位于全國前列,此后還陸續有銅鼓出土。2013年8月,受惠州市博物館委托,我對其館藏的一件漢代銅鼓進行保護修復研究。

此件銅鼓共A、B兩部分,均通體呈黑色。表面銹蝕物較少、銹層較薄,呈現比較穩定的銹蝕狀態。兩部分外表面均有紋飾,內表面無紋飾及銘文。

將A、B兩部分以A下B上的形式疊放在一起,并將其與其他銅鼓的造型進行對比,可以看到兩部分組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銅鼓(鼓耳部分缺失)。由于該銅鼓為廣東省文管會撥交文物,除年代信息為漢代以外,并無其他更詳細的考古出土或流傳信息。因此,該銅鼓的原始造型是否為A、B一體?銅鼓是否遭遇了切割?被切割的原因是?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問題。我們利用肉眼觀察和一些科技手段,對此進行了探索。

A部分,圓形圈帶狀,表面有一處約8×4厘米的殘缺,直徑最大處47.6厘米,最小處42.4厘米,壁厚0.38厘米,高11.9厘米,重4.64千克

銅鼓的完整性探索

紋飾

銅鼓A、B兩部分外表面紋飾不同。A部分外表面以雙線或三線分出若干紋帶,其中兩紋帶分別飾以“”紋和復線三角紋,其余紋帶為素面。

B部分外側面以雙線分出若干紋帶,其中一紋帶飾以較稀疏的乳釘紋,其余紋帶為素面。外底面以二弦分暈,共八暈:第一暈為十二芒太陽紋;第二、第五、第八暈飾乳釘紋;第三暈飾回紋;第四暈最寬,飾同心圓紋;第六、第七暈分別飾“”紋和櫛紋。

B部分,圓形,一面有底,底面直徑47.3厘米,口徑42.5厘米,壁厚0.37厘米,高13.1厘米,重10.32千克??煽吹娇锥磁c補鑄痕跡

A、B兩部分合并后的銅鼓照片

彝族服飾上的帶×型太陽紋的四瓣花紋(左下方第二格紋飾)

X射線探傷分析

從A、B兩部分合并后的銅鼓照片可以看出,合體后鼓身各范縫的契合程度均較好,曲面過渡自然。采用X射線探傷設備對鼓身靠近斷面的區域進行分析,可以觀測到有多處裂隙或銹蝕區域的邊界越過切割線。從X射線探傷照片看,其中一處的銹蝕區域邊界線在切割面處過渡自然、契合得非常好。這說明在進行銅鼓切割之前已經發生了銹蝕過程。這一現象可以有力地證明該銅鼓A、B兩部分原為一體,后經人為切割。

合金成分

一般認為銅鼓的合金成分主要是銅、錫、鉛三種元素,并以含量2%作為劃分某元素是否有意加入而將銅鼓分為紅銅鼓、錫青銅鼓、鉛青銅鼓、鉛錫青銅鼓、鉛錫砷銅鼓等類別。對于一個完整的銅鼓來說,無論在何種部位對其進行切割,其切割面附近的合金配比應基本一致。采用便攜式X射線熒光能譜儀(XRF)在該銅鼓斷面兩側對稱地取5組共10處測試點進行測試,9處數據中銅錫鉛砷的相對百分含量基本一致,這進一步證明該銅鼓A、B兩部分確實原為一體。

銅鼓切割原因探索

古代銅鼓常作為死者的陪葬品,而且在使用銅鼓進行陪葬時,有人為破壞銅鼓的傳統。比如廣西西林縣一座漢代句町族首領的墓葬出土了互相套合的四件銅鼓,呈“內棺外槨”的形式,為銅鼓葬。其中體積最大的280號銅鼓自胸腰處斷成上下兩截,并且鋸痕清晰。通過對比不難發現,此件銅鼓的切割方式與其十分相似,那它是不是也同樣是因為作為葬具使用而遭到了切割呢?

然而,仔細觀察可發現此件銅鼓的斷面基本沒有銹蝕產物,并呈現較為光亮的金屬色澤。銅鼓在古代經歷過人為切割并陪葬,其切割面由于長時間的埋藏和土壤環境的侵蝕會呈現致密的黑色銹蝕層。這就說明此件銅鼓的切割還有另外一種可能,蔣廷瑜在《古代銅鼓通論》中有提及:“(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曾錯誤地把民族地區的銅鼓當成封建迷信品強行收繳,然后作為廢舊物資往外調撥……”“……1958年大煉鋼鐵時,把銅鼓當做廢雜銅強行收購,‘文革’期間,又把銅鼓當做‘四舊’,強行收繳……”這些特殊時期的歷史事件,也同樣可能是此件銅鼓被切割的原因之一。

廣西西林銅鼓葬示意

銅鼓局部(斷面附近)X射線探傷照片

是否需要復原?

對銅鼓完整性和切割原因的探討,是要為后續的保護修復處理提供依據。既然該銅鼓確實遭遇了切割,那是否需要對其進行焊接復原呢?首先,無論是作為古代葬具還是破四舊等特殊歷史事件,銅鼓切割現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歷史文化價值,應予以保留。其次,銅鼓的切割會產生“切屑”,這意味著銅鼓部分真實基體部位的消失,對其進行復原會導致“假”基體部位的產生。而且傳統的焊接工藝需要對切割面進行打磨以及加熱,這無疑是對銅鼓的更進一步傷害。因此,我認為在后續的保護修復處理中不應對銅鼓兩部分進行焊接復原。

(作者為深圳博物館館員)

猜你喜歡
銅鼓復原X射線
溫陳華:唐宋甲胄復原第一人
一起來做頸椎操吧
X射線
廣西銅鼓的演奏形態特征研究
廣西銅鼓千年歷史的歡歌
天鵝座X-1——最容易看到的黑洞跡象
東蘭銅鼓響八方
廣西銅鼓形制規律探討
發掘及復原恐龍化石
為何可以通過X射線看穿人體?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