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頸病變應用冷刀錐切術與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的效果對比

2016-08-11 19:49徐影
中國實用醫藥 2016年20期
關鍵詞:宮頸上皮內瘤變

徐影

【摘要】 目的 探討應用冷刀錐切術與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病變的臨床價值。方法 63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 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宮頸環形電切術組(31例)和冷刀錐切術組(32例), 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宮頸環形電切術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分別為(16.3±1.2)min、(11.10±0.95)ml、(21.2±3.7)d, 均顯著優于冷刀錐切術組的(25.6±1.2)min、(28.90±0.29)ml、(36.6±3.8)d (P<0.05);兩組的治愈、殘留以及復發率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并發癥宮頸環形電切術組少于冷刀錐切術組(P<0.05)。結論 冷刀錐切術、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病變均有良好的效果, 但是相對于冷刀錐切術而言宮頸環形電切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和費用低等優點, 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 冷刀錐切術;宮頸環形電切術;宮頸上皮內瘤變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0.063

宮頸上皮瘤變為浸潤性宮頸癌的前期病變, 和宮頸癌的發生具有密切的關系。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 人們生活觀念的改變以及女性對于性行為的開放使得宮頸上皮瘤變的發病率不斷呈上升的趨勢[1]。因為該種宮頸病變可能會發展為宮頸癌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 因此積極治療尤為重要。目前對于該類疾病的臨床治療方法多為冷刀錐切術與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本文對比應用冷刀錐切術與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宮頸病變的臨床療效,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2013年本院婦科收治的63例宮頸上皮內瘤變患者, 均有性行為史, 經過病理活檢證實為宮頸上皮內瘤變。排除標準:宮頸癌患者;滴蟲性陰道炎以及霉菌性陰道炎等炎癥患者;嚴重精神疾病障礙和器質性病變患者。63例患者按照手術方法不同分為宮頸環形電切術組(31例)和冷刀錐切術組(32例)。宮頸環形電切術組患者年齡22~63歲, 疾病程度:Ⅰ級15例, Ⅱ級10例, Ⅲ級6例;冷刀錐切術組患者年齡22~63歲, 疾病程度:Ⅰ級14例, Ⅱ級12例, Ⅲ級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手術方法 在手術前要求所有的患者均在月經干凈3~7 d內(停經患者除外)。

1. 2. 1 冷刀錐切術組取膀胱的截石位, 麻醉方式為連續硬膜外麻醉, 使得宮頸充分暴露在視野下, 然后常規鋪上消毒的毛巾, 認真確定病變的范圍, 環形切口在宮頸位置病灶外緣0.5~1.0 cm處, 切口的深度大約為2~3 cm, 切口的方向逐漸向肌層內傾斜, 由淺至深做一個圓錐形切除宮頸, 直徑約為2.5 cm, 最后止血和縫合宮頸口即可。

1. 2. 2 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組一樣取膀胱的截石位、鋪上消毒的毛巾, 然卻確定病變的具體范圍。根據患者的具體病變范圍選擇合適的環形電圈, 旋入的位置為宮頸12點處, 切除病灶, 具體的切除的范圍為超過病變外緣5 mm, 深度2 cm, 如果患者有出血的現象, 可以用環形的電極來止血。將以上切除的標本送至病理檢查, 術后兩組患者常規給予抗感染治療并叮囑患者禁止性生活和盆浴等。術后對患者進行6個月~1年的隨訪。

1. 3 觀察指標 記錄比較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 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 治療后第6個月對患者進行隨訪, 患者無宮頸上內瘤變組織或者沒有病變殘留存在為治愈;治療>6個月檢查發現患者宮頸上內瘤殘留病變為殘留;治療后1年對患者進行隨訪檢查, 仍然發現有病變為復發。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以及切口愈合時間比較 宮頸環形電切術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時間分別為(16.3±1.2)min、(11.10±0.95)ml、(21.2±3.7)d, 均顯著優于冷刀錐切術組的(25.6±1.2)min、(28.90±0.29)ml、(36.6±3.8)d (P<0.05)。見表1。

2. 2 兩組治愈、殘留以及復發率比較 經過不同時間段的隨訪發現兩組治愈、殘留以及復發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3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宮頸環形電切術組術后沒有發現宮頸狹窄和粘連, 有1例出現宮頸殘端出血, 并發癥發生率為3.2%(1/31);冷刀錐切術組術后有3例發生宮頸狹窄, 3例發生宮頸殘端出血, 并發癥發生率為18.8%(6/32),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 =7.390, P<0.05)。

3 討論

傳統對于宮頸上皮內瘤病變的治療方法為子宮切除, 該種治療方法雖然具有“根除”的效果, 但是子宮切除后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許多患者不能夠接受。近年來, 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 不斷改變傳統傷害性的治療方法, 力爭保留患者的子宮, 目前臨床使用較多的是宮頸環形電切術和冷刀錐切術[2]。但是臨床發現冷刀錐切術雖然可以提供完整的標本, 但是臨床操作比較復雜、術后容易出現宮頸狹窄等[3], 而宮頸環形電切術為近年來發展的一種新型的電切療法, 具有操作簡單、使得血管充分暴露等優點[4]。

本次研究分析發現雖然兩種治療方法均可以達到相同的臨床效果, 但是宮頸環形電切術比冷刀錐切術手術時間短、手術出血量少以及愈合時間短等優點, 可以最大程度保留患者術后的生育能力,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與臨床相關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因此更適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沈思宏. 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冷刀宮頸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樣病變的療效觀察.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 2010, 17(11):878-879.

[2] 向安玲, 董曉靜, 龔元杰. 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療效比較的Meta分析. 實用婦產科雜志, 2011, 27(5):371-374.

[3] 楊眉. 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60例臨床分析. 臨床醫藥實踐, 2011, 20(5):389-390.

[4] 王曉祥. 宮頸環形電切術與冷刀錐切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療效對比研究. 中外醫療, 2015(12):52-53.

[收稿日期:2016-04-07]

猜你喜歡
宮頸上皮內瘤變
宮頸環形電切術和冷刀宮頸錐切術對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的臨床療效研究
宮頸環形電切術聯合保婦康栓治療宮頸上皮內瘤變的療效觀察
兩種宮頸錐切術對宮頸上皮內瘤變Ⅲ級的治療療效觀察
陰道鏡下活檢對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診斷分析
Livin基因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關系的研究
宮頸環形電切術對CIN患者術后妊娠及分娩結局的影響
宮頸電環切術在治療CINⅡ~Ⅲ級中的臨床應用
P16、Ki67在宮頸尖銳濕疣及上皮內瘤變中的研究
關于非整倍體細胞DNA倍體測定在宮頸上皮內瘤變分級中的臨床應用體會
宮頸環形電切術治療ⅡⅢ級宮頸上皮內瘤變的臨床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