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視角和優勢視角在社工實踐中的本土化

2016-08-15 15:26張寶旋
人間 2016年22期
關鍵詞:案主社會工作者實務

張寶旋

(湘潭大學哲學系,湖南 湘潭 411100)

問題視角和優勢視角在社工實踐中的本土化

張寶旋

(湘潭大學哲學系,湖南 湘潭 411100)

隨著社會工作在我國的不斷開展與深入,我們發現社會工作實務并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特別是在社會工作理論的運用能力方面,我們還處于較低的模仿水平,不能真正將從西方引入的社會工作理論結合中國本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社會工作,阻礙著我國社會工作的發展。本文主要對社會工作理論的兩個主流視角進行邏輯梳理,進而結合我國的國情實際提出問題視角和優勢視角理論的本土化建議,以期推進我國社會工作的專業化,提高社會工作實務的效率。

問題視角;優勢視角;本土化

一、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的必要性

徐選國,侯慧(2013)通過對國內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的研究現狀進行分析后發現,我國的社會工作處于重實踐輕理論的階段,國內學者對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探索直接相關的文章不足20篇,間接相關的不足80篇;對西方成熟社會工作理論的引進還停留在單純的照搬照抄水平,尚未構建出指導中國本土社會工作實踐的理論和操作模式。然而何雪松(2012)亦指出沒有強勁的理論,就沒有強勁的社會工作,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社會工作的發展更需要一套符合本國國情的理論作為指導。

我國與社會工作發達的西方國家不僅在制度上存在異質性,中西方文化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我們在引進西方的專業社會工作時為避免和減少矛盾和沖突,就必須考慮本國的國情,在實際的基礎上開展工作。①社會工作本土化是指來自外部的社會工作進入中國,同其相互影響和適應并發揮功能的過程,②其中社會工作本土化就包括了理論、實踐和政策。③因此理論本土化是社會工作本土化的一個基本路徑,只有在合適的理論指導下,本國的社會工作實務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取得更好的成效。④Richmond在1917年出版的著作《社會診斷》開啟了社會工作理論的理論建構的起點,經歷了將近一個世紀的發展過程,目前西方較成熟的兩個理論流派是問題視角流派和優勢視角流派。⑤筆者認為對這兩個流派理論進行學習、改造并根據我國實際國情進行整合、創新能加快我國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建設,促進我國社會工作實務的發展。

二、社會工作問題視角與優勢視角理論的本土化建議

對問題視角理論和優勢視角理論進行選擇和改造是為了讓這些理論進入我國本土社會工作時能夠順利開展工作,達到自人自助的目標。如蘇格拉底所說,每一種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其優越性,也存在弊端,一種事物的缺陷總能得到另一種事物的彌補,因此,我們在進行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時,不應單純地選擇或者放棄哪種理論,而是要結合本土實際及所要達到的目的,選擇一個或幾個理論和放棄某些理論相結合的方式。

(一)正確認識國情,確立理論本土化方向。理論的功能是為了更好地指導實際工作的開展,而不是單純地追崇某些權威流派,忽略最初的目的。我國與社會工作發達的西方國家不同,我國屬于發展中國家,還處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初級階段,社會保障制度還處于較低水平,從異于其他西方國家的儲蓄偏好行為也可以看出國民普遍缺乏安全感,社會工作作為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迫切需要強大自身系統,特別是科學指導理論系統的強大,才能解救國民于水火,推動國家的強盛發達。對于西方發展成熟的社會工作理論我們既要勇敢地打開門來接納、學習,又要審慎地對其進行選擇,也就是說,我們要認同西方社會工作的理論成果,也要在本國的實際上敢于放棄一些暫時還不合適的指導理論。

(二)正確認識本土化理論學習主體和受體,提高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的科學性。社會工作理論的實際運用者是社會工作機構和社會工作者,也就是說,理論的實際成效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社會工作機構和社會工作者,我們不否認社會工作機構和社會工作者具有學習能力,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人們的一些生活經驗是具有慣性的,比如,當社會工作者接待一個案主時,往往會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進行主觀判斷,容易對案主產生“先入為主”的認識,從而影響對案主真實狀況的判斷。因此筆者認為,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要將中觀的社會工作機構的實際情況也考慮進去,比如引進優勢視角理論,可能并達不到問題視角理論解決問題的高效率,但是卻可以引導社會工作機構及社會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形成一種“案主是具有潛能和優勢”的心理暗示,以積極的態度、言語接待案主,提高案主的自信。

(三)從社會工作實務的基本程序上考慮社會工作理論的本土化選擇,提高實務水平。理論是為實務服務的,那么從實務的基本程序角度來考慮理論的本土化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從西方學習的較為成熟的社會工作實務程序一般是:接案—預估—計劃—介入—評估—結案。而筆者認為,就中國目前社會工作鮮為人知的實際而言,我們應該增加一個“尋找潛在案主”的程序在“接案”之前。這也是筆者從程序上來對社會工作理論進行本土化選擇的原因之一,因為程序的每一步都可能涉及不同的理論選擇,這種選擇看似復雜,然而當其每一步都有了固定的或偏向的理論選擇選擇以后,我們再來看這整個程序時才更加清晰明了。比如,在“發現案主”這一道程序中,我們偏向于選擇問題視角理論,發現與現行社會秩序脫軌的潛在案主人群;在“接案”這一程序中偏向于選優勢視角理論指導工作,尊重案主,提高案主自信;而在“預估”程序時則需要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案主,即需要將優勢視角和問題視角理論結合起來,既承認案主是具有自身和環境優勢和發展潛能的個體,又要看到目前阻礙案主發展的客觀問題,更加全面地了解、認識案主,無疑是幫助案主走出困境的最佳方式。

因此筆者相信,將西方較成熟的問題視角理論和優勢視角理論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聯系理論的學習的主體和理論實踐的受體的實際再從社會工作實務的程序上進行本土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我國社會工作實務的混亂狀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補充我國的社會工作理論體系,促進社會工作的本土化和專業化。

注釋:

①王思斌.試論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學刊,2001(02).

②徐選國,侯慧.中國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研究進展[J].社會工作,2013 (04).

③柳拯.我國社會工作發展應該解決的幾個突出問題[J].中國社會工作,2011(01).

④徐選國,侯慧.中國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研究進展[J].社會工作,2013 (04).

⑤何雪松.社會工作理論[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P:5.

[1]王思斌.試論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J].浙江學刊,2001(02).

[2]徐選國,侯慧.中國社會工作理論本土化研究進展[J].社會工作,2013 (04).

[3]柳拯.我國社會工作發展應該解決的幾個突出問題[J].中國社會工作,2011(01).

[4]何雪松.社會工作理論[M].上海:格致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P:5.

[5]趙明思.優勢視角——社會工作與理論新模式[J].社會福利(理論版),2013(08).

[6]童敏.從問題視角到問題解決視角——社會工作優勢視角再審視[J].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6).

[7]聞英.社會工作中問題視角和優勢視角的比較[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0).

[8]S.McMamee&K.J.Gergen,Relational responsibility:Resources for Sustainable dialogu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9,pp.6-10.

[9]A.Weick,C.Rapp,W.P.,Sullivan&W.Kisthardt.”A strengths perspective for social work practi-ce”,Volume.34,NO.4,1989.PP.350-354.

C916

A

1671-864X(2016)08-0040-02

張寶旋(1991-),女 ,漢,廣東梅州,學生,湘潭大學哲學系,社會工作專業 2015級,研究方向:社會工作。

猜你喜歡
案主社會工作者實務
關于《民法典》中不動產登記實務要求的新變化新思考
高等繼續教育在提升社會工作者核心職業能力中的作用
信托公司在破產重整實務中的機會
社會工作者職業認同的影響因素研究
中部地區持證社會工作者的職業狀況研究
案主自決的實務挑戰對社會工作價值觀教育的啟示
ICC TA858rev實務應用探討
加保兌貼現信用證處理實務
淺析計劃階段的案主自決
重掌生活主導權
——認知行為治療介入精神障礙康復案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