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小學武術教學的現狀調查

2016-08-15 10:44段超博韓平安常昭宏
內蒙古教育·職教版 2016年7期
關鍵詞:武術隊學生家長

段超博 韓平安 常昭宏

摘 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邏輯分析法等,對北京光明小學武術隊的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對調查數據處理和分析,得出一些結論,與同行進行交流、探討。

關鍵詞:武術隊;學生家長;武術態度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1216(2016)07C-0070-03

中華武術,作為國粹之一,既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傳承,又是現代體育文明精神的重要展現,武術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義、禮、智、信密切相關。小學生是十分寶貴的人才儲備資源,是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也是中華武術的未來和希望,小學階段是智力和身體發育最快、接受力最強的階段;武術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之一,在小學階段抓緊培養,不僅可以對中華民族素質提高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也可豐富學生的文化生活,推動武術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表現形式。武術同時也是我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小學生可在練習武術的過程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提高文化素養,養成健體習慣,增強自主學習、積極思考、相互協作的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小學生是中華武術的繼承者與接班人,所以武術課程的開展狀況與內容形式直接關系到民族精神與民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現代武術課程是小學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的教學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目前在教學中仍存在教材循環重復、形式枯燥、內容單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等問題。在武術教學中家長的思想觀念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成長發展方向,父母的支持(包括情感支持、行為支持、工具支持等)與鼓勵既影響子女的體育行為,也影響子女體育參與中的情感和認知反應。本著“發展教學,解決問題”的精神,筆者通過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觀察實踐法等研究方法,對小學武術教學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提出了改進的方法,同時研究分析了影響家長態度的各類因素,旨在為小學武術教學方法的改革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北京市部分小學生教師及家長。

(二)研究方法

1. 文獻資料法。

筆者查閱了有關中小學武術教學現狀以及中小學武術教育改革方面的大量史料,搜集了北京體育大學圖書館、中國期刊網、小學生體育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體育心理學、教育學等方面的文獻資料和研究成果,并對相關材料進行整理歸納,為本研究奠定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共設計兩類問卷。問卷一采用閉合性的問卷形式。針對武術教學的認識,武術教學開展遇到的困難,共提出10個問題。隨機選取東城區小學武術教師20名,學生90名,問卷發放情況見表1。

問卷二采用“現場發放、現場回收”的形式,選取北京光明小學武術隊學生家長60名。在大、中、小三個班分別隨機選取學生家長各20名發放問卷,共回收60份,回收率為100%,問卷統計情況見表2。

3. 觀察實踐法。

通過觀摩教學,觀察教師在武術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并作記錄,為結果分析提供參考。

4 .訪談法。

向有關方面的專家、學者求教,對本研究問卷的設計提出意見和建議,同時走訪多名北京市小學武術教師為本研究提供內容上的專業指導。

5 .數理統計法。

根據發放問卷的反饋分析,對數據進行分類和分層處理,針對不同問題專門分析與研究。

6. 邏輯分析法。

利用調查結果包含的各類已知條件,根據數據之間的內部相互關系,對結果進行合理推測判斷。結合文獻資料,對數據統計結果進行整理歸納,并做出邏輯分析,進而得出結論。

二、結果與分析

(一)師資力量和家長態度的調查結果

經過對本區教師的調研,本區專業武術教師占全體武術教師的比重較低,大部分學校沒有專業的武術教師,這就給小學武術教學的普及帶來了難度,同時由于武術教材中每一個套路都由不同的動作組成,教師未曾學過或學過又容易遺忘,再加上小學體育教學的工作量較大,導致武術課的開課率受到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武術教學的普及。

通過問卷調查得知,學生家長對于武術的認知大部分來自武術表演和電影電視,有22%以上的家長對武術的認識主要通過武術表演,19%的學生家長通過電影、電視、武術比賽認知武術。由此可以看出學生家長對武術的了解途徑大致相同,沒有直接的了解途徑。

以北京光明小學為例,家長送學生學習武術主要目的是為強身健體、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孩子比較喜歡這項運動??梢宰尯⒆由钊肓私庵袊膫鹘y文化等??傮w上來說,家長對武術的喜好程度對學生學習武術的影響很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小學生是否參加武術隊或是武術比賽。同時也反映出家長對武術能培養道德情操和強身健體功能的肯定。

為了進一步了解北京光明小學武術隊學生家長對武術的了解情況,本研究專門對家長們的學歷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表明,學生家長學歷以本科為主,反映家長學歷與學生選擇練習武術沒有直接關系。此外,學生家長對于武術教師職業道德以及武術技術水平較認可,但認為武術教師在武術理論知識及教學能力上有待提高。

(二)學生對武術認識情況的調查結果

調研結果顯示學生對武術課堂不感興趣,更喜歡武打片和武打游戲,這說明大部分學生的武術觀是感性的、虛幻的。電視、電影、游戲都是通過后期制作表現出來的,過于虛幻而并非真正的武術,這與現實的武術有很大的差別。學生在練習中,一旦發現心目中的武術與現實中的差距,就容易出現厭學的情況,再加上武術教師的專業知識比較欠缺,示范和講解能力有限,學生的失落感會更強,因此,加強武術的文化價值層面的教授是武術教學改革中需要加以強化的地方。武術文化對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素質教育有重大的意義。

通過問卷調查得知,有65%的學生對武術的認識是通過電影電視,34.7%的學生通過武俠小說,19.2%的學生通過體育教師,4.3%的學生通過其他渠道。由此看來,學生對于武術的認知主要源于電影電視、武俠小說、體育教師等途徑。

(三)教學內容與教學效果的調查結果與分析

武術教學缺乏對學生興趣的培養,缺少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教學環節偏重教師一方,單純強調了教師的中心作用,忽略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學手段始終不能跳出學習、復習、再學習的單一方法循環重復圈,造成較為枯燥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逆反心理,形成學生單一的被迫性訓練。由于重復的教學模式,學生在心態上已感疲憊乏味,如果再要求其手眼身法步外在配合,精氣神內部統一,全身柔韌協調,則會超出學生學習能力和忍受力的范圍,容易導致學生出現身心崩潰的危險。從學生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喜歡探尋接受新奇知識,長時間練習復雜單一的套路動作,學生學習興趣減少,身心疲勞厭倦是必然的結果,這會阻礙小學生個性的發展,降低學習武術的興趣。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25%的家長認為武術對孩子起到主要的作用為強身健體,有11%~18%的家長認為武術對孩子的意志品質、素養、自信心及防身自衛有重要作用,但只有11%以下的學生家長認為能讓孩子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及武術理論知識。

為了深入了解北京光明小學武術隊學生學習武術現狀,本研究對武術隊學生的性別及年級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表明,小學生習武性別比例中男孩多、女孩少,男女習武性別比例失衡,一至三年級習武學生更是男孩居多。

(四)武術場地與器材的調查結果

武術器材和訓練場所是進行武術教學的重要保障,調查結果顯示,有武術器材和訓練場地的學校幾乎沒有,只有個別學校有簡單的武術器材。在武術教學中為了避免學生出現安全問題,這些器材幾乎沒有在武術教學的課堂中出現過,只有教師運用器材進行展示,激發學生對武術的興趣。由于武術不是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學校領導注重增強學生的體質,更多重視田徑、體操等體育項目,因此武術被忽略了。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家長對于上課場地及硬件設施的滿意程度為一般較低,滿意只占了8%的比例,說明上課場地及硬件設施有待改善。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通過對問卷調查的研究和對文獻資料的查閱可以看出,小學武術教學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1)專業武術教師缺乏,教學知識薄弱。

(2)武術套路動作多、記憶難度大,教學方法單調,教學目標單一,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學校場地有限、武術器材缺乏,武術課沒有列入中考達標項目,故學校領導對武術課不重視,學生對武術認識不足,缺乏學習的動力。

2.家長對小學武術教學的認識及影響:

(1)學生家長對孩子學習武術有重要影響,這種影響是正面的、積極的。學生家長學歷無明顯差異,對于武術的了解渠道主要來源于武術表演、電影、電視、武術比賽等。

(2)學生家長對于武術教師職業道德以及武術技術水平較認可,但認為武術教師的理論知識及教學能力有待提高。

(3)學生家長選擇孩子學習武術主要原因為孩子身體比較弱,希望孩子能夠強身健體,培養孩子堅強的意志品質,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充分肯定了武術的健身及教育作用。

(4)學生家長對于武術課場地問題滿意程度一般較低,表明武術專用場地嚴重缺乏,影響學生選擇學習武術,同時對武術的推廣產生制約。

(二) 建議

1.教師與學生要加強交流,學生將困惑告知教師,教師學生溝通,共同研究提高訓練效果。

2.加強對家長的宣傳教育,消除父母對子女參與體育運動的性別偏見,從而為兒童的體育參與營造一個公平的社會氛圍,加大力度宣傳武術及武術今后發展前途,使學生與家長更好地了解武術。

3. 政府應加大對武術發展的扶持力度。正確引導社會對武術的認識與了解,同時加大對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繼承與發展重要性的宣傳。有關部門應定期組織武術教師職業技術培訓,提高職業技能,提高武術教師素質,加強武術師資的培養和培訓工作,提高武術教學水平。

4.政府應加強對家長在子女體育鍛煉方面影響作用的宣傳力度,以引起廣大家長對子女體育鍛煉的重視。呼吁家長不僅要在態度上支持子女參加體育鍛煉,還要在行動上為孩子做出榜樣。

5.教育行政部門應盡快研究建立學校體育、家庭體育、社會體育有效結合的管理機制,形成以學校體育為主,家庭體育、社會體育為輔的社會氛圍,為有效提高少年兒童體育參與程度,實現素質教育和終身體育、促進兒童身心的和諧發展奠定基礎。

6.完善學生對武術觀的認識,通過電教設備、武術掛圖,幫助學生理解武術動作,對武術這項運動進行正確理解,讓學生對武術理論知識得到全新的認識,只有樹立了正確的武術觀,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

7.招聘專業的武術教師,加強思想教育,提高教師對開展武術教學意義的認識,成立多種武術短期學習班,聘請武術專業水平較高的、經驗豐富的教師授課,對體育教師進行短期強化訓練,迅速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定期召開一些武術教學經驗交流會,使學校間進一步加強橫向聯系,總結教學經驗并加以推廣。

8.在武術課的內容和形式上,教師應靈活組合,保持原有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內容,根據不同類型的課程采用不同的組織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課上傳授簡單的武術動作,讓學生感覺到這是一項專業性不強的活動,適合任何一個學生練習,任何學生都有條件學??蓪⑽湫g中的個別動作作為教學內容,運用趣味性和活動性的游戲,培養小學生對武術的興趣,讓小學生更好地認識武術。

9.教師根據學生掌握武術技術的情況,可以創造機會讓學生得到更多的鍛煉,在校內活動時或武術比賽時讓他們積極參與,既得到其他人的認可,又激發運動的興趣,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宋強.遼寧省小學武術運動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搏擊:武術科學,2014,(7).

[2]張梅娟.淺談小學武術校本課程的開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4,(35).

[3]習云太.中國武術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5.

[4]康戈武,洪浩.我國中小學武術教育狀況調查研究[J].體育科學,2009,(3).

[5]于昕.北京市小學生對武術態度的研究[D].北京體育大學,2012.

[6]張鳳民.家庭因素對小學生體育參與影響的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5.

[7]李彬彬.家庭影響青少年體育參與的研究進展[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

猜你喜歡
武術隊學生家長
致學生家長的一封信(客戶告知書)
北京市中小學武術隊現狀調查研究①
基于微信平臺的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思考
人獸表演
家長對學校滿意度調查研究
農村中學“留守兒童”教育問題與教育方式研究
對普通高校武術隊訓練方法的探討
高中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和諧互動關系的構建淺談
太極,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特殊載體①
——以煙臺大學文經學院武術隊為例
民辦高校業余武術隊的建設與管理——以燕京理工學院武術隊為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